正在閱讀
從一級市場看二級拍賣——專訪安卓藝術李政勇

從一級市場看二級拍賣——專訪安卓藝術李政勇

事實上,無論是中國、印尼、日本、卡漫、亞洲當代……,藝術市場應當看重的不是類別標籤,而該是個別藝術家的創作力表現與特質。以及是否有畫廊在背後協助建立其市場、並進行有力的推廣。或許要等這一波再崩潰後,才有可能真正落實,減少市場追逐短期效益的現象。
2020七月份的拍賣春拍順利結束,在即將到來的夏季拍賣與秋拍前,典藏編輯部特別訪問了曾任專職藝術顧問,長期進行拍賣市場觀察的安卓藝術負責人李政勇,請他與我們分享對這次春拍結果的觀察。針對此次春拍,李政勇認為雖然整體而言算是不錯,但也反映了幾個面向。
安卓藝術負責人李政勇。(安卓藝術提供)
蘇富比龍頭地位更加明顯
儘管選件多在疫情前,此次拍賣從作品質量來看均可見各家拍賣行一開始就有做比較保守的打算,也因此中小型作品數量減少非常多。不過蘇富比在亞洲現當代藝術這區塊仍拍出超過佳士得6成的成交額,可說是差距最大的一季,也因此蘇富比的領導地位益發明顯。這樣的轉變約略是從2012年蘇富比尤倫斯專拍後開始形成,在經營方向與想法方面逐步超越佳士得。近年佳士得雖然經歷過一段人事地震,但還沒看出明顯的成功轉變。若秋拍依舊維持這樣的市場佔比,那麼在亞洲市場方面,蘇富比顯然將會是一家獨大、掌握主要話語權的狀態。
香港蘇富比2020春拍現場。(蘇富比提供)
市場投資金融化
這幾年藝術市場發展變化很快,也可見市場一直往投資化、金融化的方向前進。從2008年那波熱潮開始,藝術市場便吸引了許多金融背景的人投入,也進而促使藝術市場更加投資金融化,更加看重藝術投資的短期效益。這十多年,不難看見藝術品很像股票類別的輪動。一開始是中國當代、四大天王,但當四大天王沉寂後,現在則是劉野。而中國當代本身也從後89、紅色經典、抽象、新水墨轉了好幾波,但每一波快的話2、3年結束,最多也很少能超過5年。也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則是轉往西方藝術。而這與20、30年前的市場結構、仰賴的藏家族群很不一樣。
 
中國當代藝術家劉野。(卓納畫廊提供)
游資過多 品味卻趨保守
亞洲藝術市場轉往西方一開始是因為中國很多買家覺得中國當代藝術價格很高,再來中國當代在市場上也確實瓶頸很多年,而西方的部分,除了相較之下價格較為合宜,包括畫廊、產業的部分也做得比較成熟跟完整,於是不論是中國還是台灣,甚至東南亞、日本,整個亞洲幾乎都在看向西方藝術,這種現象從香港的拍賣便可看出。另外,目前的拍賣市場,有拍西方藝術的蘇富比、佳士得、富藝斯都拍得比較穩健,中小型的拍賣行如果沒有西方藝術,近年的市場就面臨到比較大的挑戰。然而即便是蘇富比、佳士得,若不看西方藝術品在香港拍賣市場的交易,亞洲當代藝術部分其實並不算理想,以中國當代藝術來說,目前在數量跟價格上都比較亮眼的就只有劉野。
另一個近期市場的亮點便是所謂的動漫與潮牌。雖然現在賣得不錯,未來幾年可能也會面臨比較大的修正。因為搶進這個區塊的多屬年輕藏家,他們比較是依照個人喜好,可是相對還缺乏藝術市場裡面需要或強調的專業與經驗。
相較於當代,現代藝術則拍得很不錯,但這也就反映出其實是市場資金太多、沒地方消化,於是需要高單價、保值的作品,塑造安全感。如果市場一片榮景,理應任何類別都有其市場,而不會保守地僅僅聚焦於常玉、趙無極。換言之,這代表市場處在一個不算健康、吊詭的狀態,就好像明明全球經濟不景氣,股市卻創新高。反映的正是資金太多,卻又沒有真正進入產業的情況。
2020佳士得香港預展現場。(佳士得提供)
市場尚未成熟 仍待未來調整
就李政勇的觀察來看,亞洲的市場與藏家還在發展中,尚未成熟。轉到西方藝術可能只是因為對中國當代、亞洲當代失去信心,但3、5年後若是目前追逐的西方藝術的投資效益並未實現,那買家和市場恐怕還是要再經歷一次的幻滅與重整。事實上,無論是中國、印尼、日本、卡漫、亞洲當代……,藝術市場應當看重的不是類別標籤,而該是個別藝術家的創作力表現與特質。以及是否有畫廊在背後協助建立其市場、並進行有力的推廣。或許要等這一波再崩潰後,才有可能真正落實,減少市場追逐短期效益的現象。
相關閱讀逆風飛行──2020七月現當代藝術拍賣總回顧
朱貽安( 101篇 )

大學學習西班牙文,後修讀中國藝術史,有感於前生應流有鬥牛士的血液,遂復研習拉丁美洲現代藝術。誤打誤撞進入藝術市場,從事當代藝術編輯工作。曾任《典藏投資》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企劃主編,現為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副總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