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Christie's)香港春拍台北預展於6月20日、21日首度在台北西華飯店舉辦,本次預展精選中西方20世紀及當代藝術、中國書畫、中國工藝精品、珠寶等珍貴藏品在此呈現。而佳士得春季拍賣也將於2020年7月8日揭開帷幕。

《21.10.63》(1963)是趙無極「狂草時期」尺幅最大的作品之一,將於7月10日在香港「ONE:現當代全球聯合夜拍」中亮相。(本刊資料室)

常玉《雞與蛇》,油彩、纖維板, 49 x 63.5 cm,預估價:2,200萬至3,200萬元港元(約8,406萬至1億2,227萬元新台幣)。(佳士得提供)
拍品亮點亮相台北,呈獻中西現代美學的對話
本次預展,佳士得特別帶來今年春拍的領銜藝術家——趙無極與李希特(Gerhard Richter的)重要作品,呈現20世紀中西方抽象藝術大師的獨特美學視角。其中,《21.10.63》(1963)是趙無極「狂草時期」尺幅最大的作品之一,將於7月10日在香港「ONE:現當代全球聯合夜拍」中亮相;另一代表之作《18.11.66》(1966)亦為趙無極「狂草時期」之作:藍色背景巧妙地將西方傳統藝術與藝術家的東方精神世界相融合,其構圖在明暗之間有著微妙地平衡感,狂放不羈的黑色與細膩而密集的亮白色筆觸結合,《18.11.66》使人聯想到狂風與海浪的自然景象。而李希特在畫布層層堆疊厚油彩,再以刮滑過油漆層,拖刮、塗抹,賦予油彩變幻的肌理,使《霜(1)》好似自然光照映在厚重的冬霜,或為冰面反射出的光芒。

趙無極《18.11.66》(1966)亮相本次台北預展。(本刊資料室)

趙無極《23.03.68》,油彩、畫布,89 x 130 cm,1968年作,預估價:2,400萬至3,600萬港元(約9,170萬至1億3,756萬元新台幣)。(佳士得提供)

李希特《霜(1)》(1989)亦亮相台北預展,此作將於2020年7月10日在佳士得「ONE:現當代全球聯合夜拍」中呈現。(佳士得提供)
此外,常玉的「紅底青花盆」花卉系列之《青花盆中盛開的菊花》(1940至1950年代作)也亮相台北預展。作為罕見的花卉構圖代表作,該作曾在2005年於佳士得上拍,至今以時隔15年。西班牙裔菲律賓藝術家費南度.索維爾(Fernando Zobel)《米拉弗洛雷斯》(1961)、尚.史考利(Sean Scully)《北方之鷹》(1983-1984)與草間彌生(Yayoi Kusama)《南瓜》(1981)亮相本次預展。

常玉的「紅底青花盆」花卉系列之《青花盆中盛開的菊花》(1940至1950年代作)時隔15年再次上拍,,預估價:6,000萬 至 8,000萬港元(約為2.3億至3億新台幣)。(佳士得提供)

尚.史考利(Sean Scully)《北方之鷹》(1983-1984),油彩、畫布,193.5 x 183.5 cm, 1983-1984年作,預估價:400萬至600萬港元提供(約1,528萬至2,292萬元新台幣)。(佳士得提供)

草間彌生(Yayoi Kusama)《南瓜》(1981)。(佳士得提供)
數位藝術平台全方位掃描7月拍賣
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佳士得台北預展全面採預約制,拍品數量上的呈現雖然也比以往精簡,卻更加凸顯台灣區域內藏家的收藏喜好。此外,本次預展特別增設數位體驗區域,推廣佳士得數位藝術平台。掃描微信QR Code進入小程式,便可取得佳士得電子圖錄及拍賣品項等資訊;線上360度全方位網路瀏覽,既能透過「Superzoom」掌握拍品細節,又能觀看虛擬拍賣預展;線上展結合拍賣行線上拍賣與私人洽購服務,藏家能全方位、多角度掌握高價拍品資訊。

台北預展特別增設數位體驗區域,推廣佳士得數位藝術平台。(本刊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