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三件御窯青花瓷1.62億港元,黃花梨家具千萬熱潮,佳士得香港2025春拍瓷器工藝品成績單

三件御窯青花瓷1.62億港元,黃花梨家具千萬熱潮,佳士得香港2025春拍瓷器工藝品成績單

5月2日,2025佳士得香港亞洲藝術週重量級「靛藍若化—重要私人珍藏官窯青花器」登場,匯集三件明永樂、清雍正及乾隆時期的御製青花瓷器典範,全數成交,成交總額1億6261萬3000港元,為佳士得全球歷來成交額最高的三大單一藏家瓷器專場拍賣,成果傲人。「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專場,131件拍品,89件成交,件數成交率68%,總成交額1億7981萬8200港元,締造3件千萬拍品。

5月2日,2025佳士得香港亞洲藝術週重量級「靛藍若化—重要私人珍藏官窯青花器」登場,匯集三件明永樂、清雍正及乾隆時期的御製青花瓷器典範,全數成交,成交總額1億6261萬3000港元,落槌總額為低估價110%,為佳士得全球歷來成交額最高的三大單一藏家瓷器專場拍賣,成果傲人,以明永樂《青花竹石芭蕉紋梅瓶》成交價7812萬5000港元為第一。接續的「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專場,131件拍品,89件成交,件數成交率68%,總成交額1億7981萬8200港元,締造3件千萬拍品。(上季2024秋拍11月,共163件拍品,98件成交,件數成交率60.1%,一件千萬拍品,總成交額1億6838萬4600港元。)明清官窯仍是市場熱點,黃花梨家具備受追捧,來源有緒的市場珍罕精品更是獲得青睞。

靛藍若化—重要私人珍藏官窯青花器

明永樂、清雍正、乾隆青花瓷1.62億港元

「靛藍若化—重要私人珍藏官窯青花器」是佳士得香港亞洲藝術週超級重點專場,此藏家釋出20多年來的珍藏,三件御窯青花為目前所知公開市場珍稀孤品,展現出明清官窯瓷器之巔峰工藝與藝術成就,揭示近四個世紀以來青花瓷在製作工藝與風格創新方面的演變。拍前預展即引起各方關注矚目,拍賣現場自是座無虛席,本場由陳良玲擔任拍賣官,喜獲白手套。價位順序與拍賣順序相同,是為本次佳士得香港春拍前三高價。

拍賣官陳良玲主持「靛藍若化—重要私人珍藏官窯青花器」競拍現場。(佳士得香港提供)

第一件拍品明永樂《青花竹石芭蕉紋梅瓶》,以4000萬港元起拍,4500萬港元電話委託率先響應,委託席上號牌此起彼伏,氣氛活絡,中國瓷器及藝術品部專家孫蘊涵電話委託買家止步於5500萬港元,而後由亞太區副主席暨印尼董事總經理Charmie Hamami與中國瓷器及藝術品部國際董事曾志芬手中電話委託買家相互競逐,最終以6500萬港元落槌,由曾志芬手中「8226」號牌買家奪得,加佣金成交價7812萬5000港元。

明永樂《青花竹石芭蕉圖梅瓶》,高35公分,估價5000萬至8000萬港元,成交價7812萬5000港元。(佳士得香港提供)

梅瓶此形制為市場所喜愛,近年來更獲青睞,加以名品出身向來是價值不菲。此瓶小口、短頸、豐肩、肩下漸收,肩上部飾花卉雲肩紋,腹通體繪主題紋飾竹石芭蕉,瓶下半身近足飾蓮瓣開光折枝花紋及忍冬紋。器形端莊典雅,線條流暢柔美,筆意疏朗,層次分明。竹之清雅、石之堅韌、蕉葉之舒展,與折枝花及忍冬之繁而不亂相映成趣。整體布局疏密有致,青花色澤濃豔、釉光柔潤,為永樂官窯青花瓷之典型代表。

已知形制及紋飾相同之近似例僅兩件,兩者皆帶蓋,一為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另一為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此類式樣之永樂梅瓶,公開市場上似僅見此例,充分展現了明永樂官窯瓷器高超之工藝水準與藝術審美。此梅瓶出自倫敦Eskenazi,後於1990年前入藏於臺北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此次易主,成為佳士得香港本次拍賣會最高價中國藝術品。

清雍正《青花九龍鬧海圖天球瓶》,六字楷書橫款,高51.5公分,估價7000萬至9000萬港元,成交價7467萬5000港元。(佳士得香港提供)

清雍正《青花九龍鬧海圖天球瓶》由5000萬港元起拍,以6200萬港元落槌,由Charmie Hamami電話委託「8224」號牌買家競得,加佣金成交價為7467萬5000港元。

天球瓶向為市場高價品,龍紋則備受喜愛。此瓶直口,長頸,球形腹,臥足,通體飾九條姿態各異之龍,翻騰於火雲間追戲火珠,口沿下橫書「大清雍正年製」楷書款,近底處繪波濤海水紋。整體造型飽滿端莊,繪工精細生動,青花發色沉穩,實為宮中陳設之大器。所記載之惟一與之相近例為天津博物館藏之青花龍紋天球瓶。此天球瓶應為流通市場之孤品,極其珍罕。

清雍正《青花九龍鬧海圖天球瓶》瓶身龍紋。

清朝皇室對明代御窯瓷器推崇備至,御窯廠承命竭力摹制,青花龍紋天球瓶成為經典器。此天球瓶所繪的九龍紋,即充分展現了雍正官窯的擬古與創新。其中三爪象鼻龍之形象可追溯至宣德及成化瓷器上之龍紋;另兩隻翼龍(又稱應龍),更是成化瓷的典型圖案。在文獻上,據清宮《貢單》紀載,乾隆四十五年八月五日,「奴才額爾登布跪進……(交熱河)成窯青花九龍天球尊成對」。又嘉慶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奴才阿林保跪進東安暖閣成窯青花九龍天球尊成對」。記載中所指或為本件天球瓶,與天津博物館所藏之天球瓶成對。

清乾隆《青花五蝠九桃紋花口瓶》,六字篆書款,高25.3公分,估價300萬至500萬港元,成交價981萬3000港元。(佳士得香港提供)

清乾隆《青花五蝠九桃紋花口瓶》以240萬港元起拍,競舉現場興致高昂、氣氛熱烈,電話委託席與多位現場買家爭雄,最終由現場前排「155」號牌男士投得,780萬元落槌,成交價981萬3000港元。

此瓶花口、瓜棱式頸、溜肩、圓腹下斂、圈足微外撇。頸部繪折枝花卉,腹部通景繪五蝠及一株結有九桃之桃樹,樹下繪山石海水,足牆繪如意雲紋與折枝蓮紋各一周,底書青花「大清乾隆年製」篆書款。胎骨堅硬,造型欣穎獨特,青花色調濃郁鮮豔,以仿明永宣青花藝術效果之暈染技法繪製。桃象徵長壽、蝙蝠諧音「福」,同江崖海水共同寓意「壽山福海」、長壽與福澤之祝願。此瓶融合了當時最高水平的製瓷技術與宮廷藝術審美,堪稱乾隆官窯瓷器之典範。所知之惟一近似例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

另,據《清檔》所載,乾隆三十八年八月初七日九江關監督全德進單,內有「(交熱河)宣窯青花福壽綿長一統罇成對」,或即為本拍品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成對、為乾隆早期慶祝皇帝萬壽節而特製之記錄。

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

王家琪家具珍藏,黃花梨千萬奪魁

「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專場,131件拍品,89件成交,件數成交率68%,總成交額1億7981萬8200港元,締造3件千萬拍品。(上季2024秋拍11月,共163件拍品,98件成交,件數成交率60.1%,一件千萬拍品,總成交額1億6838萬4600港元。)

王家琪家具珍藏。(佳士得香港提供)

本季呈獻的「王家琪家具珍藏」成為焦點。王家琪(Mimi)生於上海世家,曾祖父為王震是清末民初享有盛譽的海派書畫家、上海商界領袖。她在1980年代精心收藏中國古典家具至今已有四十載,安思遠曾為其詳細著錄的《洪氏所藏木器百圖》於1996年問世,後於2005年出版下冊。1998年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則為其珍藏的家具舉辦展覽並出版圖錄《風格的實質:明末清初中國家具》(“Essence of Style: Chinese Furniture of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王家琪家具珍藏」精選13件,11件成交,多件溢價成交,共取得6929萬7000港元,占全場總成交額38.5%,創兩件千萬佳績,囊括本場第一、三高價,獲得市場肯定。第一高價為17世紀《黃花梨獨板架几案》,傳世黃花梨架几案極為罕見,其因一是在於案面與兩几分離,極易失散;二是案面用料碩大,常遭改製。因此,如此大器碩料的獨板几案十分難得。兩几方材,足端內翻馬蹄,中腰各設扁抽屜一具。其上搭放一塊厚7公分的獨板作為面板。整體簡練光素,線條棱角,爽利明快。

17世紀《黃花梨獨板架几案》,82.5×306×52公分,面板厚7公分,估價700萬至1000萬港元,成交價3304萬5000港元。(佳士得香港提供)

此几案由550萬港元起拍,電話委託席與現場多人爭奪,競價快速,場面熱烈,多方周旋,最後主由中國瓷器及藝術品專家俞敏婕(Harriet Yu)與曾志芬電話委託買家競舉,歷時約15分鐘,最終由曾志芬電話委託「8324」號牌買家勝出,以2700萬港元落槌,加佣金逾低估價四倍多3304萬5000港元成交。

17世紀《黃花梨圈背躺椅連折疊墊腿》,122×70×121.3公分,估價120萬至200萬港元,成交價1489萬5000港元。(佳士得香港提供)

緊接著下一件拍品,也是本場的超級千萬大黑馬——獨特珍罕的17世紀《黃花梨圈背躺椅連折疊墊腿》,估價雖僅120萬至200萬港元,然競投熾烈,由現場「267」號牌買家以1200萬港元落槌拿下,以逾低估價12倍多,成交價1489萬5000港元,穩坐本場第三高價。

本品設計極為考究,摺疊墊腿與座面前部合頁連接,拉開使用時,摺腿放下形成由羅鍋棖支撐的架子。腿足末端出榫,與腳踏上凸起小棍相抵;不需要時,墊腿折疊,腳踏整體收進座下空間。腳踏的欞格既增添美觀度,又加強穩固性。

本躺椅形制十分獨特,其椅背中間凸出S形搭腦,上端外翻內捲龍紋。此設計罕見於硬木椅,但常見於清代漆器椅。比較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張紫檀椅,其上的卷曲藤蔓同本拍上的卷龍異曲同工,另外藤編靠背似亦未見於其它圈椅。如此精妙的設計及複雜的結構的圈背躺椅,想必是當時為極度講究的客戶之特別訂製款。

清雍正《粉彩梅竹靈芝紋茶圓》一對,單圈六字楷書款,估價2000萬至3000萬港元,成交價2941萬5000港元。(佳士得香港提供)

第二高價為清雍正《粉彩梅竹靈芝紋茶圓》一對 。茶圓成對,外壁粉彩繪梅、竹及靈芝紋,內壁光素,底以青花書單圈六字楷書款。梅枝無葉,梅花畫意盎然,以淨白及粉紅為主色,暗示梅花冬季綻放,象徵新生與長壽。梅枝癭瘤刻畫細膩,賦予歲月時間感,而嫩芽花苞發自禿枝,充滿生機,突顯冬往春來的意境。

此對茶圓起拍價1600萬,由中國瓷器及藝術品部資深國際專家及主管安偉達(Marco Almeida)與中國瓷器及藝術品部國際總監安蓓蕾(Pola Antebi)競奪,最終以2400萬港元落槌,成交價2941萬5000港元,由安偉達電話委託「8304」號牌買家競得。本品品相佳美,精緻可人,充分體現雍正帝美學觸覺敏銳、品味獨到,且對傳統中國紋飾之喜愛,以及對卓越品質的極致追求。

金《耀州窯月白釉長頸瓶》,高29.1公分,估價80萬至120萬港元,成交價768萬6000港元。(佳士得香港提供)

第四高價則是金《耀州窯月白釉長頸瓶》,以80萬港元起拍,競價快速,於180萬港元書面委託出局,轉由電話委託與現場買家多人互爭,場面熱烈,最終以610萬港元落槌,電話委託「8255」號牌買家投得,成交價768萬6000港元。本瓶殊異於常見的耀州窯青釉色,十分別緻。長頸,撇口,圓腹下垂,圈足,通體施月白釉,釉色純淨別致,形制清麗脫俗,氣質相當優雅。曾於山口縣立萩美術館・浦上記念館、愛知縣陶磁美術館、東武美術館、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等日本館舍展覽,並經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1997年著錄於《耀州窯》、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1999年著錄於《宋磁 :神品とよばれたやきもの》。

清康熙《釉裏紅加彩月季花紋馬蹄尊》,三行六字楷書款,寬12.8公分,估價280萬至500萬港元,成交價630萬港元。(佳士得香港提供)

第五高價的是清康熙《釉裏紅加彩月季花紋馬蹄尊》,以500萬港元落槌,逾低估價2倍多,成交價630萬港元。此馬蹄尊器面以釉裏紅繪一朵盛開之月季花,再以釉上五彩描繪枝葉,紅綠相襯,自然優雅,此尊結合了高溫釉裏紅及低溫釉上五彩,為康熙官窯生產的一種特殊品種,通常以製作小件文具和陳設瓷為主。

明14/15世紀《龍泉窯青釉玉壺春瓶》,高33.3公分,估價400萬至600萬港元,成交價630萬港元。(佳士得香港提供)

同為第五高價,成交價630 萬港元的另有,明14/15世紀《龍泉窯青釉玉壺春瓶》,曾展覽著錄於1950年東京日本陶瓷協會《中國青瓷展》,為倫敦Eskenazi、北美十面靈璧山居舊藏。此等品質的玉壺春瓶傳世無多,極其珍貴。該瓶撇口,細長頸,圓腹下垂。通體施龍泉青釉,胎質細膩,釉面蒼翠光潤,素淨雅致。明早期玉壺春瓶承襲元制,然較元重心下垂,腹部線條更為開闊大氣,造型莊重,形態更為飽滿舒展,輪廓富有張力。

藍玉琦( 264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