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關鍵一役,重振亞太藝術市場話語權: 2017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關鍵一役,重振亞太藝術市場話語權: 2017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面對亞太地區各藝博會的興起,擁有悠久歷史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勢必直面這場台灣藝術轉型升級的關鍵一役。今年博覽會以「私人美術館的崛起」為年度主題,聚焦全球時代趨勢。
島嶼的時代鄉愁:世紀先鋒–台灣現代繪畫群像展
從日治到當代,兩種立基於不同文化想像下的統治架構,造成了這座島嶼不同脈絡的記憶政治,而現今台灣的文化與政治機構在各種意識形態的箝制下,能力所及的最大值,也只能讓不同記憶脈絡下的彼此維繫著一種表面的和平,在這架構之外彷彿也無能為力。不同時代背景下的藝術創作者似乎也僅能對台灣這塊土地抱有屬於自己的某種「鄉愁」,造就了不同群體心中想像的各種時代面貌。
本次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白適銘策劃的「世紀先鋒–台灣現代繪畫群像展」蒐羅了藝術養成於日治時期的台灣前輩藝術家作品如陳澄波、郭柏川、廖繼春與楊三郎等,各種風景寫意的繪畫背後,溢滿了希望透過自我觀點描繪各種大地風景的想望,如策展人所言,在這些先鋒者之後,約莫一世紀與三代人的淘洗與經營,試圖走出帝國邊陲,完成從摸索「地方色彩」到形塑「文化主體」的重要歷程,本次展出的作品就是這一切起源的結晶。
這些戰前本島的日本語世代們隨著殖民帝國而來的文化和教育體制開始了自身的藝術養成,初識現代化並引頸期盼文明開化的繁花盛果;而後歷經戰後初期,政治與文化體制的「去日本化和再中國化」,國民政府入台、威權統治、白色恐怖、解嚴再至民主化的現今,其生命經驗反映了福爾摩沙島的複雜血緣與身世,其藝術成就代表了台灣美術的起始,之後的後繼者們如何接續,並且重新發展忠於土地的歷史記憶與文化想像,值得觀察。
李光裕參加今年威尼斯雙年展的重要作品《鬥牛系列》。
藝景無界:全球公共社群
在本屆台北藝博規劃的公共藝術框架下,澳洲策展人易安妮(Annie Ivanova)借「全球公共社群」之名,集結了四位藝術家形態各異的作品,試圖探討全球視角下藝術與公共空間的新關係。
自2007年起,德國藝術家蒙內(Achim Mohné)和柯普(Uta Kopp)分別在全球各地藝文機構屋頂上寫下文字,透過Google Earth這類軟體,全球的人們都可看到這些由片斷式文字構成的裝置作品,并因此被納入一個共生的全球化圖景網絡。太空人藝術家貝爾博士(Sarah Jane Pell)則是走向常人所難以企及的深海和世界屋脊,她結合自身的行為藝術與科學背景,為實境藝術帶入一個新的視野。幾位藝術家的作品分別以影像記錄、影像裝置形式出現在「藝景無界」的兩面主展墻上,視覺呈現上稍顯單薄,但仍因藝博會流動的人潮,與會場內著重於繪畫、雕塑的傳統藝術脈絡形成了有趣對話。與之相比,韋伯斯特(Kit Webster)和伊諾森(Troy Innocent)的作品則呈現出關係美學的未來圖景,強調了與人的互動,他們分別以建築光雕概念作品和將VR裝置與互動App結合的抽象形態,直接與觀眾的視覺、身體形成緊密互動。此外,采泥藝術也為公共展區帶來了李光裕參加今年威尼斯雙年展的重要作品《鬥牛系列》,在展場中塑造出一個虛實相生的張力空間,表現力十足。
雷恩(古勒勒.雷拉登)於台北藝博現場作品。
「輪廓的書寫」: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特展
由原住民委員會(以下幾稱「原民會」)指導,原民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主辦的「輪廓的書寫」: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特展,由誠美社會企業、TICA台北原住民當代藝術中心所執行,此次更與土思藝術合作,匯聚各方的資源與專業,讓原住民精彩的藝術表現能在台灣最頂級與指標性的台北藝博呈現。
為何要將原住民從山林的自在創作,拉抬到商業體制的運作中?本展策展人莊毅朗表示,原住民的文化通常僅是被主流社會消費與收割,因此誠美社會企業從經濟、貨幣、人類行為等角度來切入,試圖為原住民藝術家在當代藝術的消費系統下,找到生存的一席之地,透過藝術市場的方式,創造原民藝術家創作行為持續且循環的可能。由於社會企業的設定,及創造利他商業模式的前提,策展人認為如果要對原住民在藝術產業的處境進行階級翻轉,市場化是必要程序,有了市場,藝術家有明確目標;透過藝術教育創造階級翻轉,讓他們的天賦可以結合到產業應用之中,在進入到台北藝博之前就事先造勢,並創造循環,才有資源得以繼續投資這個循環。進入到商業機制對於大部分原住民藝術家來說都是考驗,因他們多數面對生產、製作的程序都非常隨性,企業也有輔導他們作品更加精緻與完整的課程。「這個機制不是漢人的機制,而是客觀社會運作的機制,協助他們參與機制才可能翻轉,不然一切口號都是假的。」
伊誕.巴瓦瓦隆(Etan Pavavalung)於台北藝博現場作品。
此次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特展以「輪廓的書寫」的為題,展出包括伊誕.巴瓦瓦隆(Etan Pavavalung)、雷恩(古勒勒.雷拉登(Kulele Ruladen))、安聖惠(峨冷.魯魯安(Eleng Luluan))、巴豪嵐.吉嵐(Chi-Lan Pa Hao Lan)的作品。藝術家們的創作顯著聚焦於身分認同的書寫形式,近年原住民意識的崛起,使他們很常去談論身分,也來自他們對於認同的危機,這一部分是反映現狀;一部分也帶有商業策略,透過原民藝術家所書寫出來的自身的輪廓,創造主流社會和原住民藝術更多的對話,「我們當橋梁才有意思。」
誠美社會企業執行長曾佩貞表示來到台北藝博,企圖協助原住民藝術可以定位到最高點,即是為了翻轉主流社會與決策者對於原住民的既定印象,「用藝術展示告訴決策者和主流社會,我們的既定印象有何錯誤,我透過一次又一次不斷的展覽,告訴你他們現在與過去發生了什麼。」在此場域,藝術是強而有力又溫柔的天鵝絨手套,這項工作是困難的,「要去突破人和人之間的隔閡和既定的成見。」曾於畫廊協會服務的她表示「我知道進入商業是條捷徑,透過由下而上累積的努力打開能見度,要讓這個社會無法忽視他們的存在。」
致歉暨更正啟事本刊302期「SPECIAL REPORT.特別報導」〈關鍵一役,重振亞太藝術市場話語權:2017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一文,頁141:文內二處「勤美社會企業」,原應為「誠美社會企業」,特此更正。
「世紀先鋒」展出多位台灣名家創作,如李石樵《北海風情》與楊三郎《日出地景》等。
面對亞太地區各藝博會的興起,擁有悠久歷史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Art Taipei)(以下簡稱「台北藝博」),勢必直面這場台灣藝術轉型升級的關鍵一役。今年博覽會以「私人美術館的崛起」為年度主題,聚焦全球時代趨勢,另規劃四檔特展,包括以戰後留日畫家創作實績,形塑台灣自身「文化主體性」變遷過程的「世紀先鋒特展」,以及原住民特展專區,為觀眾帶來原住民藝術家具質感和豐富生命力的創作。現場更有123家畫廊帶來超過3,000件的藝術作品,匯聚於這場攸關產業、藝術推廣教育、全民美學的關鍵盛會。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

陳飛豪( 119篇 )

陳飛豪,生於1985 年。文字寫作上期冀將台灣史與本土想像融入藝術品的詮釋。藝術創作上則運用觀念式的攝影與動態影像詮釋歷史文化與社會變遷所衍生出的各種議題,也將影像與各種媒介如裝置、錄像與文學作品等等結合,目前以寫作與創作並行的形式在藝術的世界中打轉。曾參與2016年台北雙年展,2019年台灣當代藝術實驗場之「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2021年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及2020/2021東京雙年展。著有《史詩與絕歌:以藝術為途徑的日治台灣文史探索》。

劉星佑( 58篇 )

熱愛第一代神奇寶貝,熟悉庫洛牌使用方法。專長當代影像評論、書畫研究,關注農業環境與性別議題。現為獨立策展與藝術創作。文章發表於典藏、Art Plus、藝術家雜誌、等平台。曾策展於香港牛棚藝術村、臺灣國立美術館數位方舟、臺北數位藝術中心、臺北國際藝術村、台南總爺藝文中心等。影像作品曾獲「臺北美術獎」優選、「台北國際攝影藝術獎」Grand Prix大獎。

嚴瀟瀟(Yan Xiao-Xiao)( 212篇 )

影像研究出身,關注藝術創作、展演機制範疇內的各方面生態,以及藝術與哲學、科學、社會學、神秘學等跨域連結議題。嗜以藝術為入口,踏上不斷開闢新視野的認知旅程。曾任Blouin Artinfo中文站資深編輯、《典藏•今藝術》資深採訪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總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總編輯。

呂學卿( 2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