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024富藝斯香港春拍「現代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戰報:尚-米榭.巴斯奇亞《亞摩利人獵遊》9,873.5萬港元易主,躍居香港本季現當代藝術成交價之最

2024富藝斯香港春拍「現代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戰報:尚-米榭.巴斯奇亞《亞摩利人獵遊》9,873.5萬港元易主,躍居香港本季現當代藝術成交價之最

富藝斯(Phillips)於5月31日在香港西九文化區的亞洲總部舉辦2024春季「現代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共有24件作品上拍、23件成交,成交率為95.8%。本場領拍之作為尙-米榭.巴斯奇亞的《亞摩利人獵遊》,以9,873.5萬港元易主,也成為本季香港拍賣最高價成交的現當代藝術,為巴斯奇亞的輝煌拍賣紀錄再添一筆亮眼註記。

富藝斯(Phillips)於今(31)日在香港西九文化區的亞洲總部舉辦2024春季「現代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由亞洲區主席陳遵文(Jonathan Crockett)舉槌,本季晚間拍賣有高達八成的作品為首度現身拍場,匯集藍籌藝術家與風格新穎的新晉藝術家之作,共計有24件作品上拍、23件成交,成交率為95.8%,成交總額達2億1,022萬港元,較上一季晚拍成交額增長10%。本場更順利拍出本季香港最高價成交的現當代藝術品,為尚-米榭.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的《亞摩利人獵遊》(Native Carrying Some Guns, Bibles, Amorites on Safari),以9,873.5萬港元成交價稱霸全場,為巴斯奇亞的輝煌拍賣紀錄再添一筆亮眼註記。

富藝斯亞洲區主席暨拍賣官陳遵文(Jonathan Crockett)拍出尚-米榭.巴斯奇亞《亞摩利人獵遊》,以近9,900萬港元成交。(富藝斯提供)

富藝斯在本季徵集到知名義大利人類學者西斯科.佩利齊及其家族舊藏(The Collection of Francesco Pellizzi)的三件尚-米榭.巴斯奇亞作品,皆未曾釋出於拍賣市場。甫在5月14日的紐約春拍登場的《無題(埃爾瑪戰士)》(Untitled (ELMAR))與《無題(著名球員肖像)》(Untitled (Portrait of Famous Ballplayer))分別以近4,650萬美元、790萬美元成交價強勁易主。而安排在香港拍場亮相的則為1982年鉅作《亞摩利人獵遊》,可謂此作本季香港拍場唯一一件來源顯赫及年代重要的巴斯奇亞作品。

尚-米榭.巴斯奇亞《亞摩利人獵遊》以9,873.5萬港元成交。(富藝斯提供)

延伸閱讀|巴斯奇亞三大首登拍場力作領銜富藝斯紐約與香港春拍

領銜今晚拍賣的《亞摩利人獵遊》以扁平化的漫畫風格描繪出高舉雙手的「土著」與持槍的「殖民者」的對比立場,搭配畫面上意有所指的字句,揭示西方資本對原住民及自然資源的掠奪,巴斯奇亞以極為直接的態度批判探討涵蓋殖民主義、商業及美國黑人歷史等廣泛主題。而此作品採用充滿手作感、可調式的榫卯結構為框,也顯現出藝術家不服膺於常規的心志。此作從6,500萬港元起拍、8,300萬港元競得,成交價達9,873.5萬港元榮登本場冠軍。不僅如此,《亞摩利人獵遊》也小幅超越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在4月初香港蘇富比「現當代藝術晚間拍賣」登場的《我願今夜一睹璀璨光輝》,所拍出的9,595.6萬港元成交價,一舉躍居本季香港拍賣最為價昂的現當代藝術品。

尚-米榭.巴斯奇亞《亞摩利人獵遊》以8,300萬港元落槌,計入佣金後為成交價9,873.5萬港元。(截自富藝斯拍賣直播畫面)

班克斯(Banksy)的《獵豹與羊》(The Leopard and Lamb),在構圖上援用《聖經》以賽亞書11章6節的預言:「豹狼必與綿羊羔同居,豹子必與山羊羔同臥。」2017年,他於加薩—以色列隔離牆附近的伯利恆(Bethlehem)開設藝術旅店「圍牆飯店」(The Walled Off Hotel),意在以藝術映射和消除該地區的動蕩並促進當地就業和旅遊業發展。本次上拍的《獵豹與羊》曾於飯店展出,透過經典的圖像再現以批判戰爭以及對和平的呼求。此作自1,500萬港元起拍,在跨入2,000萬港元門檻後,形成臺灣區副主席顏楚紋(Cindy Yen)與晚間拍賣主管暨專家蘇琬婷(Danielle So)代表的買家以每口50萬港元的增幅相互拉鋸至2,850萬港元,最後由蘇琬婷為買家直接喊出3,000萬港元逼退對手,以成交價3,675萬港元躍居本場亞軍。

班克斯《獵豹與羊》拍出3,765萬港元成交價。(富藝斯提供)

草間彌生(Yayoi Kusama)創作於2007年的《無限網(ZGHEB)》尺幅近兩米見方,灰色調的細密網格猶如洶湧翻騰的渦流向觀者襲去,使心理不斷產生強烈擾動之感受。草間彌生在此件作品突破早期的單色手法,導入更細緻微妙的色調漸層和空間感,帶有自我消融的表現意味讓張力從內生成,賦予畫面更深層次的表達。此作自1,500萬港元起拍、2,100萬港元落槌,以2,586萬港元成交價為當晚第三高價易主之作,更創下同尺寸「無限網」拍賣最高價。而另一件創作於2000年的《南瓜》壓克力畫作則融合南瓜、波點以及無限網等三大經典元素,則以1,376萬港元穩健成交,則名列本場第四高價。

草間彌生《無限網(ZGHEB)》以2,568萬港元成交價易主;《南瓜》以1,376萬港元成交。(本刊資料室)

KAWS創作於2010年、寬幅逾3米的畫作《對自然的償還》(Pay the Debt to Nature),名稱引自常見於18世紀墓誌銘語句的重新解讀,而畫面構圖則採用KAWS尊崇的藝術家H. C. 韋斯特曼(H. C. Westermann)的水彩作品。可看出他在早期塗鴉作品即顯露出揮灑色彩和線條的自由,以及慣用對於流行文化偶像進行反轉,將古代看待死亡象徵的比喻變得鮮活。此作最終拍出成交價569.9萬港元,為本場第五高。

KAES《對自然的償還》拍出596.9萬港元成交價。(本刊資料室)

談及全場亮點必定不能忽視擔綱開路先鋒的拍品,日本藝術家武田鐵平(Teppei Takeda)的《繪畫之繪畫 026》也是其第一次在日本之外的國際拍場上亮相,「繪畫之繪畫」系列突破傳統肖像畫和抽象繪畫的界限,自17萬港元起拍便引來多方買家持續追價,最終由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資深專家及總監方瑀璠(Yvonne Fong)代買家出價至145萬港元勝出,落槌之際旋即吸引場內與會者熱切鼓掌,成交價184萬港元更達到低預估價九倍以上,譜寫藝術家個人次高拍賣紀錄,也自甫開場便將競價熱度成功帶動起來。

武田鐵平《繪畫之繪畫 026》以184萬港元成交。(富藝斯提供)

而富藝斯在本季匯聚中國當代藝術家板塊,跨度自1960年代至90後極具代表性的近十位藝術家,安排於夜場登台的張恩利、劉韡、黃宇興、孫一鈿、夏禹、崔潔等作品均順利覓得新主,其中以黃宇興的《氣泡》以304.8萬港元成交價最高。至於孫一鈿的《不咬人的豹子》屬於極具代表性的充氣塑膠玩具主題,她精細描繪這類大量製造、色彩鮮豔的廉價工業製品,使之搖身一變成為關注的焦點,藉此質疑與探討關於自然與人工、文化和消費主義之間的界線。《不咬人的豹子》自48萬港元起拍、由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門主管佟麗華代客戶出價至130萬港元落槌時,已大幅超越高預估價,成交價達165.1萬港元,締造個人拍賣第二高價紀錄,表現極為亮眼。而接連登場的崔潔《S的房子 #5》以及夏禹《是學習時間》雙雙以88.9萬港元成交,也均突破拍前估價。

左;喬爾.梅斯勒《無題(擁抱)》以88.9萬港元成交;右:孫一鈿《不咬人的豹子》拍出161.5萬港元。(本刊資料室)

90後的西洋女性藝術家作品也在本場獲得熱切迴響,例如:已在二級市場建立穩定收藏客群的露西.布爾(Lucy Bull)的《下顎拍擊》(Claps Jaw)以低預估價落槌、成交價達355.6萬港元,為本場第七高價易主之作,係由中國區資深顧問沈清代客戶競得。法蘭西斯卡.莫雷特(Francesca Mollett)的《韻律》(Cadence)自低預估價25萬港元起拍、追加至75萬港元才落槌,成交價達92.25萬港元。至於勞倫.奎恩(Lauren Quin)的《第二水星之升》(Second Mercury Mounts)以76.2萬港元成交,也恰為起拍價的兩倍之多。

左:勞倫.奎恩的《第二水星之升》以76.2萬港元成交;右:露西.布爾《下顎拍擊》成交價為355.6萬港元。(本刊資料室)
ARTouch編輯部( 160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