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結果: "社會雕塑"

讓藝術走出窄門:台灣藝術家洪易以「藝時代」、「厚禮樹」實踐藝術生活化
告別家族畫廊、禮品集團後,洪易在恪遵藝術家操守與創意的角色之餘,決定挺身自救,希望借重台灣民間活力,讓藝術家的創意被看見...
環境美學:當代藝術與永續,環境美學對傳統審美領域的挑戰
環境參與的一個核心方面是多項感官品質察覺(the presence of sensory qualities)。傳統的藝...
酷不酷盡在不言中:關於吳宗岱《Bàn-tāi》與藝術「政確」的問題
2022年底,吳宗岱在官田設置的作品《Bàn-tāi》引發媒體關注,在網路社群上傳播開來,更有許多藝術領域內的專業觀眾對...
朝向感知學的共工與會通:斯蒂格勒與許煜訪臺講座側記
法國著名技術哲學家貝拿爾.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教授與他指導畢業的博士許煜,以「藝術,在21世紀能...
「藝術,在21世紀能做什麼?」法國著名當代哲學家貝拿爾.斯蒂格勒 X 許煜 訪台系列講座
法國著名當代哲學家貝拿爾.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將於11月1至5日期間訪問臺北與新竹,舉辦「藝術...
文化實驗如何思考明日的城市精神:C-LAB大展「城市震盪」開展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簡稱C-LAB)繼2018年「再基地:當實驗成為態度」,作為翻轉基地與啟動C-LAB的序幕,今年...
他們用表演告訴你……10 Performing Arts must Know(上)
本月《典藏投資》專題「身體為介」,聚焦行為藝術,藝術家以身體為藝術創作媒介的創作形式。本文選介十件經典行為藝術作品,帶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