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跨越半世紀的日本普普藝術進行曲:也趣藝廊攜手Nanzuka Gallery聯展「POP-ING, NANZUKA at AKI Gallery」

跨越半世紀的日本普普藝術進行曲:也趣藝廊攜手Nanzuka Gallery聯展「POP-ING, NANZUKA at AKI Gallery」

Japanese Pop Art Across Half a Century: “POP-ING, NANZUKA at AKI Gallery”

「POP-ING, NANZUKA at AKI Gallery」在9位藝術家在不同藝術實踐與創作媒材之間,作品與空間的交集、與觀者的互動之間,產生一系列的互動與對話,完整呈現日本當代藝術之脈絡。

也趣藝廊繼2020年推出展覽「POP IN 日本戰後藝術」後,再度與日本指標性潮流畫廊Nanzuka Gallery於2021年6月聯袂推出日本當代藝術家聯展「POP-ING, NANZUKA at AKI Gallery」,呈現橫跨1930-80年代的九位日本藝術家的作品。這些具代表性的藝術家透過各自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詮釋日本戰後社會政治文化氛圍與資本主義的發展下,其對於身體慾望、奇幻、物質的探索。

「POP-ING, NANZUKA at AKI Gallery」展場一景。(也趣藝廊提供)

從藝廊不同樓層的展廳規劃,可一窺本次展覽致力於呈現9位藝術家以多元的藝術創作回應當代社會現況。一樓空間展示藝術家空山基與大平龍一的作品。空山基(Hajime Sorayama)在1970年代以融合女性身體曲線與機械質感的「性感機器人系列」(Sexy Robot)而廣為人知,在他的創作下,女性無疑早已承擔著集性感美與恐懼於一身的另一「物種」的角色。展覽中,亦展示了藝術家以童年時期的超級英雄「金屬霸王龍」為藍本的繪畫作品,貌似兇悍強勢的機械恐龍置身於外太空,卻顯得有些天真,甚至帶有前衛魔幻之感。雕塑藝術家大平龍一(Ryuichi Ohira)常使用黑色碳化木材進行創作,在他看來,木材的色澤是由於火焰的影響所發生的化學反應,某種意義呼應了自然環境與人類創造行為間的關係。而《Midas ε》亦是如此,藝術家以焦黑電燒木和鍍金實體化一個直徑為87公分的巨大虛擬貨幣,企圖打破人們傳統的財富資產觀念。

「POP-ING, NANZUKA at AKI Gallery」展場一景。(也趣藝廊提供)
田名網敬一《金魚姫》,銅、壓克力顏料畫,28 x 35 x 22 cm,2020,ed. 20+3AP。(也趣藝廊提供)

拾級而上,也趣藝廊二樓的展廳內完整的呈現了田名網敬一(Keiichi Tanaami)融合金魚、公仔、好萊塢女演員等代表性的畫作與雕塑。田名網敬一創作中多見的元素顏色絢爛卻又晦澀的「金魚」與「光」源於他童年對戰爭的記憶,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每當看到美軍從空中投放照明彈,巨大光亮照射在金魚身上,金魚的鱗片頓時反射出一種光怪陸離的美感。作為日本戰後普普藝術先鋒的田名網敬一,深受美國流行文化影響的他,在年輕時曾任職於日文版《Playboy》雜誌,不難發現展場中的「Collagebook」系列裡,他將歐美經典的動漫人物及性感女性等拼貼組合,重新演繹成獨特的視覺語彙。同時展出的,還有藝術家繪於2008年的《Scene with a Crying Woman》,由多個意象構成,如金魚姬、日本浮世繪畫風常磐松、光、畢卡索、日本武士、貓咪等,將不同階段的創作意象混搭(mix and match)於同一平面,凸顯迷幻式記憶與斑斕色彩的視覺體驗。

「POP-ING, NANZUKA at AKI Gallery」展場一景。(也趣藝廊提供)

在三樓的展覽空間內,來自不同世代日本藝術家的作品,開啟各自對於當代生活的感知與想像。展示女性藝術家Harumi Yamaguchi作品的粉色展牆是展覽一大亮點:1980年代,Harumi Yamaguchi是一位致力於日本百貨公司廣告的女性藝術創作者,她用噴槍所創造皆為身材曼妙、眼神生動、嘴唇豐滿,散發著大膽的性感魅力的運動女性形象,頗似1983年電影《閃舞》(Flashdance)裡的珍妮弗·貝爾斯(Jennifer Beals),或珍·芳達(Jane Fonda)在運動課程VHS 錄放影機中性感而又妝容完整的造型,為觀眾詮釋自己對獨立女性和性別自由的見解。

「POP-ING, NANZUKA at AKI Gallery」展場一景。(也趣藝廊提供)

粉色展牆的右側,安部貢太朗(Kotaro Abe)的《無題》(Untitled)運用天然材料讓創作回歸最純粹自然的美;日本攝影家鬼海弘雄(Hiroh Kikai)則與二樓田名網敬一的作品風格產生強烈的對比,黑白的攝影作品《鳶》(A Scaffolder in a Black Coat and a Red Scarf)是其在淺草所拍攝鷹架工人肖像照;本堀雄二(Yuji Honbori)則以日本宗教文化的傳統佛教肖像作為創作原型,利用廢棄瓦楞紙箱,對其波浪截面進行重構。瓦楞紙內波浪夾層有中空,營造出時而虛無時而存在的視覺效果,使靜止的雕塑產生運動感。從紙箱從廢棄回收物再到藝術品的循環,探討了靈魂的永恆性;而長期創作1980年代流行的動漫人物角色為藍本的谷口真人(Makoto Taniguchi)以壓克力板和鏡子為畫布,分別繪畫在壓克力板上和鏡中反射的兩個圖像上表達認知經驗和實際體驗間的差異。

本堀雄二《Vaiśravaṇa》, 舊瓦楞紙箱、其他木材,68.5 x 24 x 22 cm,2016。(也趣藝廊提供)
「POP-ING, NANZUKA at AKI Gallery」展場一景。(也趣藝廊提供)

此外,本展覽亦是首次邀請佃弘樹(Hiroki Tsukuda)的作品來台展出,曾將作品描述為自己「外部世界」並深信視覺辨識多元性的佃弘樹深受科幻電影、電子遊戲、動畫、漫畫、音樂和小說影響。他認為事物的意義會依隨關係的變化而產生改變,創作時,考量到不同媒材與元素間差異性,如既定印象中的顏色、方向及解析度,並破壞其現有平行的關係。作品《Remnant Seal 03》正是透過數位拼貼的過程進行構思‬,並結合自然景觀及人造建築為元素的繪畫與快照相片,建構了超現實主義狂熱者心中的迷幻都市。‬

「POP-ING, NANZUKA at AKI Gallery」展場一景。(也趣藝廊提供)

「POP-ING, NANZUKA at AKI Gallery」在9位藝術家在不同藝術實踐與創作媒材之間,作品與空間的交集、與觀者的互動之間,產生一系列的互動與對話,完整呈現日本當代藝術之脈絡。

POP-ING, NANZUKA at AKI Gallery

展期︱2021.06.15 (二) – 2021.07.25 (日)
地點︱ 也趣藝廊 AKI Gallery (臺北市大同區民族西路141號)
預約表單|https://bit.ly/3eAqS6U

鄧韻琴( 5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