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欄│跟著蹦豬泡泡法國圖書館】 在春天讀書,想像一座城市⋯維勒班童書節

【專欄│跟著蹦豬泡泡法國圖書館】 在春天讀書,想像一座城市⋯維勒班童書節

維勒班童書節(La fête du livre jeunesse de Villeurbanne)活動分室內、室外,先到戶外散步聞書香。這屆主題是「城市」,因此整體活動圍繞此主題,並以遼闊方式發展。

上篇文章,我們走進維勒班圖書館翻繪本、看展覽,這回則來逛逛為期兩天的童書節。

維勒班童書節(La fête du livre jeunesse de Villeurbanne)活動分室內、室外,先到戶外散步聞書香。

室外:或散步,或閒坐,或高聲吶喊~

圖書館前道路兩側封鎖成行人徒步廣場

圖書館前方道路兩側已設下路障,封街成寬敞的活動廣場,大人們或推嬰兒車,或牽顢頇學步的小小讀者,安心地在臨時徒步區裡漫步、看表演、參與露天工作坊。

表演者一會飛躍上天,一下蹬地疊羅漢——「施工」:城市面貌之一。

正門定時有藝文團體演出,整體氛圍愉悅歡騰,閒適自在,觀眾可隨時加入或離去,而不覺尷尬或歉疚。演出項目從雜耍特技到劇團說唱,時而聽見樂曲旋律帶動氣氛,時而看見騰空躍起的演員懸吊著觀眾的心,熱鬧滾滾,一波接一波!

志工帶領的小書工作坊,右後方擺放了不少參與者作品。

廣場一側擺設長桌,由志工帶領繪製房子造型的手工繪本。

為什麼是「房子」?還記得在圖書館展覽中,學生們用回收資源打造的「香蕉城」嗎?是的,這屆主題是「城市」,因此整體活動圍繞此主題,並以遼闊方式發展,例如:將公園納入室外活動場地之一。

人權公園內的「哭喊課程」,左後木牌顯示:「鼓舞人心的吶喊」,好想叫一下~

當我走到距圖書館三分鐘左右腳程的人權公園時,正看到兩位俏女郎對著一片草地大聲呼叫。納悶走近一看,原來是視覺藝術家Marie Glaize設計的靜態活動:「 哭喊課程 」( parcours de cris)。 參與者可以根據告示牌文字:喜悅、幸福、憤努⋯⋯等,對著大自然練習高呼出自己的情緒。

有點害羞,我對一排盛開的花發出含蓄笑聲。可以點進Marie Glaize的網站上聽幾則示範作品。

像吟遊詩人般的說唱遊園活動。

公園內還有數場動態活動,林地空曠處,三位表演者像中世紀吟遊詩人那樣,仿佛一下穿越千年似的,邊說唱邊帶領觀眾遊賞園區。公園草地豎起一團一團的白絨球,那是蒲公英展翅飛翔的時節。氣象發出沙塵暴警訊,下午返回活動場所,果然絨球已被風這位狂暴理髮師刮成一個個小禿頭了。

《沛潘好奇筆記:蒲公英》Petit carnet de curiosités de Maggnus Philodolphe Pépin/ Le pissenlit

想起德第歐《塞納河畔喝茶聽故事-Simon de Beauvoir圖書館》一文分享過這位作家的作品,來翻翻這本:《沛潘好奇筆記:蒲公英》(Petit carnet de curiosités de Maggnus Philodolphe Pépin/ Le pissenlit )

沛潘是植物、礦物與昆蟲學者,個兒頭雖只有三個蘋果高,但好奇心直衝雲霄。這本筆記是他對蒲公英的觀察紀錄,從命名典故,生長過程到食譜,速寫、快記成一本簡短、生動又有趣的小書。其實蒲公英的英文dendelion,源自法文對這種植物的俗稱dent-de-lion,字面意思是「獅子的牙齒」,為什麼?仔細看看它的葉子!而蒲公英的法文pissenlit則跟食用葉子後的生理反應有關,piss-en-lit——尿在床上~利尿作用啦!

傳說:我們對著絨球許個願後再將它們輕輕吹散,願望就會實現!看著漫天棉絮飄呀飄,風兒一定瘋狂許下很多願望了吧!

室內:動手動腦去包書,比手畫腳來聽書

室外颳風,就到室內逛逛吧!

furoshiki「風呂敷」工作坊

室內主場地設在圖書館旁的體育館。入口左側攤位上擺滿一塊塊碎布,那是「furoshiki」工作坊,在志工指導下,才知道那是日文「風呂敷」,就是用布來包裝的意思。啊!無所不在的和風文化~

出版社與獨立書店的圖書展售與作家簽書

一進門即迎來各出版社與書店的圖書展售攤位和作家簽名區。一條條簽書排隊的長長人龍,在展場蜿蜒,大夥耐心等著和心儀的創作者聊天、簽名。

體育館鄰棟:親子共讀區、二手書義賣與學生閱讀成果展
親子聽故事時間,手指謠帶動唱。著黑衣的是手語老師。

鄰棟則是二手書義賣、親子共讀區以及學生作品成果展覽。說故事時搭配手語老師一名,照顧不同需求的讀者們,非常貼心。

學生們根據主題繪本《巨人們沈默倒下》延伸思考:用樹的角度說說心裡。

看學生作品便能感受到:這不只是僅兩天的「閱讀慶典」,校方會提早配合當年主題,選擇相應的圖書進行引導、共讀與創作。在琳瑯滿目的成果展上,吸收到不少有趣的教案。

座談上Barroux巴胡分享自己的作品《巨人們沈默倒下》

作家們除簽書活動外,受邀分享主題講座當然不可少。我在座談中,初次接觸到Barroux的作品。這位在北非摩洛哥長大的童書作家,以淺白率真的繪圖風格,創作了許多議題繪本,戮力倡議地球環境保護,刻不容緩。

 Barroux-台灣譯為「巴胡」,他的中譯繪本有:《大象在哪裡?》(小魯)、《北極熊搬新家》、《森林有多少樹?》(小宇宙文化)。我們來分享於座談中Barroux自己介紹的作品《巨人們沈默倒下》(Les Géants Tombent En Silence) 。

城市住客不是只有人類

《巨人們沈默倒下》Les Géants Tombent En Silence

因市政建設,樹在尚嫩時儀式感十足地來到這方土地。

樹腳下曾擺放溜滑梯,孩子們的笑語直衝天際。後來遊樂設施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把長椅,有位流浪的人常躺在上頭,夜夜夜夜,或呢喃或吟唱。

樹見證過:消防車的雲梯出動,救下一隻小貓;看見鄰居屋頂被暴風掀遠。它是椋鳥的中途棲息站,是愛情萌生的見證者,迎接了白晝之夜不止不休的樂聲⋯⋯⋯

這些生活點滴圖像以「穿綠衣的人們」來串連,他們栽種,他們設滑梯,他們架長椅,他們———砍掉了大樹!文字停格在樹正期待鳥兒「返家」,而畫面則無聲延續了兩幅跨頁:樹被枝解,土地清空,一棟樓房興建中⋯⋯

Barroux說:這是他的親身經驗,某日在鄰里咖啡店小坐時,「莫名其妙」的一群工人「莫名其妙」的把一株大樹硬生生鋸斷。這棵陪伴社區久久的大樹就這麼「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城市,住客不是只有人類。離開講座場地,自然更加留意一路相遇的花草樹木和蟲鳴鳥叫。春天,一場童書活動、一本繪本、一株倒下的大樹,深深勾住心,銘印腦海裡。

維勒班童書節2024年活動剪影。

延伸閱讀

【專欄│跟著蹦豬泡泡法國圖書館】 搭上唯閱讀最樂的車班——圖書、影、音之家 維勒班圖書館

【專欄│跟著蹦豬泡泡法國圖書館】 圖書館和圖書節、讀者與書的馴養 ——二訪布宏圖書節La Fête du livre de Bron

【專欄│跟著蹦豬泡泡法國圖書館】 源頭活水,天地寬闊──歐洲都會區西蒙.斐依圖書館

【專欄│跟著蹦豬泡泡法國圖書館】冷吱吱逛市集,暖烘烘看繪本:「聖誕之都」史特拉斯堡 Strasbourg的市區圖書館Médiathèque Olympe de Gouges

朱靜容( 11篇 )

朱靜容,趴趴走的閱讀推廣者,大、小朋友稱她YY(歪歪)——因為有東張西望的好奇心,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為了募集泰北華文教育經費而自費出版了三本繪本:
《小豬的超級任務》、《會說話的洞》和《這是你的快樂吧?!》。
法文系畢業後三十年才跑去法國泡圖書館,發起狠來讀法文繪本,
不經易地打開閱讀世界的任督二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