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搭一座月亮的橋,從日常到幻夢:何采柔「事 故 NO ON」

搭一座月亮的橋,從日常到幻夢:何采柔「事 故 NO ON」

於TKG+展出的「事 故 NO ON」何采柔個展,在步入展場前是看板式的螢幕廣告投影,播放的是服務指南影像,展場偌大的空間,其中一半基本上空無一物,僅有兩盞看似靜止的垂吊燈,會忽然無預警搖晃、閃爍,挑起人性本能對於災害的警覺。觀賞何采柔的作品,其實是一場對於細節無法鬆懈的經驗,你總會在某個角落與設定裡發現「事有蹊蹺」,
最具有可塑性的寄生生物是什麼?是人的想法。人類一個簡單的念頭可以創造城市。一個念頭可以改變世界重寫一切遊戲規則。這就是為什麼我要從夢中把它盜取出來。
——引自《Inception》中Dom Cobb的台詞
觀賞何采柔的作品,其實是一場對於細節無法鬆懈的經驗,你總會在某個角落與設定裡發現「事有蹊蹺」,即便所有的敘事與物件都如同被擺放在天鵝絨中般的華美,讓時間如絲綢般滑過,但隱約有種不能伸張的不快感,你說不上來,如同布面斷裂的缺口。
何采柔「事 故 NO ON」展覽入口一景。(TKG+提供)
一個幽微的冷顫
於TKG+展出的「事 故 NO ON」何采柔個展,在步入展場前是看板式的螢幕廣告投影,播放的是服務指南影像,接著展場偌大的空間,其中一半基本上空無一物,僅有兩盞看似靜止的垂吊燈,會忽然無預警搖晃、閃爍,挑起人性本能對於災害的警覺,向四處張望,不安與搖晃感並沒有停止。來到另一半展場中的作品《搖欄》前,結合嬰兒安眠的搖籃與森嚴的柵欄,將安撫與戒備感的語意,拋放在作品的形式間。從導引、暗示、結界層層堆疊,展覽結構如同劇場的劇幕般,精準地抽換氛圍的引導,在橫跨展場結界般的搖籃背後,是一場新敘事的展開。
何采柔《搖欄》,不鏽鋼烤漆,240 x 176 x 60 cm,2018。(藝術家與TKG+提供)
日常與魔幻的裂隙
對於創作是如何滋長出來,何采柔談到她首先關注的即是人的動作,「一切都是從動作開始的。可能是生活的片刻,我會特別關注存在戲劇感與生活感的動作。」如作品《No Surprises》以譜架的形式呈現的錄像裝置,工作狀態的打字聲節奏其實是樂團Radiohead的曲目,而演員的手則像彈鋼琴般地遊走,乍看勞動、重複的動作,但好像只要注入一個意念與審美,就能撬開繁瑣的窒息感,讓這些動作有了美好的可能。
何采柔《No Surprises》,複合媒材雕塑,45 x 39 x 115 cm,2018。(藝術家與TKG+)
這些戲劇與日常雙關語般的感受,對何采柔而言是一種「縫隙」,但這些縫隙可能是建立在某種偏斜與錯誤的堆疊上。但要如何判斷出錯誤,勢必要有大量正確、精準的完美,我們才能識別出偏移,「如充電器形式的影像裝置中的抖腳動作,你必須要在一個固定、恆常的節奏裡,才能感受到那個錯誤的突兀感,並從中感受到生活與戲劇感的疊合,你才能找到那個空隙,那個至少對我而言的空隙。」
何采柔談到她於日常生活中,經常敏感地記下各種動作並將其歸檔,如同腦內的檔案櫃般,當面對創作生產時,再試圖調閱這些動作資料出來,並想辦法讓它們出錯,然這些錯誤對她而言卻可能是美好的,「或是錯誤可能讓它更美好,如果沒有錯誤我無法感受到那些動作的儀式性與日常感,生活裡面所有的動作都是在構築我們這個世代。」
何采柔「事 故 NO ON」展覽現場一隅。(TKG+提供)
為錯誤提味
展場前看板式螢幕播放的影像,兩個動作一模一樣的演員,一個演員可能是吃著食物;而另一個演員則是對著空氣完成這些動作,但這個對比是重要且清晰的點題。即便是重複、一樣的動作,在目的與意義抽離後,動作可能是手勢、舞蹈或僅是用來填塞時間的無意義動作,演員動作的並置,提示了一個日常的屬於、與另一的超乎日常。
作品《Reception》的桌布,也許是場送餐意外後留下的紅酒漬,但它也如同一幅畫般,色彩在瞬間渲染開來,「它是一場錯誤,卻又能成為一幅畫作,它掛起來像是旗幟,鋪下來也是條完美的桌布。」何采柔認為作品的存在,的確也如同想像一種演出,但這種演出的內容是非常瑣碎的,有可能就是一些非常日常的動作所構成,而她如何透過形式,包括譜架、充電器、襯衫盒來提點這些日常的錯誤。
何采柔《滲透》,複合媒材雕塑,129 x 23 x 36 cm,2018。(藝術家與TKG+提供)
提到展名命名的理由「事 故 NO ON」,「事故」、「故事」倒著寫有完全不一樣的意思,但在這場展覽中對何采柔而言都是同樣精準的字彙,「當一個錯誤的發生就代表裡面有故事和敘事存在。」她認為日常脫序的狀況發生時,其他日常一定也還在發生,就像一場敘事的事故般,但在某些事情整修、暫停的當下,另一條敘事也許就此展開,「錯誤反而成為新的創造的缺口。」
何采柔《No Surprises》,複合媒材雕塑,45 x 39 x 115 cm,2018。(藝術家與TKG+)
人存在的餘溫
戲劇與表演性則是何采柔作品一項明顯的特質,這項特質不見得全然來自她的劇場經驗與戲劇性裝置的經驗,而是複寫出一種人在上一秒曾經存在,或將要出沒的特質。此種屬於「人存在的餘溫感」的特質,無論是在像明月般、放大版的電梯警示燈,或是沾有紅酒漬的桌布,如同存在人們日常記憶的各種殘留物件,在掀起與鋪平間,都被完整顯露。
的確,在面對何采柔作品時,如作品《Reception》細膩、擬人的動作節奏,彷彿人為般的流暢,帶有一種沉靜、細微的韻律,會使觀者困惑起自己和作品的關聯,或是作品與作品間的連結,她的作品創造出一種異於一般觀賞經驗的互動氛圍,你無法粗糙地以一般觀賞經驗帶過,那是個結界般的提醒——屬於那件作品的觀賞經驗是絕對獨特的。
何采柔《Reception》,複合媒材動力機械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2019。(藝術家與TKG+提供)
破壞與美感的共存
整場訪談中,其實最讓人享受的是聽何采柔談論每件作品的細節與發想,這通常是我在訪談片段中最常放空的時刻,總是一邊訪談一邊構思,如何現實、效率地在未來行文裡抓住展覽與藝術家創作的精髓,比起瑣碎的介紹作品,我更期待聽到完整的展覽架構與概念。
但你很難不被何采柔談起作品時的雀躍感染,那是具有光彩的眼睛。為每個環節設想的雀躍感,破解那些構思與形式的困境,能夠有血肉地感受到她對於創作真切的喜愛。作品《滲透》其實是先用實體的襯衫完美的堆疊好,之後才去進行翻模,「我最感興趣的是疊的動作,你要完美地放上一件,再放上另外一件。」這件作品的另一意涵,也是一種對於人為的眷戀,這樣重複性的勞動未來都可能真的被機械取代,她為這樣的勞動鑄造了一個塚,硬化了原本軟性的襯衫,為其立碑成為紀念。
何采柔《滲透》,複合媒材雕塑,129 x 23 x 36 cm,2018。(藝術家與TKG+提供)
我好奇她為何要為灰霧般的碑體,畫上擬真的鈕扣,繪畫性在她作品戲劇性、裝置性的強調下,又是以何種意義存在?她提到展覽中創作燈板作品的理由,是看到父母辦公室的日光燈管都成為日光燈板,隨著熟悉照明物件的消逝,她也著手畫起日光燈板,以白色層層堆疊起城市的風景,厚重的顏料當光亮起則成為了影像,當光滅了,風景有如不曾存在過。「其實我畫它就是在破壞光源的完整性,但當我越破壞它,卻因為我的破壞而製造了燈板影像的美感。」
在墜入下一段劇情前
其實觀看「事 故 NO ON」最令一個身處於日常生活被感同的,是在生活日復一日的劇情中,人們總會遇到些會岔出慣常劇情的分歧點,可能是來自和一位陌生人的搭話、誤按下某個緊急按鈕、一通錯誤的電話,會在突然被抽離一個可以預期結局的劇情裡、在墜入下一段劇情前,短暫擁有心靈的自由、能敞開未知感官的狀態。
我們總在遇到那個劇情的岔路,既期待生活所處的一切能夠被重製和顛覆,但一回神又憂心惴惴,那個不安來自對於安穩生活重組的麻煩感,我們都曾巧遇那個原初劇情與新劇情觸碰的節點,何采柔表示:「日常的各種故障,的確會讓人感受到魔幻,你身體警覺又期待的某件事情即將發生,那確實是我想追求的部分。」
何采柔透過作品,具審美視線地挑選出那些人們曾經被脫離常軌魅惑、猶豫的一瞬,這是在望向作品《Help is On the Way》所驚異的,和煦如月光的電梯緊急按鈕,那一圈圍繞著作品的光暈,卻可能是任何一位乘客逃脫慣常的出口,那個皎潔、無暇渴望暫停的時刻,如同已被計算過的精確掌握。
何采柔《Help is On the Way》,壓克力繪畫於燈座,尺寸依場地而定,2019。(藝術家與TKG+提供)
「每一個人看到作品都會有所反射,那些每個人觀看作品所反射到的什麼,對我來說始終是件大事,那對我來說可能就是作品的功能,如果它有功能的話。」我好像理解為何她對於每個人在展場中感受到的回饋,特別的在意,她的注重與關切,使人能坦率地談任何日常狀態的奇想與出神,即便每個被觸動的記憶是如此不同,但在她的劇本裡,寫下的是一種身為人即便被現實所箝制,那個珍奇且如獸般自由意志的馳騁。

事 故 NO ON:何采柔個展

展期:2019.02.23-04.28
地點:TKG+
地址: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48巷15號B1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文字女工與一位母親,與科技阿宅腦公的跨域聯姻,對於解析科技、科學與藝術等解疆界議題特別熱衷,並致力催化美感教育相關議題報導,與實踐藝術媒體數位轉型的可能。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並擔任文化部、交通部觀光局指導的「台灣藝術指南」專冊、「台灣藝術指南TAIWAN ART GUIDE」APP研發計畫主持,以及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曾任《典藏.今藝術》企畫編輯、副主編、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現為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總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