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台北藝術園區案進行式:林平談「北美館擴建案」軟體如何先行

台北藝術園區案進行式:林平談「北美館擴建案」軟體如何先行

由台北市政府主導,整合都市發展局、文化局與台北市立美術館團隊所啟動的「台北藝術園區——北美館擴建計畫」是目前台…
由台北市政府主導,整合都市發展局、文化局與台北市立美術館團隊所啟動的「台北藝術園區——北美館擴建計畫」是目前台灣少數軟體定性與專業先行於硬體建置的公立美術館案,並且圍繞軟體的需求來做建築配置,這也是為何在今年3月底園區記者會時,都發局、文化局、北美館三方都能完整、具體提出願景的原因。為何市府團隊如此謹慎地規劃此案,林平解釋這類橫跨多年、所費不貲的工程案如果構思計畫不夠成熟,很快就會被輿論、批評給抵消、停滯。至少前期市府團隊要有強烈的共識,內部溝通也達到一定的成熟度。
因此當許多人質疑此案的公共意見參與度,林平認為初期其實並不適合缺乏目標主張地向外諮詢,一部分是為了保護此案的可行性;另一部分則是希望此案能達到一定成熟度,展開具目的性的諮詢才是最為有效的。計畫初期需要更多對於之前文化局針對藝術界之百人請益進行廣度了解,同時對於20多年前即已展開之時任北美館館長林曼麗所提園區擴建計畫進行深度研究。「我認為有效的諮詢會議是北美館可以提出擴建分析與主張。若沒有內部主張就會缺乏對話,讓諮詢憑空各自想像,是無效的。」
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市府團隊在記者會公開此案後,由文化局長出面邀約,北美館展開向外宣告、分享心路歷程與非正式諮詢的四場對話聚會,針對於藝術家、藝術經營管理者、文化政策和評論、藝術社團等專業群體,以輕鬆聊天作為溝通諮詢的過程。「從計畫公開後,這個階段我們會收納具有共有基礎的想像,開始接受外部的建議。」
前期規劃工作小組已開工
然而北美館館員又如何開始啟動未來擴建新館的工作模式?在擴建案初期由研究組開端,北美館內部已成立階段性的「工作小組」。美術館畢竟是專業分工的團隊,因此面對許多規劃的問題,美術館各組所掌握的實務操作經驗與意見,其實是最為直接有效的。即便目前館員多數面對工程與開館的事務已相當忙碌,除了手邊需要消化的工作內容,館長還是召集各組組長、資深成員,也包括有策展能量、或有建築背景的館員一同加入,討論未來新館擴建的藍圖。如展覽組可能就必須根據本館操作經驗和所知相關的國際新館興建案例,參考運算面積及空間配置、相關設備與功能定位等。
根據館內若干次工作小組的會議討論,目前多數的共識是新館適度挑高,但面積不能過大,與周邊場館機能有所區隔與連結,以掌握可營運之規模。目前園區北邊有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以南有台北當代藝術館,北美館不能關起門來不考量生態環境的規劃。「我們必須實際思考怎樣的資源挹注是有效的,如果過大,光是電費就是沉重負擔。目前總面積在進一步評估後適度縮小中,都發局、文化局對此一主張都說,以北美館的需求為主。」這些溝通的過程,讓長期有公務體系工作經驗的林平很感動,「大家有共識要保守評估這個案子,不要重複台灣過去雄大硬體想像的錯誤作法。」後續亦將逐步展開外部的軟硬體籌備諮詢。
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品:陳澄波1929年的作品《綢坊之午後》。(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未來與歷史的有機體.活結構
目前北美館新館擴建後,館舍經營的大方向包括本館以近現代為主軸,新館以當代藝術平台性格回應藝術園區的公眾性。林平表示未來園區會非常注重優質休憩與教育推廣,「不管未來園區採取何種經營模式,市民美學與創意參與的需求會優先照顧到,要創造活潑有效的學習界面。」她以北美館兒童藝術中心近年累積的成果,想像新館的教育核心價值、市民參與度等表現,未來新館期許作為當代藝術的教育推廣平台,要肩負對市民的藝術教育的責任。「我們在許多價值溝通環節上的困難,都能感受到多數台灣人對藝術文化的不了解,對於未來的觀眾我們是看重的,藝術教育要從小扎根。」
新館將打造為智慧型建築,回應數位科技時代的虛擬網路空間,實體展場會強調能承接科技、數位與跨域藝術在此發生的各種可能。因此新館的建築內部不宜具強烈性格,而是越中性越好,要能容許各式各樣「展演映」節目隨時「plug in」啟動。目前北美館的電路、燈光系統,因應特殊展演需求植入再拆除,相當耗時與不環保。「這些支撐展演的神經網絡會內鍵好,也會考量未來的抽換性。」回應目前多元的跨域展演形式,未來新館無論是控光黑盒子、美學白盒子,都會保持最大的使用彈性,能容納各種實驗性與表演性的視覺藝術內容。觀眾和展演平台的關係是多重可移動的,觀眾席甚至可以在中間,也可以撤離。「當然靜態展示間還是要存在,但新館必須是個『活』的空間,如我一直以有機體的態度看待博物館的生命。」
而本館部分,將朝台灣近現代藝術史的常設展覽方向前進。目前北美館進行的空調整修案,即是舊的空調系統在送風量、冷卻速度已經逐漸跟不上氣候變遷和古典展示的需求。目前北美館的典藏品約有5,000件,超過50年以上的藏品數量繁多,林平認為強化本館的空調機能以維持國際標準,是為了未來能符合近現代美術館功能的重要里程。
2016年「舞弄珍藏」展覽現場。(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本館另一重要的設置即是典藏庫房,這是先於北美館擴建案已經正在積極進行規劃設計案發包的工程計畫。其中可見式庫房的規畫對於民眾歷史意識、文化資產教育而言非常關鍵。民眾和學生能在參訪過程中看到藝術物件如何被保存,典藏幕後作業的瞥見,林平強調對於文化資產保存的教育是北美館責無旁貸的社會教育任務。「當本館未來要做常設展的空間,溫濕度一定需要恆定,如此庫房和典藏作品要出庫就單純得多。」許多觀光客或是亞洲的史學研究學者,來台灣要看陳進、郭雪湖的《南街殷賑》,都無法觀見這些代表性作品,因此未來本館是期許有個能呈現館藏、藝術史的常設展,即可好好梳理台灣美術史的議題。但林平也期待常設展規劃並非經年都無法更動的,還是如同之前「有機體、活結構」概念,展品都是可以抽換、挪移的,並能隨時和美術史學者和當代藝術家進行對話。
另外,林平上任後也即刻處理北美館文獻中心成立與如何運作一事,現階段中心收藏台北市立美術館本身的專業歷史文獻,藝術珍藏則是北美館舉辦重要回顧展(創作資歷30年以上)的展覽。目前休館期間,部分館員便著手整理攝影室存檔的老照片、過去承辦人的資料夾等,文獻中心有系統地吸納這些檔案,慢慢歸納整理,於系統完備時可開放公開查詢。這些文獻的存在是重要的,可以看到北美館的展覽歷史,也可公開看到北美館和台灣藝術生態發展的相關重要性。
林平強調未來新館建成,展演規劃會新館、本館、園區一起動員,不會受限在單一的建築體,而全球的藝術專家與觀光客來到北美館,能看到最當代的展演模式,也能看到台灣的美術史、與美術史相關的珍貴物件,這些物質文化必須同時呈現,才能完整捕捉台灣藝術的各個切面。
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品:陳進1935年的作品《悠閒》。(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展覽比例調控.氣候變遷因應.館際定位
對於新舊館舍功能的劃分引起的疑惑是,未來本館都只會展近現代的展覽?林平要大家安心,北美館本館不會突然變成近現代美術館,完全沒有當代展示的空間。北美館會隨著新館建成後,逐步轉換定位,而對於近現代定位的回應也一定是從北美館二樓開始,此區過去常展示重量級藝術家的回顧展。「北美館的空間歷史,二樓展間多半都是往歷史去碰觸,我們想留住這個場域記憶。本館雖然定位是回應近現代歷史,但對於當代藝術的展示不會戛然而止,而是可以對歷史的多重回應與創生。我還是必須強調有機、氣脈相通,是我經營美術館重要的理念。」
另外也有聲音提出北美館所在位置,面對河道與地下水位上,是否會危及藏品保存的安全。林平指出北美館35年的典藏庫房位於地下樓層,也歷經多個颱風水害,並沒有庫房淹水的紀錄。目前庫房防災的管理是可應付的,基隆河的防洪結構目前也是堪用的,林平也直率回應:「如果對這個問題有疑慮的話,我們是否要先考慮遷走北美館?茲事體大,擴建案的先期規劃會積極評估這個面向的提問。」新館地下化規畫與地下水位的關係,都發局已和大地建築師做過初期評估,不會低於目前本館的地下水位,「我們無法承擔、也不會冒著超過北美館本館對於館藏與展品管理更大的風險。」
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品:郭雪湖1930年的作品《南街殷賑》。(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最後是北市的各場館定位是否有可能在北美館新館出現後,產生功能重疊的問題,如北藝中心和當代館的功能與分工,如何區隔?林平強調經過館內進一步評估,新館不會再規劃典型劇場空間,而是多功展演空間;台北當代館不做收藏,所以並非古典定義的博物館,其本質是鎖定當代藝術的潮脈,古蹟新用、地點在人流眾多的城中區,經費規模與法人組織和北美館公辦公營原本即不同。「本質上的差異,不用訂個法規勉強區隔經營差異,兩館互動也沒有問題,是兩種規模和經營方式,從來就沒有衝突或重疊過。」未來新館作為博物館本該具有的新藝術和歷史脈絡研究整理,並創造市民有更多當代藝術的選擇,林平疾呼「Why not?」
相關報導
01 「大美術館」計畫再現?台北當代藝術園區與美術館擴建計畫啟動
02 後花博時代的文化治理:林平細說「台北藝術園區—北美館擴建計畫」緣起
台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藝術中心2017年「集什麼」( Collecting and So On)展覽現場。(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16年「舞弄珍藏」展覽現場。(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文字女工與一位母親,與科技阿宅腦公的跨域聯姻,對於解析科技、科學與藝術等解疆界議題特別熱衷,並致力催化美感教育相關議題報導,與實踐藝術媒體數位轉型的可能。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並擔任文化部、交通部觀光局指導的「台灣藝術指南」專冊、「台灣藝術指南TAIWAN ART GUIDE」APP研發計畫主持,以及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曾任《典藏.今藝術》企畫編輯、副主編、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現為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總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