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市場

李歐.卡斯特里:整個美國對我的吸引力都不及紐約。紐約像是一塊磁鐵,是我兒時的一個夢。
各個門類的藝術家都匯聚在了紐約這座全國首屈一指的大都會中,形成前所未有的團結。在紐約,奧哈拉比任何人都更具詩意,他對這種...
Beeple,從加密成功到真正的勝利
佳士得於2月25日開始拍賣《每一天:前5000日》(Everydays : The First 5000 Days),3...
跟隨經濟發展的藝術市場——專訪藝術經濟學家克萊兒.麥坎安德魯與瑞銀集團台灣區總經理陳允懋
延續本刊近期對區域藝術市場與全球變遷的關注,我們分別採訪了深諳全球藝術經濟流動與歷史的藝術經濟學者克萊兒.麥坎安德魯(C...
【藝術收藏新趨勢】年輕世代藝術收藏社群力,解析兩岸三地差異
40歲以下的收藏家,對於新興工具的使用更為擅長,如:利用社群連結彼此的「藏家筆記」,平時在Line社群中討論展覽、收藏資...
【藝術收藏新趨勢】2021年香港春拍場上的千禧世代
在藝術養成的路途上,30歲往往是決定是否要以藝術為職志的分水嶺、40歲嶄露頭角、50歲前後則臻於成熟。如今,這樣的發展歷...
藝術與社會:攝影,從戰時人文攝影、新聞報導到藝術書刊
二次大戰爆發時,許多雜誌都紛紛停刊,許多歐洲攝影通訊社也停止營運。然而,戰事也為攝影創造不少新的契機,例如,李.米勒(L...
【專題】藝術收藏:新趨勢
在本期專題中,除了探討近期藝術市場的新現象,也關注千禧世代為藝術界帶來的各種變化。我們嘗試梳理近期成為市場新寵的千禧世代...
【藝術收藏新趨勢】味自慢:新世代收藏者的收藏觀
本次專題「藝術收藏新趨勢」將眼光投向近年來在藝術界逐漸擴張的千禧世代,除了梳理他們為藝術市場帶來的新現象及特性,編輯部也...
如貨品般的藝術
那些年電視商業頻道成就許多明星級銷售員,從低價的生活用品到昂貴的奢侈品,甚至是房地產,無所不賣,也成就了電視購物頻道在2...
後現代攝影:博物館化與棕色風潮
今時今日,引領意見的學者多主張後現代主義的內涵其實離不開攝影。「應用攝影」曾因為其平民化、易操作、內容導向的特質,長期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