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寶寧
陳進的故事:《走出閨閣》番外篇
《走出閨閣:再探陳進之藝術實踐》一書出版後,陸續接獲一些讀者的反應。或表示在閱讀上似有些許較難理解之處。為回應讀者,讓本...
閱讀陳進的美人畫,再探陳進如何以創作抵抗殖民暴力的支配與壓迫
為了爭取在官方展覽會勝出,取得認可,以及被看到的機會,陳進不僅努力作畫,籌備每年的年度盛事,研判應以何種主題來準備的參展...
走出閨閣,何以可能:女性生命史視角的挖掘與考察
透過書寫陳進生命中的重要時刻,不再只是以時代背景作為陪襯的唯一焦點人物,而是在描述陳進生命軌跡同時,以一段段其他人物的故...
歷史圖像與論述中的陳進:「再探陳進」的起心動念
陳進為臺灣日治時期最知名、成就最高,亦是現今研究中,被討論最多的女畫家。然而,既然已經是許多人關注的藝術家,為何本文作者...
以博物館來探索城市?藝術家、策展人在城市博物館的角色
對於藝術家來說,在城市博物館中,要如何以其藝術生產的觀點,跟觀眾有更好的溝通呢?海德根(Carl Heideken)提出...
【書評】《在建築與文化之間,我們設計》:城市的懸念
殷教授的著作,針對近代臺灣或臺北城市發展的研究,除了考古挖掘垃圾堆之外,殷教授還有更多研究方法和研究素材可以使用。包括中...
臺北赤峰街:從空間生產到都市意象與產業變遷
「赤峰街」以一種文青新寵的姿態受到(年輕)研究者的關注。關注的眼神聚焦於所謂的創意街區,文創產業、創意工作者與城市再生等...
設計:在建築與文化之間,作為一種文化抵抗的策略和反抗基地
建築、設計與文化這三個詞彙可說是傍身日常。以長期浸淫日久,遂有近廟欺神之疑:似乎從未認真反思這幾個語詞,或者說,疏於端詳...
楊英風:建築本身就是一種雕刻造型藝術
「在推進現代建築的今天,建築師與藝術家同樣具有責任,兩者需要密切的合作。這一次教師會館的浮雕設計,在個人來講,是一種嘗試...
女性建築師的設計會跟男性不一樣嗎?談女性主義與建築實踐
如果男人創造了女性在其間工作的建築物,那麼誰才是真正的家的製造者?我們的家是否能夠滿足女主人的需求呢?(Matrix, ...
文章導覽
1
2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