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新刊】地獄幽冥
地獄究竟長什麼模樣?是炙熱難耐的刀山油鍋,還是陰森詭譎的森羅殿堂?自古以來,死後世界的想像從未遠離人心,地獄圖像隨著佛教...
【專題】藝術防災包:災害風險下,臺灣藝術產業的防災調查
面對天災頻繁、國際局勢的不穩定,「強化防災意識與行動」成為當前政府與民間部門積極推動的重要方向,臺灣各界也紛紛呼籲民眾備...
臺中綠美圖時代啟動!臺中市立美術館的文化共構實驗及開館首展亮點
中美館館長賴依欣在接受我們採訪時,強調了中美館長期發展定位的三大願景:「打造城市藝術地標」、「成為國際跨域交流節點」及「...
九州國立博物館開館20週年紀念特展:九州國寶─九博珍寶
九州國立博物館迎接開館20週年,推出特展「九州國寶—九博珍寶」,展出25件與九州、沖繩淵源深厚的國寶,並精選館藏中的代表...
【專題】「我重生了,回到藝術大學畢業的那一年。這一世我要____。」
《典藏.今藝術&投資》自2024年8月起,以「藝術高教危機」為主軸探討藝術教育制度面臨的困境。此次專題進一步將焦點移往藝...
從〈江戶名所圖屏風〉到〈臺灣八景〉:故宮南院「江戶浮世之美」特展
「江戶浮世之美」為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於2025年夏季推出的重磅特展,橫跨17至20世紀,集結海內外珍稀浮世繪與相關文...
法蘭西斯.培根與聖西門的眺望:大阪萬國博覽會的未來想像
一個博覽會究竟是如何想像未來的?每一屆萬國博覽會,總是存在著一個關於「未來」的想像,總是蘊含著某種版本的烏托邦以及進步與...
【新刊】植物誌
小若肉眼難看清的浮萍,大至雙臂環抱不住的巨樹,植物自億年前萌生,直至現今。在人類眼中,不論可食可藥與否,其存在本身便常帶...
「崇高」的迴響——透納與當代藝術的對話新視角
「崇高」不僅是美,更是一種面對浩瀚自然時混合敬畏與驚奇的複雜情感。「威廉 . 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Echoes of...
重量級藝術家Olafur Eliasson在臺首次個展「你的好奇旅程」: 17件經典齊聚北美館,打造多層次感官空間
本展覽集結埃利亞松歷年經典與近期創作,強調觀眾的主體性,形塑一場以「你」為出發點的感知旅程;「旅程」的概念不僅意味著觀者...
文章導覽
1
2
3
...
59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