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崴
歷史編撰方法的拓荒之旅:側記2022重建臺灣藝術史學術研討會「水平的藝術史:藝術史編撰法在臺灣」
今年9/3、9/4於國美館舉辦的2022重建台灣藝術史學術研討會「水平的藝術史:藝術史編撰法在臺灣」由北藝大郭昭蘭教授策...
前衛藝術的地方性展現:《流變的展覽:北縣美展與前衛實驗1992-1997》新書發表
今年11月由新北市政府文化局與新北市美術館籌備處出版的《流變的展覽:北縣美展與前衛實驗1992-1997》於11月8日舉...
「文心之所藝」的評論創作主體:國藝會「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如何擴展當代藝術評論的定義?
經過三屆的累積,究竟國藝會「現象書寫」如何回應視覺藝術生態所需,乃至於擴展當代藝術評論的定義?四位獲補助評論人的背景、關...
從雙策展人到雙機構:「ANIMA阿尼瑪」以「體驗」看非視覺的影像
今年「2020第七屆臺灣國際錄像藝術展:ANIMA」邀請獨立策展人林怡華與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策展人游崴...
「犬儒共和國」,一座廢墟般的外交機構:姚瑞中的「撩撥」政治學
姚瑞中將自己作品談論政治議題的姿態,描述為一種「撩」的動作。游崴對此進一步詮釋:「所謂的『撩』,就是玩弄那個界線,並造成...
2020「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阿尼瑪」徵件起跑,林怡華 x 游崴雙策展
2020年第七屆「臺灣國際錄像藝術展」,由鳳甲美術館與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共同舉辦,本屆將邀請林怡華及游...
「破身影Broken Spectre」:游崴 ╳ 在地實驗
午夜場-蘇匯宇個展、新店男孩Part 2. 0343
台灣在地噪音場景史料首次於英國展出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古美術專題
古美術專欄
古美術市場動態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e
Apple Store
Google Play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