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林鐵動起來!阿里山林鐵首推「行動學校」特展 走出嘉義
阿里山林鐵不再只是搭乘體驗,更是一場可以親手參與、全身感受的文化旅程!「阿里山林鐵行動學校」透過因地制宜的展示設計,帶著...
【我重生了】創作vs生存:不必然要「重啟人生」才能成為藝術家—— 專訪多棲創作者李杰恩
縱使雖然無法像是全職創作者那樣,可以進行大量且高強度的藝術生產,但李杰恩並不會因此而感到焦慮,他回到「如何定位自己」這個...
繪筆下的科學,臺灣植物科學繪圖發展史──專訪臺大植物標本館館長胡哲明教授
臺灣植物科學繪圖發展可說是一條與政治史並進的發展道路,「植物學」這門學科是由西方興起的學科,日本植物學發展之初,是將採集...
都市/山林,我所談論的是它們的融合而不是對比—— 「山/市—彼得.庫克個展」及座談側記
現正於台北當代藝術館(以下簡稱當代館)展出的「『山/市』—彼得.庫克個展」(以下簡稱山/市),提供了臺灣觀眾一個穿越想像...
首屆明維藝新獎入圍名單揭曉!20組青年創作者展現藝術回應社會的力量,8月2日決選公布最終得主
明維基金會由技嘉科技共同創辦人之一的劉明雄於 2022 年成立,延續其「看見社會需求便著手行動」的風格,「2025 第一...
【專欄|蘇蘇の繪本書店地圖】「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那些我們曾偷偷翻過的漫畫
「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不見得是一場讓你獲得知識的展覽,而是一場用圖像、角色、空間氛圍帶你回顧童年的...
小小探險家們,準備出發!台中科博館「幼兒科學園」升級回歸 探索自然×玩出科學力
全新展區採用「遊戲中學習」的設計策略,主題涵蓋都市、山林、海洋、水池、洞穴等環境的生物多樣性,引導幼兒從生活經驗出發,透...
從威瑪到林茲電子藝術節:2025臺灣藝術國家隊躍登歐洲舞台
臺灣藝術界再度啟程前進歐洲,由文化部與駐德國代表處文化組支持推動的「2025威瑪藝術節:臺灣焦點II」與「林茲電子藝術節...
【ART TAIPEI 2025】「是否真誠地面對創作,是我選擇藝術家的觀察重點」,小山登美夫的畫廊經營學
1996年在東京成立的小山登美夫畫廊(Tomio Koyama Gallery)是日本指標的當代藝術畫廊,創辦人小山登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