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林鐵動起來!阿里山林鐵首推「行動學校」特展 走出嘉義
阿里山林鐵不再只是搭乘體驗,更是一場可以親手參與、全身感受的文化旅程!「阿里山林鐵行動學校」透過因地制宜的展示設計,帶著...
【我重生了】創作vs生存:不必然要「重啟人生」才能成為藝術家—— 專訪多棲創作者李杰恩
縱使雖然無法像是全職創作者那樣,可以進行大量且高強度的藝術生產,但李杰恩並不會因此而感到焦慮,他回到「如何定位自己」這個...
繪筆下的科學,臺灣植物科學繪圖發展史──專訪臺大植物標本館館長胡哲明教授
臺灣植物科學繪圖發展可說是一條與政治史並進的發展道路,「植物學」這門學科是由西方興起的學科,日本植物學發展之初,是將採集...
都市/山林,我所談論的是它們的融合而不是對比—— 「山/市—彼得.庫克個展」及座談側記
現正於台北當代藝術館(以下簡稱當代館)展出的「『山/市』—彼得.庫克個展」(以下簡稱山/市),提供了臺灣觀眾一個穿越想像...
藝聞摘要:藝術家Wael Shawky擔任首屆巴塞爾卡達藝術總監、薩布薩比重返2026威雙澳洲館舞台、美國藝術經紀人協會取消年度聚會、王良吟代表新加坡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史上首件柏金包以858萬歐元成交價刷新紀錄
典藏Artouch雙週藝聞:2025年7月8日至7月21日。
首屆明維藝新獎入圍名單揭曉!20組青年創作者展現藝術回應社會的力量,8月2日決選公布最終得主
明維基金會由技嘉科技共同創辦人之一的劉明雄於 2022 年成立,延續其「看見社會需求便著手行動」的風格,「2025 第一...
【專欄|蘇蘇の繪本書店地圖】「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那些我們曾偷偷翻過的漫畫
「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不見得是一場讓你獲得知識的展覽,而是一場用圖像、角色、空間氛圍帶你回顧童年的...
小小探險家們,準備出發!台中科博館「幼兒科學園」升級回歸 探索自然×玩出科學力
全新展區採用「遊戲中學習」的設計策略,主題涵蓋都市、山林、海洋、水池、洞穴等環境的生物多樣性,引導幼兒從生活經驗出發,透...
從威瑪到林茲電子藝術節:2025臺灣藝術國家隊躍登歐洲舞台
臺灣藝術界再度啟程前進歐洲,由文化部與駐德國代表處文化組支持推動的「2025威瑪藝術節:臺灣焦點II」與「林茲電子藝術節...
【ART TAIPEI 2025】「是否真誠地面對創作,是我選擇藝術家的觀察重點」,小山登美夫的畫廊經營學
1996年在東京成立的小山登美夫畫廊(Tomio Koyama Gallery)是日本指標的當代藝術畫廊,創辦人小山登美...
文章導覽
1
...
10
11
12
13
14
...
1,281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