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首屆明維藝新獎入圍名單揭曉!20組青年創作者展現藝術回應社會的力量,8月2日決選公布最終得主

首屆明維藝新獎入圍名單揭曉!20組青年創作者展現藝術回應社會的力量,8月2日決選公布最終得主

明維基金會由技嘉科技共同創辦人之一的劉明雄於 2022 年成立,延續其「看見社會需求便著手行動」的風格,「2025 第一屆明維藝新獎」,已於7月16日完成初審作業,從全國徵件中選出 20 組青年創作者,將於8月2日在臺師大德群畫廊進行決選。得獎作品除獲獎金支持外,亦將由基金會製作為數位微噴複製畫,未來五年內於全台20所設有「明維心靈空間」的醫院巡迴展出,實踐藝術真正進入公共場域、與群眾共生的初衷。

由明維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明維基金會)主辦、教育部終身教育司指導的「2025第一屆明維藝新獎」,已於7月16日完成初審作業,從全國徵件中選出 20 組青年創作者,將於 8 月 2 日在臺師大德群畫廊進行決選,並自8月3日起展出。

明維基金會由技嘉科技共同創辦人之一的劉明雄於 2022 年成立,延續其「看見社會需求便著手行動」的風格,從醫療場域的藝術介入,到青年創作者的職涯扶持,始終致力於推動一種結合人文與療癒的藝術行動力。基金會早年即推動「明維心靈空間」等醫療藝術計畫,希望藉由藝術裝置與展覽轉化醫院氛圍,也曾因觀者回饋主動促成藝術品收藏,成為創作者與公眾之間的橋梁。

圖左為屆明維藝新獎主視覺;圖右為明維基金會現任董事劉耿維。(明維教育基金會提供)

在現任董事劉耿維的規劃下,基金會開始進一步發展屬於自己的藝術支持系統。「明維藝新獎」便是在這樣的理念下誕生,主題明確設定為「以正向方式表達對文化與社會關懷或美好生活的願景」,鼓勵創作者不僅探索個人經驗,也藉由藝術對話回應社會。此次入圍作品多以溫度、陪伴、記憶與願景為主軸,從孩童視角到環境觀察,展現出青年創作者對當下社會議題的敏感與誠實。

本屆評審團陣容橫跨學術、策展、評論與藝術市場,包括康台生、蘇憲法、陳貺怡、陸潔民、謝豐嶸、劉忠河與劉耿維。初審過程中強調「創意性、情感真誠與社會連結性」的兼具,期待在藝術性之外,也看見作品與公共的互動可能。

「2025第一屆明維藝新獎」評審團合影。(明維教育基金會提供)

入圍名單包括:鄭采湘《台灣另類風水》、李韋辰《嚮往與非理盲動》、許宸緯《可能性/曾經》、曾于倢《櫥窗之外》、李郁汝《樂園的中場休止》、吳上瑋《潤物細無聲》、蔡豪毅《狗與花仙子》、陳恣苡《光裡走來的長頸鹿》、陳奕龍《重點保護對象》、何幸蓉《在海底有火車跟淺水艇還有好多糖果》、綦宗涵《分割共存》、張以燐《歸途之光》、余偉丞《校外教學》、林彥妤《靜觀・小世界大生活》、莊道明《以馬內利之星》、徐涌誠《故居》、蔣苡婕《光合作用》、葉哲瑀《初生地》、盧冠宏《靜謐的夜晚,寧靜的陪伴》與余秀蓉《不言而喻的執著(三)》。

圖左為陳奕龍《重點保護對象》;圖右為鄭采湘《台灣另類風水》。(明維教育基金會提供)
圖左為李韋辰《嚮往與非理盲動》;圖右為余秀蓉《不言而喻的執著(三)》。(明維教育基金會提供)

決選將於8月2日於舉行,預計頒發金、銀、銅獎各一名,優選七名,並設特別獎「明雄獎」一名,以紀念創辦人劉明雄先生對藝術與社會的深刻關懷。得獎作品除獲獎金支持外,亦將由基金會製作為數位微噴複製畫,未來五年內於全臺20所設有「明維心靈空間」的醫院巡迴展出,實踐藝術真正進入公共場域、與群眾共生的初衷。

圖左為盧冠宏《靜謐的夜晚,寧靜的陪伴》;圖右為蔡豪毅《狗與花仙子》。(明維教育基金會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獎項亦將表揚前三名得主之指導教授,致贈獎金與獎座,肯定教育現場在藝術傳承中的關鍵角色。對基金會而言,藝術不只是創作的結果,更是關係的生成,是教育與陪伴的過程。正如劉耿維所言,明維基金會期望扮演「政府與企業之外、穩定發揮社會影響力的非營利平台」。未來,明維藝新獎不僅將持續舉辦,也規劃拓展為駐村、講座與國際交流等長期支持計畫。

ARTouch編輯部( 1800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