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以假亂真:清宮工藝中的像生瓜果

以假亂真:清宮工藝中的像生瓜果

18世紀末的《清俗紀聞》,是當時長崎貿易官中川忠英調查到長崎進行交易的清國商人的生活風俗和習慣的書籍,中川忠英手下的「唐通事」(翻譯官),其中〈宴會料理〉記錄席上有「像生花」為擺設。而在傳教士殷弘緒(Père Francois Xavier d’Entrecolles,1664-1741)給杜赫德神父的信件中,也描述了清宮所製作的通草花,除了逼真的人造花,還有「用灌木髓質做出的很逼真的水果、小蟲,尤其是蝴蝶停在花上,他們做的惟妙惟肖……」,乾隆二十一年唐英曾進「瓷果牙花盆景肆盆」,這些史料可與清宮所生產的像生工藝品相應,因而可推測此時清宮帝王的飲宴起居中,也有類似的像生陳設。
國立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清宮陶瓷器中,有一類外觀試圖模仿動植物外型、質地與肌理的陳設器,它們在外表上跨越了工藝媒材的限制,盡可能肖似所模仿的物體,帶給觀眾真假難辨的視覺經驗,近日學者論及此類陶瓷器時,往往稱之為「像生瓷」(圖1)。依檔案與清宮傳世品的年代推算,雍正朝(1724-1735)之際,清宮已開始製作像生瓷,隨著工藝技術進步,乾隆時期(1736-1795)像生瓷品質已相當精湛,視...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易穎梅( 1篇 )

獨立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