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場地論的藝術想像:彌載映的畫布、空間與世界

場地論的藝術想像:彌載映的畫布、空間與世界

「場地論」(Field Theory)是與泰國藝術家彌載映(Mit Jai Inn)暢談其創作理念時,他所提到的一個有趣關鍵字,對於這個來自社會科學領域的字眼今年10月彌載映首次於台灣TKG+的個展「光.黯.他者」想必就是這類創作理念最典型的體現之一。
彌載映(Mit Jai Inn)個展「光.黯.他者」展覽現場。(TKG+提供)
「場地論」(Field Theory)是與泰國藝術家彌載映(Mit Jai Inn)暢談其創作理念時,他所提到的一個有趣關鍵字,對於這個來自社會科學領域的字眼,乍看之下雖然不太與藝術有所關聯,但仔細地閱讀這個已被理論且公式化的論述,再回頭看看彌載映的創作生涯與介入各種空間的巨幅繪畫創作時,卻也可以從中找到一些有趣的連結與想像,彷彿某種潛藏於天地萬物運行機制的「道」透過不同機制展現出來的有趣樣態,如果說「場地論」的提出者庫爾特.勒溫(Kurt Lewin, 1890-1947)將此思維體現於社會科學領域,那彌載映應該就是將繪畫當作「藝術載體」,將人、場域與色彩,碰撞、延伸甚至推敲出的想像連結於不同的「地方」與「空間」,而今年10月首次於台灣TKG+的個展「光.黯.他者」想必就是這類創作理念最典型的體現之一。
場地論最基本的概念是「生活空間」,也就是在特定時間空間框架當中,心理所表現出的整體狀態,其中包括了個人與環境兩大部分,兩者間在不同界線的劃分與連結之下,進而相互影響的區域,個人方面的影響參數,可能有需求、目標、希望、抱負、慾望等,環境則有家庭構成、人際關係連結、個人專業能力建構、地方習慣與風俗、社會禁忌等。這些影響要素之間更透過各種相對位置或次序關係,連結至情感的知覺與心理狀態,進而影響人的行為。這個論述也運用物理學「場」(Fields)與「力」(Field Forces)的概念,探討個人日常的行為,以強調所有因素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各種作用發生的即時性。
與彌載映聊起他的創作生涯時,聽到的並非是一般訪問時的那種制式回答,最有趣的是都會伴隨著他當時所處環境,或者也可以說「生活空間」,並連結至他「個人」與「環境」的溝通甚至是衝突的狀態:「我出生在泰國清邁,跟曼谷比起來是相對鄉下的這個地方幾乎沒有任何的人造光線,可見光幾乎都是自然光所反射出的各種狀態,我對當時的狀態很不滿,總覺得除了這些之外,還可以有些什麼?」一個不安躁動的情緒狀態就這樣地持續在彌載映當時才9、10歲的身體中蠢動,甚至因此離家出走,輾轉在曼谷街頭遊蕩後進入當地的佛寺學校,那裡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老師,以及各種有趣鮮活的知識,如左派思想、西方哲學等都讓他大開眼界,但隨之而來的嚴峻冷戰氛圍籠罩泰國,原本的活絡狀態瞬間凝結,亦讓他留下深刻印象。這類隨著不同空間氛圍感知下的身體經驗與情緒感知,或許種下了彌載映對「空間」深感興趣的遠因,「場地論」式的藝術想像,也在他的藝術實踐中持續發酵。
彌載映(Mit Jai Inn)個展「光.黯.他者」展覽現場。(TKG+提供)
彌載映成年後遠赴歐洲的經驗,應是讓他的藝術創作越趨成熟的一段過渡期,曾與藝術家弗朗茲.韋斯特(Franz West)共事的創作助理經驗更是他藝術生涯的關鍵之一。韋斯特各種跨媒材、不被傳統價值束縛,且積極介入不同空間與各種社會情境的創作形式,深深影響著彌載映且顯見於他的各種藝術創作中。1992年返回泰國之後,更號召藝術家,並集合各界學者與社運分子創立藝術團體「清邁社會裝置」(Chiang Mai Social Installation,簡稱 CMSI),為泰國藝術史留下了精彩豐富的一頁。在彌載映的創作生涯中,繪畫一直是他用以介入各式空間與生活環境的重要媒材,透過各種色彩、顏料質感的搭配,最後由大型亞麻畫布介入各式空間,使觀者產生各種不同的想像與互動經驗。對此,TKG+總監吳悅宇表示,耿畫廊長期經營現代繪畫,對其延伸出來的當代空間TKG+來說,彌載映的作品其實給了一個非常獨特的對話與連結,因為它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完全突破了一般人對平面繪畫的想像,成了可多元連結的有機體,質感和色彩可以是與觀者溝通的訊息,也可以是以膚觸感知的媒介,在此既可以與雕塑媒材的概念互通有無,也可連結至空間式的建構語彙與想像,而這理念則明顯地體現於他今年在雪梨雙年展(Biennale of Sydney)與10月的台灣TKG+「光.黯.他者」個展中。
彌載映(Mit Jai Inn)個展「光.黯.他者」展場入口。(TKG+提供)
走進TKG+的地下樓展場,首先進入的是一個色彩相對單純且完全透亮的油畫空間,在這個場域中,畫布圍繞在周圍甚至是腳下,觀眾也被允許觸摸甚至踩踏其上,此空間場域也期待觀者可透過身體的觸覺,感受迥異於過去僅止於視覺觀賞的繪畫創作。其次的展演空間,則是一個名為《Light, Dark》的大型複合媒材裝置,各式透過特殊處理後的顏料被放置於鋪上畫布的水池之後再將水注入,接著,在繪畫的媒材性想像當中,原本與水調和的顏料,重新以兩種不同的姿態在畫布裝置上進行對話,土堆塊狀的顏料、附著於畫布上的顏料以及漂浮在水面上的顏料彼此相映成趣,同時透過燈光設計,讓色彩在不同的波光折射之下,產生不同的色調與光影效果。有趣的是,這件大型裝置在雪梨雙年展展出時,是在半開放且採光良好的空間當中,與自然光相伴的展出樣態,呈現出完全不同於在台北地下樓空間時的感受。此外,在雪梨的展出,畫布刻意超出水池裝置的邊際,使觀者注意到了濳藏於這裝置中的「繪畫元素」。不過此次在TKG+的呈現,卻切齊於水池內讓光影與色彩互動的效果更加純粹,兩相比較,也可意識到裝置隨著所處環境間的改變,讓「繪畫」成為更具互動性與對照性的有機體。而在展出的最後,觀眾又會回到如一開始進入展場的白亮空間,並且充斥著各種對比色並列的繪畫,對比前面兩者「黑與白」、「亮與暗」的呼應,為這展覽作出完整的結論與註解。
彌載映(Mit Jai Inn) 《Light, Dark》。(TKG+提供)
相較彌載映於成長過程中的流轉經驗:各種政治與社會性的環境改變對其造成的、如本文開頭揭示的「場地論」模式與個體的交互參照與影響,他並非選擇身體行為式的積極介入,反而是僭越至「空間」的層次,以本次在TKG+的展出為例,即是由藝術家提供一個如同「身體觸媒」般的構成空間,引領觀者重新創造一種全新的身體想像與場地互動。透過虛擬一個空間與人的互動模式,讓大眾重新意識到此空間之外的社會與政治制度之下,人與所處環境無法再更新彼此互動模式的僵化狀態,藉此能在藝術家重新建構的空間當中,重新省思自我,再次找出與其所處環境可能的、嶄新的想像與互動。彌載映這類提出重新回歸視覺性與藝術性的方法,某種程度來說,或許也是種避免當各種政治與社會論述陷入死胡同時,藉以掙脫的不二法門。
彌載映(Mit Jai Inn) 《Light, Dark》作品局部。(TKG+提供)
「你有沒有看過,海在不同光線下的顏色變化?從深到暗,那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這是彌載映面對疑問時,最常出現的不按牌理出牌,卻又帶有某種浪漫想像地回應,幼時對周邊環境感到不安的騷動靈魂,試著突破自我流轉到曼谷大城、西方世界,回歸到清邁家鄉的社會與行動實驗,從來回於不同空間狀態下的「場地論」想像,到最後超脫成自我來回於視覺空間創造,與實驗推敲者般的曖昧身分,都揭示在彌載映的畫布、空間與世界,當色彩在某個轉角處又被某些陰影與光渲染成不同樣貌的時候,對他來說,或許又是一個勾起嶄新想像的所在,另一個無垠生命之海的入口。
彌載映(Mit Jai Inn)個展「光.黯.他者」展覽現場一隅。(TKG+提供)

光.黯.他者

展期:2018.10.27-11.25
地點:TKG+
地址: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48巷15號B1,

 

陳飛豪( 113篇 )

陳飛豪,生於1985 年。文字寫作上期冀將台灣史與本土想像融入藝術品的詮釋。藝術創作上則運用觀念式的攝影與動態影像詮釋歷史文化與社會變遷所衍生出的各種議題,也將影像與各種媒介如裝置、錄像與文學作品等等結合,目前以寫作與創作並行的形式在藝術的世界中打轉。曾參與2016年台北雙年展,2019年台灣當代藝術實驗場之「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2021年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及2020/2021東京雙年展。著有《史詩與絕歌:以藝術為途徑的日治台灣文史探索》。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