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許「空總文化實驗室」一個創意未來

許「空總文化實驗室」一個創意未來

昨日應邀參加空總文化實驗室說明茶會,心頭喜孜孜,彷彿看到台灣文化孵育、創意競爭力打造的龧光…&h…
昨日應邀參加空總文化實驗室說明茶會,心頭喜孜孜,彷彿看到台灣文化孵育、創意競爭力打造的龧光……。茶會是由文化部次長丁曉菁,以「台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長的身分主持,引荐新經營團隊的核心人馬,包括執行長賴香伶、副執行長龔卓軍、吳達坤等視覺藝術界菁英。
提起空總文化實驗室,即是仁愛路與建國南路交叉口的空軍總司令部舊址,對面就是豪宅帝寶,是典型台北市蛋黃精華區。面積達7.15公頃(21,642坪),格局方正完整,可用建築21棟。自從軍方外移之後,如何使用該址,曾令各方垂涎。主張就地開發加值派,希望重整規劃開發,發揮寸土寸金的高經濟效益與價值;但也有不少良心人士呼籲,台北不缺多幾棟水泥大樓,希望留住台北市最後一塊淨土……截至目前,文化部略取得優勢,希望朝「文化實驗室」的方向,作「0-1之間」的創意孵化,開放視覺、表演藝術家及團體使用,以落實2015年蔡英文總統發表的文化白皮書中,「厚植文化力、建置創意實驗室」的主張。
「空總文化實驗室」說明茶會現場。
在這當中雜音很多,各幫勢力強烈拉扯,文化部原初的規劃是於今年初正式展開為期六年的分區修復及整建計畫,並同步營運未施工之區域,預計於2023年完成全區開放使用。因而編列六年營運預算,係從今年到2023年使用,但預算案送到行政院後,攻防激烈,最後只通過編列兩年預算試辦。所以,目前文化部一方面改組原生活美學館董監事會,邀請相關人員,擴大成立董監事組織,同時聘請營運專才,積極佈籌新局。
甫獲文化部欽點擔任執行長的賴香伶,曾擔任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上海外灘美術館長等職務,身經百戰的她頗受外界期待。同時結合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教授龔卓軍,寶藏巖藝術村的推手吳達坤等專才,整編出新團隊,投入全職工作。目前既要兼顧初步營運與活動、還要優化館舍空間,同時擬定未來四年的計畫。
左起:賴香伶、龔卓軍與吳達坤。
由於各界對「文化實驗室」概念定義與定位的模糊,尤其多達500個單位的大中小空間,何者當古蹟保留、何者合併使用、哪些更有待拆室改建等,仁智互見,頗難定奪。而孵化實驗計畫的對象是30歲以下年輕藝術家,為什麼是30歲,而不是40或50歲?又為什麼是藝術家?其他行業,同樣需要孵化實驗,也是耍嘴皮的熱點。
稍早,文化部曾說,「空總文化實驗室不是另一個文創園區。」與華山、松煙文創園區不同。「空總文化實驗室,是國家層級的文化公共政策,目的在打造一個面向國際的亞洲藝術文化新基地,連結在地文化與創新實驗,並強化文化科技新媒體應用,透過文化知識創新網路,讓文化力成為社會創新動能……」這樣的說法,同樣讓人滿頭霧水。
龔卓軍發表「空總文化實驗室」報告書。
文化部又說,「空總文化實驗室將分階段建置國際化文化創新生態系,支持包括創意生成及創意育成的支持生態體系,支持青年學子的創意計畫,以及建立各主題實驗室,進行當代藝術、音像實驗、記憶工程、數位人文、社會創新等實驗室,推動創新實驗計畫,並進行國際連結。此外,並將結合實驗內容,規劃向大眾開放的綜合型展演映空間,讓實驗之成果,透過展、演、映等形式向公眾開放,提供公眾藝文體驗,期盼藉此發揮文化驅動之效果,尋找台灣下一階段的創新動能……。」
董事長丁曉菁不諱言,空總文化實驗室的路還很長,既要利用這兩年時間做出亮點,爭取行政院支持,才有機會續行接下來四年的計畫;同時,主張開發者依舊虎視眈眈,如何與之周旋,實需煞費苦心;還有,與當地社區對話,身處豪宅社區、學校林立的精華地帶,如何廣結善緣,做個好鄰居,也很重要。
丁曉菁同時認為,如何賦予空間、時間策略性的亮點,提升國際高度,在在是考驗,需要大家一起合作,早日累積成果。
原空軍總司令部基地規劃成立「空總文化實驗室」。(圖片擷取自網路)
忝為台灣生活美學館續任董事之一,茶喝了,蛋糕吃了,說明會也開了,看到新團隊的簡報與溝通會,我非常相信,文化部這回是玩真的,有誠意落實2015年總統文化白皮書的訴求,回應台灣軟實力升級的必要性,因此也歡喜在心頭,亦對文化實驗室,增加不少信心。
遙寄祝福,許「空總文化實驗室」一個創意未來!
簡秀枝 (Katy Shiu-Chih Chieh)( 290篇 )

典藏藝術家庭社長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