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承前啟後的攀山之途——畫協理事長鍾經新四載經驗談
眾所周知,鍾經新將「學術先行、市場在後」的理念從其經營的大象藝術空間館一路帶至藝博會,形塑了近四年來ART TAIPEI...
吳書原以景觀倡議臺灣物種:每做一個設計決策,都要問社會是否往前一步?
吳書原所經手過的設計案,景觀規劃的植物色系是有意識調動過的,沒有俗艷、嘈雜的色彩,細看這些物種,會發現有些曾在臺灣山林的...
出版華人藝術家全集,衣淑凡光照藝海,令人喝采!
提起衣淑凡,有人稱她是拍賣界女神,有人說她是常玉專家,但更貼切的說,她是華人藝術圈,爬梳歷史文獻的忠實園丁。
劉得浪以入山的深情,標誌出台灣林野的色彩學
你不會懷疑藝術家劉得浪對山的癡迷,每個場景都是透過一次次來回山岳間,擷取、篩選那最難以忘懷的景致,一筆筆地用油彩重現那個...
努力成為一個適任的、有溫度的媒體人——簡秀枝
簡秀枝,典藏藝術事業的大家長,是投資專家謝金河的夫人,但她完全沒有一般「社長」或「夫人」們給人的典型印象,她簡樸而充滿活...
藝術,是她生命中的美德——侯王淑昭
侯王淑昭女士,是橘園策展公司的創辦人 ,一個有氣度、有高度,有溫度、有熱情、永遠讚美著我們的好,也包容著我們的錯的董事長...
羅智信岔題的接案人生:無論是面對藝術或業主,都像極了愛情
踏入詹記麻辣火鍋敦南店,總有數不清的空間記憶點,果然無意地輾轉打聽,得知幕後指點的高人,即是藝術家—羅智信。知道他擔任幕...
【藝術邂逅】黃知衡與張國彥的藝術收藏緣
疫情讓藝術圈更加了解,平常用心經營客戶,信任是從平日慢慢建立起來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很多人說,在疫情期間買作品,最好的...
都市叢林的「桃源」秘境:專訪TAO ART Space創辦人陳薇捷
「TAO」取自於東晉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的「桃」,青木淳在中國古典園林設計中汲取靈感,以不同廊道劃分空間,彰顯空間...
劉可明:「虛入虛出」,自成一格
劉可明這位於1980年代先後畢業於中國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美國紐約巴德學院藝術研究所的藝術家,世紀之交、年近不惑時返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