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演
藝術展演
臺北當代藝術館與台灣感染誌協會:瘟疫的慢性處方
哲學家蘇珊.宋妲(Susan Sontag)根據自己的乳癌就醫經驗撰寫《疾病的隱喻》一書中,指出癌症與愛滋醫師告知病患的...
無巧不成書:裝幀易容的旅程——南藝大×台文館合辦裝幀特展
由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副教授林素幸領軍,與國立台灣文學館合作策劃「無巧不成書:裝幀易容的旅程」展覽。該展以時間軸為...
將常玉踩進土地裡:林鉅蝶香與貪戀的美學質問
常玉畫中的靈氣,在林鉅筆下的「常玉演」卻是「麟」氣,像光滑的皮膚被異種入侵後蔓生出麟片,人體的結構都在,但本質卻已異變,...
張永達的「呼吸的路徑」:光、影、空氣與聲音,各種低限要素下的展演提示
藝術家張永達本次就新藝計畫徵件而在此發表的個展「呼吸的路徑」,藉由臺中國家歌劇院的「凸凸廳」空間的特性,在建築空間的對話...
奈良國立博物館策展人帶路:正倉院展的變遷及「御即位記念 第71回 正倉院展」的組成概要
隨著太平洋戰爭局勢的惡化,正倉院的寶物被小心地移出,其中一部分被疏散及轉移至當時屬正倉院管轄的奈良帝室博物館(現在的奈良...
八位臺灣當代藝術家受邀,參與龐畢度中心「全球都市 #2:再思人類」
2019年邁入第二屆的「全球都市 #2:再思人類」(Cosmopolis #2 : Rethinking the Hum...
與他者的對話:侯俊明創作中的個體性歷程
本文寫作焦點關注著藝術家侯俊明在整個創作之路中呈現出的個體化發展歷程。而侯俊明創作的身體探索,恰好跟米歇爾.傅柯(Mic...
佛的千萬種身相:來日本看《楊貴妃觀音》、《瑪麗亞觀音》
大阪市立美術館所展出的「佛像 中國‧日本」特展,展出日本境內所收藏的中國佛教造像,以及受到中國造像影響的日本佛教造像,以...
「大院子」古宅新生 首展開幕:鄭麗雲個展
鄭麗雲的作品除了預計在9、10月開幕的大院子首展以外,也將同步在10月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的時候於郭木生文教基金會的展位上...
新浪漫主義式的想像力:王小松個展登場寶吉祥藝術中心
臺北寶吉祥藝術中心將於10月25日,推出活躍於歐洲的德國造型大師生王小松(Wang Xiao-Song)個展。王小松以他...
文章導覽
1
...
105
106
107
108
109
...
135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