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自然如斯,生命如詩——徐畢華的創作氣質

自然如斯,生命如詩——徐畢華的創作氣質

睽違四年,徐畢華於個展「空。山。遊」中呈現近期不同風貌的新作。展覽從徐畢華的生命經驗出發,藉由其深度融入自然環境中,內視自身,探討藝術家創作與生命修練歷程中的得失、存在、超越、奔放 、神秘、自然能量,同時帶著詩心與冥想,呈現藝術家別於以往的療癒藝術之作。
徐畢華工作室一隅。(徐畢華提供)
走進藝術家徐畢華於木柵老泉山家的工作室,即聯想到孟浩然《過故人莊》中的「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坐落於綠蔭之間,青山美景相伴左右。徐畢華已經在這裡工作和生活逾30年,陽光、風雨伴隨著樹叢中的蟲鳴鳥叫聲,成為她生活空間裡的一部分。白盒子工作室內風格簡潔,山野生活氣息濃厚,陽光透過偌大的玻璃落地窗,樹影映射進室內,彷彿訴說著徐畢華的日常生活軌跡與對於自然之美的精準捕捉。
生活為創作源泉,隱居山林的獨特美學
徐畢華的創作生涯,自1982年首次個展迄今,已逾38年。1987年至美國留學,是藝術家創作的重要轉捩點。其先後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主修藝術史及波士頓美術館學校(School of the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主修繪畫。1993年自歐美歸來後,她始終實踐著「樂活的藝術行者」理念,深刻體悟人世的萬千姿態,透過自然之力,遵循著一年24節氣過著「半農半藝」、「身土不二、心手合一」的生活。作品中,大量運用複合媒材及生活中的現成物進行拼貼:如作品《園丁的療癒詩篇》(2020)中,徐畢華以自己的舊衣物結合抽象與立體風格的融入,色彩如陶之灰釉,如大地色彩般於畫面上展開,再現園藝中的悠然詩情。
藝術家徐畢華於創作中。(徐畢華提供)
徐畢華藝術軌跡是別具一格的:日出至日落之間,農作、園藝、食事 、花藝、舞蹈,再到寫作與繪畫創作。於她而言,觀察與融入春華秋實、山林氣象、四季變換正是形成她對於土地與自然有著的親密感的重要原因,也成為其藝術創作的靈感源泉。《雲中的舞者》(2019),為藝術家的自畫像之一,雖為抽象手法,作的卻是她吃了山中紅柿子之後,開心的翩翩起舞的模樣,她覺得自己像一個會穿雲的舞者…作品中,銀灰的基調將不同色調交織融合,畫面裡大型黑色交叉形狀,好似書法筆觸的勁道,再現舞蹈時雙腿的形態。中間以酣暢淋漓的線條揮灑布局,從點、線、再到面的活潑互動,猶如樂曲之節奏,極致地展現藝術家曼妙的舞蹈姿態。
徐畢華《雲中的舞者》,複合媒材,130x97cm,2019。(藝術家與宏藝術提供)
新作《淋漓之舞》(2020),體現藝術家在雨霧中舞蹈的意象,乃徐畢華自畫像的又一力作。她將顏料筆觸化作水墨的力量,在稀釋未乾的畫布上形成一道極盡自然的暈染。以不同方向及力道的堆疊,細緻地處理作品中的肌理與厚度,淡淡的彩色薄塗四週,好似渾然天成之景象。催化欣賞者觀看時,視線自畫中延伸至畫面外的視覺效果。作品中央,大塊的色彩筆觸,結合流動的線條,勾勒出其雨霧中舞蹈之思緒,同時將法語祝福書寫於紙上後揉捏置入畫面,成為畫作的一部分。
光影下的《夏山的呼喚》(左)與《淋漓之舞》(右)。(徐畢華提供)
《蒼茫》(2019)是徐畢華實踐「道藝合一」的傳神之作,遠觀或近賞,各具風貌。這是一幅抽象風景畫,由清秀優雅的色彩與多元媒材結合畫面中的肌理紋路構成。藝術家將活潑精煉的筆觸反覆遊走,並於畫面中央各類糅合的的媒材之上,刻畫出浮雕般的肌理。作品的上半部與下半部,藝術家所創造出雲霧,用抽象筆觸卻以具象、寫實的手法,連結陸地、濱海的岩崖的形狀和光與影形成一幅大生動的自然風景畫。更體現出徐畢華將老子所云之「道可道,非常道」與「無為大為」合而為一。
徐畢華《蒼茫》,複合媒材,97x130cm,2019。(藝術家與宏藝術提供)
《五行逍遙遊》(2020)與《失去的地平線》(2020),可一窺藝術家充分地表現「圓」之圓滿與無限寓意,更加凸顯其道藝理念。前作以「陰陽五行」中,「金」、「木」、「水」、「火」、「土」的意象融入圓中;後者將詩意加理性繪於畫中:天、地、水與海洋已無界限,合為一體,蘊含宇宙變幻無窮之深意,人生總在得失之間循環,深刻反映徐畢華豁達開朗的人生態度。對藝術家來說,生命如詩,享受當下的每個際遇乃生命詩歌的不同篇章。
徐畢華之《大樹精靈》(左)、《五行逍遙遊》(中)與《拈花菩提》(右)。(徐畢華提供 )
徐畢華《失去的地平線》,複合媒材,直徑130cm,2020。(徐畢華提供)
睽違四年,徐畢華於個展「空。山。遊」中呈現近期不同風貌的新作,藉由展覽充分呈現徐畢華自然逍遙的創作氣質與獨樹一幟的「隱逸美學」創作,透過熟稔的抽象與具象表現技法,一睹她的生活日常。
徐畢華《初夏花園》,複合媒材,130x97cm,2020。(攝影/王焜生)
「空。山。遊」,走進徐畢華的療癒藝術之旅
徐畢華個展「空。山。遊」的策展人王焜生與藝術家相識二十餘年,亦見證其歷經一番人生淬煉之過程。展覽從徐畢華的生命經驗出發,藉由其深度融入自然環境中,內視自身,探討藝術家創作與生命修練歷程中的得失、存在、超越奔放 、神秘、自然能量,同時帶著詩心與冥想,呈現藝術家別於以往的療癒藝術之作。
藝術家徐畢華(右)與策展人王焜生(左)於徐畢華作品前。(王焜生提供)
從抽象至具體,從日常生活到自然哲學的探討,藝術創作,成為徐畢華的生活記錄。個展中,藝術家的多件作品裡,都隱約的出現人體。這是她想要傳達的——生命過程中的因緣、甘苦、悲喜。徐畢華以創作中隱約的形體勾勒,呼應「隱逸美學」之觀念,讓作品擁有空靈大氣之美,進而凸顯修行之人淡然開闊之境界。徐畢華更試圖透過作品中的多元「肌理」,敘述生命之軌跡。
徐畢華《向老子致敬》,複合媒材,130x97cm,2019。(藝術家與宏藝術提供)
純粹與自然,是徐畢華創作的氣質所在。她收放自如地在創作中呈現出時而細膩婉約,時而澎湃躍動的多元風貌。透過藝術家一幅幅精練而蘊含深意的經典之作,可領會其創作中的剛柔並濟與浪漫情懷,同時能觀察到藝術家優雅氣質與於其心中內化的豁然胸襟,亦與大眾觀賞品味其意涵時產生共鳴。
徐畢華工作室一隅。(徐畢華提供)

徐畢華個展——空。山。遊

展期:2020.10.09-12.20
地點:宏藝術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二段197號

 

鄧韻琴( 5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