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鋒
普通讀者。不專業寫作者及編輯。小劇場工作者。現居東部。
更長的流放:「一帆風順—高俊宏個展」
如果小猛捧與金三角、古道與山林都是(或曾經是)介於不受治理與治理之間的空間,經驗的喪失交換的則是沉降的身體,無從連續。沉...
黃思農,以黑暗之心重組島嶼身世的歷史碎片
黃思農是善於挑動觀者黑暗之心的創作者,也因此,劇場的官能性、文本的眾聲喧嘩,以及辯證劇場的觀演關係,我以為便是他主要的創...
以觀眾之名:從近年台新藝術獎談起
當參與式劇場與沉浸式劇場,乃至應用劇場、社會參與型藝術近年大行其道,於焉形構「觀眾主體」的趨向下,促使我們重新討論「觀眾...
向俗民與環境學習:林國勳的台東攝影
林國勳顯然懂得伯格這個說法隱藏的異義,並以實踐趨近;不只因為他不擺拍、也不後製,更是試圖使攝影本身成為朝向平等的媒介。
【專題】編輯作為思想方式——重訪1990年代
「媒體」從來不只是集合資訊、知識的介面,而是與社會控制、意識形態、商品化等緊密糾纏、相互矛盾的「權力空間」。甚至,返視《...
文章導覽
1
2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