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心蓉(Patricia H. Huang)

Objects to Projects: First 36 Years of Art Museums in Taiwan
Thirty-six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Taiwan's first art museu...
第一次當美術館館長就上手
臺灣美術館長年輸入公教館長的做法,不論是為防弊還是興利,是求長時間的保守穩定還是新想法的發展注入,確實也都有其合理的投射...
【開放文化專題】如何「惠他」又「利己」,談博物館的開放共享
是不是所有的博物館都能接受開放是一種既「惠他」又「利己」的雙贏狀態呢?更重要的是,在開放的相關論述中,博物館的定位大有從...
【黃心蓉專欄】創意有價,藝文採購的智慧財產權歸屬如何真正還權於民?
文創產要在台灣紮根,捍衛「創意有價」必定得是政府扶植政策的起手式,否則一切口號只會流於空談,但真正的還權於民、與民共創財...
【黃心蓉專欄】解剖室與博物館的共構,回望藝術史中的個人防護裝備
解剖室和博物館「共構」的年代早已遠逝,但無論在哪一個時空,我們得以專心一致的保護物件,始終是因為有人專心一致的保護我們。
【黃心蓉專欄】當瘟疫蔓延時,那些WHO教會我們的字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在3月11號宣布新冠肺炎已成全球大流行疾病,隨著疫情的...
【黃心蓉專欄】脫歐之後,歐洲博物館所面對的新課題
這場歷經三年半的英國脫歐(Brexit)終於拍板定案,將於1月31日正式與歐盟分道揚鑣,進入為期11個月的過渡期。然而,...
【黃心蓉專欄】政治文宣進化論:跳脫中華民國美學,競選視覺的101種可能
選舉文宣嚴苛的功能取向和賞味期限,選舉圖像在臺灣一向很難脫離圖鑑式的思維。滿山遍野、各黨各派印著候選人頭像的海報、看板、...
【黃心蓉專欄】從繆思到傑努斯?國際博物館協會對博物館新定義的討論
三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協會大會甫於9月1日至9月7日在日本京都舉行。。此次大會主題為「博物館作為文化樞紐:傳統的未來」(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