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秀枝 (Katy Shiu-Chih Chieh)
典藏藝術家庭社長
文策院新任院長盧俊偉:台灣藝術產業必須打組合拳
新任文策院院長盧俊偉近日表達了對台灣藝術產業的重要看法:必須加強產業意識,集結具有優秀能力的專才,打出組合拳才能克服目前...
韓國Frieze Seoul與Kiaf大聯手,地緣政治下亞洲藝術市場重新洗牌?
2022年韓國國內藝術品總銷售額首次突破1兆韓元大關,較2021年增長了37.2%,與Frieze Seoul聯手的韓國...
倫敦泰德美術館「捕捉瞬間──繪畫和攝影之旅」特展,首度展出台灣企業家陳泰銘珍藏
國巨董事長陳泰銘赴海外與英國倫敦泰德美術館(Tate Modern)合作舉行「捕捉瞬間──繪畫和攝影之旅」(Captur...
2023台灣藝術家進軍巴塞爾Liste Art Fair Basel:陳庭榕「你說的話」探索記憶模糊邊界
台灣當代藝術家陳庭榕(1985–)以「你說的話」,進軍今(2023)年瑞士巴塞爾里斯特藝博會(2023 Liste Ar...
緬懷朱銘:寄神於形的雕塑大師,提前陪天上媽媽過母親節
朱銘出身寒門、侍母至孝、為人磊落,一向靠著自學、苦思、冥想,觀察大自然,體悟天地萬物,化作他的藝術養分,數十年如一日,精...
2023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啓航,三大巨頭喜迎疫後報復性藝術消費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於5月12至14日揭幕,台北當代聯合創辦人暨聯合總監任天晉(Magnus Renfrew)、台北當代...
群狼並起、孤狼必死:畫廊二代喊接班,藝術產業新血成形
走過「台灣錢淹腳目」的繁榮年代,2000年後,在亞洲藝術市場整體版面位移後,逐漸被邊緣化。直到2019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
讓藝術走出窄門:台灣藝術家洪易以「藝時代」、「厚禮樹」實踐藝術生活化
告別家族畫廊、禮品集團後,洪易在恪遵藝術家操守與創意的角色之餘,決定挺身自救,希望借重台灣民間活力,讓藝術家的創意被看見...
尤倫斯藝術中心創辦人家族內鬨,槍響人死、徒留中國當代藝術一頁滄桑
據比利時《La Libre》報導,支持和推廣中國當代藝術的重要收藏家米莉恩‧尤倫斯(Myriam Ullens,1952...
空總舊址生美基金會的百變容顏:From「C-Lab to Hub」to「Fire-Fighting」
五年更換三位文化部長,蕭規曹未隨。扮演執行文化部政策的財團法人生活美學基金會(空總舊址),備極艱辛。移動式角色調整,既要...
文章導覽
1
2
3
4
5
...
32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