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展演
訪談
【文化場館安全專題】你的美術/博物館安全嗎?文化場域的「公安」意識
【專題】可是,我們回不去了,之後:藝術家的自我復刻
【專題】愛妳,也厭妳──創作下的女性
【專題】出天龍國:台灣意識、地方勃發
水的素描:從羅尼.霍恩的冰島到王綺穗的水滴
死於水中的亞洲女人:解讀藍可兒《犯罪現場:賽西爾酒店事件》的陰性觀點建構
(後)疫情時代新的近身關係,從「思辨之夜」看向全球未來
台灣城市策展趨勢回探:以「南方以南」和「浪漫台三線」為例
(後)疫情時代的燈會轉向:光環境改造與美術館燈節
政治山頭兵馬倥傯,C-Lab藝文前瞻何去何從?
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與C-LAB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執行長,由前公視執行副總謝翠玉接任
【許峰瑞專欄】一個當代藝術中心,台北(結案)
十五上元暝:台灣美術中的元宵節
太苦了!清宮的元旦筵宴
品.味— 關於味覺的美學探索
莫使惹塵埃:深藏民間的臺灣藝術遺珍
請給洪通一個家:信任基礎薄弱,作品難以翻身
來一場初春的藝術饗宴: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2021年春季展覽直擊
一個「走觀念路線」的影展,黃明川談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的八年
2021年策展人培力計畫「策展人培力@美術館專案」:「家物事」與「特別容器」
【詔藝之眼】讓哥吉拉告訴你那些「不願面對的真相」:專訪藝術家曾慶強
魔術、劇場與電子時代:湯尼.奧斯勒的奇幻世界
以吟遊的插畫讀透土地的淵博─專訪種籽設計的森林品牌工法
【藝術家的自我復刻專題】再會,從此離去, 但仍是條野狗:高俊宏專訪
專欄
新聞
市場
藝博會
拍賣
台南藝博疫情後新生創參展新高,深化產官學藏合作四大策略,重點畫廊搶先看
2021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宣布停辦
香港巴塞爾2021不缺席!官方稱規模將縮小、觀眾人數將變少
2021年巴塞爾藝術展將巴塞爾展會延期至9月
亞洲蘇富比人事變動:程壽康將榮退年底出任榮譽主席,洛嘉熙榮升董事總經理
綻放的大地之女,奈良美智拍場首獻《萌芽》:中國嘉德香港2021春拍當代藝術精品紛呈
3.23億港元破紀錄,巴斯奇亞《戰士》問鼎亞洲最高成交價西方藝術品
略勝疫籌:2020中國藝術拍賣市場的突破與展望
人物
影音
小典藏
相關網站
書店
餐廳
創意空間
Critic Tic-Tac-Toe
Dark
Light
Dark
Light
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展演
訪談
【文化場館安全專題】你的美術/博物館安全嗎?文化場域的「公安」意識
【專題】可是,我們回不去了,之後:藝術家的自我復刻
【專題】愛妳,也厭妳──創作下的女性
【專題】出天龍國:台灣意識、地方勃發
水的素描:從羅尼.霍恩的冰島到王綺穗的水滴
死於水中的亞洲女人:解讀藍可兒《犯罪現場:賽西爾酒店事件》的陰性觀點建構
(後)疫情時代新的近身關係,從「思辨之夜」看向全球未來
台灣城市策展趨勢回探:以「南方以南」和「浪漫台三線」為例
(後)疫情時代的燈會轉向:光環境改造與美術館燈節
政治山頭兵馬倥傯,C-Lab藝文前瞻何去何從?
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與C-LAB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執行長,由前公視執行副總謝翠玉接任
【許峰瑞專欄】一個當代藝術中心,台北(結案)
十五上元暝:台灣美術中的元宵節
太苦了!清宮的元旦筵宴
品.味— 關於味覺的美學探索
莫使惹塵埃:深藏民間的臺灣藝術遺珍
請給洪通一個家:信任基礎薄弱,作品難以翻身
來一場初春的藝術饗宴: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2021年春季展覽直擊
一個「走觀念路線」的影展,黃明川談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的八年
2021年策展人培力計畫「策展人培力@美術館專案」:「家物事」與「特別容器」
【詔藝之眼】讓哥吉拉告訴你那些「不願面對的真相」:專訪藝術家曾慶強
魔術、劇場與電子時代:湯尼.奧斯勒的奇幻世界
以吟遊的插畫讀透土地的淵博─專訪種籽設計的森林品牌工法
【藝術家的自我復刻專題】再會,從此離去, 但仍是條野狗:高俊宏專訪
專欄
新聞
市場
藝博會
拍賣
台南藝博疫情後新生創參展新高,深化產官學藏合作四大策略,重點畫廊搶先看
2021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宣布停辦
香港巴塞爾2021不缺席!官方稱規模將縮小、觀眾人數將變少
2021年巴塞爾藝術展將巴塞爾展會延期至9月
亞洲蘇富比人事變動:程壽康將榮退年底出任榮譽主席,洛嘉熙榮升董事總經理
綻放的大地之女,奈良美智拍場首獻《萌芽》:中國嘉德香港2021春拍當代藝術精品紛呈
3.23億港元破紀錄,巴斯奇亞《戰士》問鼎亞洲最高成交價西方藝術品
略勝疫籌:2020中國藝術拍賣市場的突破與展望
人物
影音
小典藏
相關網站
書店
餐廳
創意空間
Critic Tic-Tac-Toe
Dark
Light
柯舒寧
在變動很快的當代藝術市場中摸爬多年,努力將關注轉向藝術教育中。
孤獨純粹是為了靈感捕捉:奈良美智與他的創作
奈良美智在畫作中傳達出對「人何以為人?」這一人生命題的反覆思考,也使得他的作品能夠消弭民族與國家的距離,消弭所謂雅俗藝術...
回顧與展望:因疫情加速的數位化變革,於藝術市場遍地開花
從領頭的國際拍賣行在2020年的藝術拍賣市場表現上,我們可以看到幾個特點,首先是網路科技的應用為拍賣行帶來了更為年輕的市...
2020年度歐美拍賣市場總盤點:疫情影響銷售銷售模式,高端藝術市場仍具一定信心
大抵而言,受到疫情的干擾,與去年相比,歐美地區的高價之作顯得較為平實,然而我們從中還是能發現收藏家們對高端市場仍然保有一...
ART TAIPEI亮眼的線上合作夥伴:藝術品銷售網路平台Artsy
隨著時代趨勢影響,線上展覽與線上購藏已經愈來愈被國際藝術市場逐漸擴大與深化,尤其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
痛楚的淬鍊:談越南現當代藝術市場進程
越南當代藝術的發展承襲著西洋傳統的體裁、東方文化的本質、以及飽含了國家歷經劇變的創痛。誠如美國收藏家段潘(Tuan Ph...
千年古國的美麗與哀愁:淺談印度當代藝術進程與藝術家市場
過去,由於缺乏接觸與地緣關係,台灣較缺乏關於印度當代藝術的相關討論,直到2007年開始,隨著金磚四國(現為金磚五國)經濟...
隨著巴塞爾線上展廳第二階段的落幕,談網路藝術品銷售的可能性
在不得已之下而加速發展的線上藝術品銷售產業,在短期之中或許還不足以取代實際看展逛展的體驗,但也確實為藝術交易市場帶來一種...
追尋潮流藝術的前世今生
在西方,難以找到一個與潮流藝術相對應的詞彙,比較近似的概念是作為城市藝術活動的「Urban Art」,對很多人來說,它完...
新興收藏標的,收藏品味的轉向:漫談「漫畫拍賣」
「漫畫」(Manga/Comic)一詞涵蓋漫畫、動畫及遊戲等不同範疇,是一個全球文化現象,造就了一種嶄新的國際視覺共通語...
是枯木逢春的期待還是雪上加霜的困境?從2019年亮點時刻展望2020年亞洲藝術市場
隨著香港反送中運動、中美貿易戰的進一步升溫,一直到在2020年初開始擴散並全球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從政治、生活環境等各個...
文章導覽
1
2
3
4
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展演
訪談
專欄
新聞
市場
藝博會
拍賣
人物
影音
小典藏
相關網站
書店
餐廳
創意空間
Critic Tic-Tac-Toe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權聲明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e
Apple Store
Google 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