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簡秀枝專欄】Yishu 16歲了,第七屆「Yishu中國當代藝評獎」由王南溟與于渺獲獎

【簡秀枝專欄】Yishu 16歲了,第七屆「Yishu中國當代藝評獎」由王南溟與于渺獲獎

《典藏》有個養在國外的小兒子,叫《Yishu藝術》,今年已經16歳了。昨(28)日我特別出席在香港舉行的頒獎典…
《典藏》有個養在國外的小兒子,叫《Yishu藝術》,今年已經16歳了。昨(28)日我特別出席在香港舉行的頒獎典禮,心頭喜孜孜,也與有榮焉。這個小兒子,全名叫《Yish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簡稱:典藏國際版)創辦於2002年,編輯台設在加拿大溫哥華。是一本以英文書寫、關於中國當代藝術的期刊,特色是以母語為英文的外國編輯團隊以純正英文編寫,內容偏向學術性,是一本長期關心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專業期刊。
《Yish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典藏國際版)2018年第17卷第2期書封。
刊物出版兩年後,編輯團隊體認到藝術評論角色的重要性,自2010年起設立「Yishu中國當代藝評獎」,目的為了鼓勵與表彰對中國當代藝術歷史與現狀的認識與理解,並作出卓越貢獻的藝評家。這個獎項的評選方法,採取推薦制,體現了Yishu的一貫宗旨:鼓勵藝術領域中的多種聲音及對不同問題的關注,以促進對中國當代藝術有獨到見解的嚴肅藝術批評和策展實踐。
第七屆「Yishu中國當代藝評獎」頒獎典禮會場,頒獎人與得獎者合影。(簡秀枝提供)
今年獎項已邁向第七屆,除了與溫哥華美術館(Vancouver Art Gallery)一起舉辦領獎典禮外,並配合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會的藝術熱季,移師香港以別出心裁早餐會的形式舉行第七屆「Yishu中國當代藝評獎」 頒獎典禮,本屆的獲獎的分別是藝評家王南溟和于渺。
每年,Yishu雜誌編委會邀請國內外富聲望的專家和學者擔任評選人,由他們分別推薦獲獎者。歷年擔任評選人的有:高名潞、林似竹(Britta Erickson)、侯瀚如、凱倫(Karen Smith)、巫鴻、王嘉驥、楊天娜(Martina Köppel-Yang)、栗憲庭、安雅蘭(Julia M. Andrews)、高士明、汪悅進(Eugene Y. Wang)、皮力和鄭慧華。歷屆獲獎人包括邁涯(Maya Kovskaya)、盛葳、朱其、黃專、呂澎、周郁齡、翁子健、崔燦燦、馬唯中、董冰峰、陳侗、盧迎華、魯明軍、何雨和鮑棟。
《Yish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典藏國際版)總編輯鄭勝天致詞。(簡秀枝提供)
今年「Yishu中國當代藝評獎」特邀的評選人之一是藝術史家、藝術家、北京大學教授、國際藝術史學會主席朱青生。他推薦了獨立策展人、藝術家和批評家王南溟。作為當代中國藝術領域中最活躍和具影響力的批評家之一,王南溟對中國語境中的「前衛」、「後前衛」和「更前衛」觀念的闡釋和主張引發了深入的討論。王南溟曾任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館長。
典藏藝術家庭社長簡秀枝(左)與第七屆「Yishu中國當代藝評獎」得獎者王南溟(右)。(簡秀枝提供)
另一位評選人是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美術史論教授和博士導師、原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沈揆一。他推薦了藝術史學者、當代藝術策劃人于渺。2015年于渺曾獲得「CCAA中國當代藝術評論獎」。新著《流通潮:國家、市場和藝術體制之間的中國藝術家》將於今年出版。于渺也致力於從藝術史角度對創作實踐的研究。她持續進行的研究計劃「文獻圖集」第一部分已在2017年巴黎Villa Vassilieff的展覽「潘玉良:沉默的旅程」上呈現。兩位獲獎者將各獲得加幣5,000元獎金。兩人並將發表各自的代表性論文於2018年5月號的Yishu雜誌。而在昨日在香港仔黃竹坑道私人會所舉行的頒獎典禮,亦是溫馨而隆重。
典藏藝術家庭社長簡秀枝(右)與第七屆「Yishu中國當代藝評獎」得獎者于渺(左)。(簡秀枝提供)
「Yishu中國當代藝評獎」頒獎典禮現場。(簡秀枝提供)
簡秀枝 (Katy Shiu-Chih Chieh)( 290篇 )

典藏藝術家庭社長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