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美感教育專欄】設計提案:孩童與自然的互動關係,以瑞典環境為例

【美感教育專欄】設計提案:孩童與自然的互動關係,以瑞典環境為例

人與大自然互動所帶來的好處不勝枚舉,對兒童的認知及心理發展的益處更是當代許多學者及教育系統研究、提倡的方向。在接下來的文章裡,想藉由在瑞典學習及生活的觀察以及碩士論文的研究片段,分享我在兒童文化設計的範疇裡,對於兒童與大自然關係的一些心得,同時也探討為兒童設計時的方法與可能性。
「接觸大自然」在現代社會裡,尤其在都市化與科技急遽發展的當下,是大家所追求的。人與大自然互動所帶來的好處不勝枚舉,對兒童的認知及心理發展的益處更是當代許多學者及教育系統研究、提倡的方向(註)。然而多數住在城市裡的兒童,並沒有選擇權,接觸自然的程度與頻率只能交由大人做選擇,除了可能固定到大自然出遊外,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延續這樣的體驗?
在接下來的文章裡,想藉由在瑞典學習及生活的觀察以及碩士論文的研究片段,分享我在兒童文化設計的範疇裡,對於兒童與大自然關係的一些心得,同時也探討為兒童設計時的方法與可能性。
Nääs slott 是個被森林與湖包圍、古建築宅邸錯落的區域。(林宇儂提供)
與自然互動中記憶的身體感
在瑞典剛開學不久,有一個課程的開場是一個兩天一夜的森林之旅,我們來到的一個距離我居住的城市哥德堡不遠的Nääs slott(slott在瑞典文是城堡的意思),是個被森林與湖包圍、古建築宅邸錯落的區域。整個區域的氛圍很寧靜,大自然是主體,而人為的痕跡只是依著自然而生。在這裡的兩天,教授準備了一些活動,都是與自然息息相關的。第一天的活動,教授給了我們一人一個紙袋,裡面有兩張A4紙,幾隻竹籤和一段線以及一圈橡皮筋,在當天結束的時候,要發表一件可動的物件,而動力必須來自大自然。感覺並不是很難的任務,但也沒人想偷懶從簡。在這令人自在的自然環境中,每個人都很自在得盡情享受、認識環境,從森林的林相、湖裡的生態到空氣與風的流動,心無旁騖地像個孩子專注地感受與探索,是很珍貴的體驗。當天的最後,有人在河裡放了船,有人在高處利用氣流滑翔,而我也利用風及葉片讓火箭飛,重點不在誰移動的距離遠,用心感受自然的力量與流動已經刻劃在我們身體裡。
這樣的體驗如同瑞典生活的縮影,大自然在生活裡是很「自然」的存在,唾手可得,是先天的條件與人為的努力所達到的平衡。
在Nääs slott的兩天,教授準備了一些活動,都是與自然息息相關的。(林宇儂提供)
大自然對於兒童的重要性
12月份,近乎永夜的瑞典冬天,研究所課程轉眼來到要構思論文的時刻,承載著這一年多學習的理論、執行的案子,總有數不清的面向值得深究、延展。所以我回歸到了根本,從我自身以及在瑞典生活的感受出發,思索這一年半的時間裡瑞典帶給我了什麼,然而很直接快速地,我連結到了在瑞典大自然與人的關係,進而成為我設計論文專注的方向。
知名設計心理學家唐納.諾曼(Donald A. Norman)在其經典之作《設計心理學》(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中提到,科技帶來的發展與改變飛速,但人的改變是緩慢的;人對物件/產品的需求,是來自於生理、心理、社會與文化的互動;隨著時間推移,相對於科技的發展,並沒有劇烈的變化。這樣的論述使我在思索設計的時候以此檢討自己,人與自然的關係,正是自古持續探討的問題,也是我在兒童文化設計領域裡特別關注的議題。
論文要在這篇專欄裡完整呈現不容易也不實際,我試著把一些印象深刻的段落摘錄分享:在設計前期的研究中,除了基本的文獻閱讀,埋首在兒童相關的各領域中研究大自然對於兒童的重要性,另外很重要的部分是以日誌方式觀察與記錄;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瑞典兒童與自然的互動,及父母對於兒童與自然連結的態度。
在瑞典,在大自然的環境中生活是先天的條件與人為的努力所達到的平衡。(林宇儂提供)
在瑞典,隨機可見的自然互動
觀察是在冬末進行的,瑞典冬天的冷,不是一個熱帶島民可以理解的。一天,在每天去超市的路上,看見了3個小朋友走在爸爸的後面5、6公尺處停了下來,在一個工地旁的地上,撿了三根大樹枝就開始玩了起來,爸爸發現了慢慢往回走加入他們的遊戲,玩了一陣子之後,哥哥們把樹枝丟一旁,最小的妹妹拖著比自己還高的樹枝離去,背影看起來還在比手畫腳回味剛剛的玩樂。
在瑞典,這樣與自然的互動可以是很自然很隨機的,兒童對自然的好奇與想像是自然而然的習慣,這樣的習慣養成,大人在一旁的態度及扮演的角色就格外重要;無論是否一個城市中的綠化、自然程度高低,來自身旁的大人是否鼓勵、關心、同理這樣的行為,是兒童與自然接觸的第一道關卡。
另一部分的觀察,是與當地的森林幼稚園「i ur och skur」合作。I ur och skur直譯成中文是「在任何天氣中」,代表著他們希望在任何天氣的狀況下,小朋友都可以在戶外玩耍,大人扮演的角色只是提供幫助。而我的角色也只是在一旁觀察,老師在開始上課的時候,介紹了我,是一個只會一點瑞典文,來跟「玩的專家」(小朋友)們取經的設計師。
老師帶我到一座落葉堆旁,撥了撥落葉,拿出了一盤東西,是跟小朋友一起做的生物分解實驗,有一片已經分解到一半的蕉皮以及完好如初的塑膠吸管。(林宇儂提供)
在i ur och skur的某一個下午,沒積雪,但石頭上有些結冰,老師帶我到一座落葉堆旁,撥了撥落葉,拿出了一盤東西,是跟小朋友一起做的生物分解實驗,有一片已經分解到一半的蕉皮以及完好如初的塑膠吸管;小朋友每週都會取出來觀察,扎扎實實理解。在只有5度左右的戶外,小朋友玩起來的熱情不輸給任何室內或是人造遊樂園,這裡在大人的眼中沒有所謂的玩具與遊樂器材,但小朋友的能力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可以玩的東西俯拾即是。一邊想著,大人時常讚嘆小朋友想像力豐富,會不會只是在長大的過程中,種種框架扼殺了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
家長紛紛來到森林裡接小孩,其中一個正在落葉堆裡製造落葉雨,玩得不亦樂乎。(林宇儂提供)
一路玩著聊著,來到下課時間,家長紛紛來到森林裡接小孩,其中一個正在落葉堆裡製造落葉雨,玩得不亦樂乎,爸爸跟他一起玩了一會兒說:我們回家吧,小朋友一把抱起了一身的葉子想帶回家,被爸爸拒絕了;與自然的體驗就在這裡停止了,畢竟這樣的大自然產物再怎麼美好有意思,在大部分的家中、室內環境下就不是「自然」的存在。而這樣的矛盾與問題也正是我想以設計解決問題的契機,希望讓這樣的自然體驗、自然蒐集,能夠合理的在家中存在,讓體驗能夠持續,進一步帶來更多啟發。
大自然產物再怎麼美好有意思,在大部分的家中、室內環境下就不是「自然」的存在。(林宇儂提供)
希望這樣的自然體驗、自然蒐集,能夠合理的在家中存在,讓體驗能夠持續,進一步帶來更多啟發。(林宇儂提供)
如何利用設計將與自然的相處引入室內
在論文前期研究的觀察中,得到很多資訊及靈感,為兒童設計很多時候;取決於目標對象的年齡層、行為及認知能力等等生心理條件的不同;透過不介入的觀察,反而比直接的互動與間接的提問取得到的資訊更有價值。
林宇儂設計的兒童美感教具Everchanging Scenery。(林宇儂提供)
我的設計Everchanging Scenery,希望提供的是開放的收納及觀察工具及美感的練習,而造型材質及色彩計畫在自我研究的目標上,是順應輔助著功能,由城市兒童與自然關係為出發點解決問題與矛盾,但也不受限於兒童,而是陪著兒童成長而自然地成為成人的使用者,在這樣的發展中讓產品帶來的體驗及效益永續。
林宇儂設計的兒童美感教具Everchanging Scenery。(林宇儂提供)
捧著最後的成果,我連絡了一些當地的小學做測試,由老師徵詢有意願參加的學生以及詢問家長的意願,包括是否願意被拍攝紀錄。最後我得到一組9個小朋友,願意在下課後跟我見面。與其說測試,其實更像一起玩或是另一場觀察。活動開始的時候並沒有展示、介紹我的設計,只是先簡單的自我介紹自己是哥德堡大學的產品設計師,正在進行一件給兒童的設計,然後就直接開始了活動。首先問了幾個關於玩得問題,讓氛圍輕鬆點,畢竟我可不是下課後的另一個老師。然後聊到了平常下課時間會在哪裡玩,有沒有自然環境的遊樂場,可不可以帶我去呢? 小朋友七嘴八舌一陣討論,其實還蠻擔心在這樣4月初,瑞典還冷颼颼光禿禿的天氣裡會玩得沒這麼盡興。總之,我們把老師自己留在教室,我則跟著小朋友們去到學校旁的樹林。
兒童將自然中取得的物件與Everchanging Scenery組合使用。(林宇儂提供)
看他們熟練地爬上爬下,這是一群十歲的小學生,大部分的小朋友都可以用英文與我溝通。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得爬在樹上介紹樹,介紹平常怎麼玩,介紹小花落葉,邊走邊爬邊玩了一圈,一小朋友隨手撿了些小東西帶回教室。放在桌上的撿來的寶物非常「春天」,在枯枝石頭中穿插著春天特有的小花,其中最特別的是一段斷掉的呼拉圈,是之前沒想過的使用設定,格外有趣!接著,我才拿出了我的作品Evervhanging Scenery,組好放著就問 :「你們覺得這組產品/工具怎麼用?試著用在剛剛在大自然中得到的寶物吧!」我既沒有示範也沒有多做解釋,這是身為產品設計師最興奮也最緊張的時刻。小朋友不假思索,馬上直覺地開始使用。很快他們開始排列組合,斷掉的呼拉圈變成了花器,變化擺設,發現到了什麼樣的孔位適合什麼樣的素材,什麼樣的排列順序會有放得最大的影像,透過不同的放大倍率、不同的顏色濾鏡看到不同的細節。小朋友開始用瑞典文交談,用最自然的語言興奮的交流著,也管不著我了。看到設計裡的設定與期待一一順利地解鎖,相當興奮,小朋友還靈活地用了沒想過的素材,把凸透鏡層層疊疊產生更劇烈的視覺效果,都是測試前沒想過的,這是一場非常滿足的測試、分享。
兒童將自然中取得的物件與Everchanging Scenery組合使用。(林宇儂提供)
帶著這樣的設計研究成果,到日本、德國、瑞典、韓國參加展覽交流、研討會發表,每次在發表的最後,都會引用師法自然的建築師高第(Antoni Gaudi)的一段童年回憶當結束語,一段不用更多科學舉證、數據證明,也能打動聽者的語錄:
被盆花及葡萄園和橄欖樹所環繞,母雞咯咯的叫聲、蟲鳴及鳥啼都使我雀躍不已。而遠處還有的帕德雷斯山脈的陪伴,在這樣的自然環境裡,我捕捉了最純淨最宜人的自然印象。那是我們的情婦,我們的導師。
童年時候深刻的觀察、記錄及體會一直伴隨著高第,成為他創作中充滿自然之美的靈感。

提倡接觸自然的學前教育系統包括了耳熟能詳的蒙特梭利(Montessori)、華德福(Waldorf)、瑞吉歐(Reggio Emilia)以及文中題到的I ur och skur,這些教育系統以不同程度的大自然(動植物及環境)接觸,鼓勵小朋友題問、遊戲,引發好奇心與創造力、培養同理心、學習尊重生命與環境,取代在室內平板化的學習。
林宇儂|Uno Lin( 1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