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打破規範的神來之筆 柯比意廊香教堂留住絕美

打破規範的神來之筆 柯比意廊香教堂留住絕美

走訪廊香教堂,這是瑞士裔法國建築師柯比意(Le Corbusier)的神來之筆,一座讓人油然升起跪地膜拜的聖點。
柯比意廊香教堂。攝影|簡秀枝
走訪柯比意廊香教堂,這是瑞士裔法國建築師柯比意(Le Corbusier)的神來之筆,一座讓人油然升起跪地膜拜的聖點,不只宗教的聖潔崇高感,還有來自建築的隨心所慾與無招之招。過世前10年,柯比意收放自如,完全拋開他淬煉實務、念茲在茲的「現代建築五點原則」,大膽創作。
廊香教堂位於法國東部弗朗什孔泰大區上索恩省廊香鎮,昨天上午我們從巴黎市區,坐了超過7小時的車程,暈車加顛頗,疲憊不堪。但從山丘上上走,一見聖堂,驚喜感動,精神為之一振。
柯比意廊香教堂。攝影|簡秀枝
廊香教堂完成於1954年,是羅馬天主教聖母朝聖小聖堂,公認是柯比意最傑出的作品之一,也是二十世紀教堂建築的一個重要典範。2016年被列為世界遺產。這座建築實體,與整個遠山近樹相結合,更勝於圖片欣賞。從造型巧思、光源應用,到對內部細節的處理,把建築的可能性,完全極致化。
柯比意廊香教堂。攝影|簡秀枝
教堂的興建,是有故事的。原是該處已有座為聖母瑪莉亞建造的朝聖教堂,因二次世界大戰而遭摧毀。戰後羅馬天主教會,決定在現址建造一座擁抱現代藝術與建築觀念的代表作品,來展現教會更新的精神,於是找上了柯比意設計,雙方的默契是,這是間「非正統的教堂建築」。
柯比意廊香教堂。攝影|簡秀枝
柯比意從1926年提出「現代建築五點原則」以來,打造了不少符合他的建築理念作品,確實為那個需要大量生產的時代,留下具備簡潔理念與功能性的劃時代建築。也許這是神意的揣測,柯比意設計廊香教堂時,完全脫開了他舊有的「標準化原則設計」,與「機械美學」的運用;取而代之的是對基地歷史與自然的尊重與回應,以及他對宗教聖潔氛圍的掌握。
因為廊香教堂的基地,位於小丘之頂,從舊教堂使用以來,就是人們敬拜與朝聖的所在。他感受到整個周圍環境與神聖教堂的關聯性。朝聖的人們自土丘山腳下,步行而上,一路爬升到丘頂才能目睹這聖堂。站在高處,眼光四方,壯麗美景,一覽無遺。
柯比意廊香教堂。攝影|簡秀枝
1954年的廊香教堂的落成使用,不只把教堂聖殿還給教友,更重要的,整個小村莊因廊香教堂而生氣盎然,同時聲名遠播。
我們帶著朝聖心情,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刷白厚重水泥牆,包裹著教堂外觀,教堂上頭,是上翹的屋頂,十足拙趣,而屋頂並非與底下的水泥牆完全密合,而是牆與屋頂之間利用一根根的小樑柱作為支撐點。這樣的用意,除了作為屋頂使用,也發揮防水功能,同時能透過屋頂與牆之間的空隙,為教堂內部注入來自外界的自然光線。
柯比意廊香教堂。攝影|簡秀枝
有人說,上翹的屋頂造型,如同一艘座落在教堂上的船身,其寓意也就是代表神旨意的方舟,為世人帶來救贖;在狂風暴雨的俗世海洋中航行,在世風日下、物慾橫流中,守住一片精神聖潔。
據指出,廊香教堂用來建造的石塊等原料,有大部分來自於大戰期間被摧毀的老教堂所留下的石塊殘骸,所以廊香外牆實為以外層水泥包裹著原來老教堂的石材,更別具了古今傳承,舊瓶新裝的意涵。
在大戰期間被搶救出來幸而沒有與教堂一起被炸毀的聖母瑪莉亞雕像,則是被安置於一個特別製作的玻璃盒內。妙用即在於此:玻璃盒內的雕像可依情況轉動方向面對教堂內部或是面對戶外。因此,不論是在教堂內或是於戶外舉辦講道會,這尊代表教堂象徵意義的雕像都可以方便的調整方位,以面對眾信。
教堂出名,朝聖客紛至,據統計,一年有8萬人次進出。教堂方面,加碼邀請國際知名建築師Renzo Piano與Michel Corajoud繼續打造附屬設施,包括小聖堂,甚至可以住宿的小旅館。但基於對柯比意的敬意,大家都自動往山丘下退,把聖頂的絕美崇高,留給柯比意大師。
柯比意廊香教堂。攝影|簡秀枝
反覆進出廊香教堂,不只感受聖靈與建築的無縫接駁,更是上帝與大師的心領神會,為人間留住天神合一的永恆⋯⋯。這趟「柯比意之旅」讓我在每天在疲憊中,帶著感動與絕美入眠⋯⋯。
簡秀枝 (Katy Shiu-Chih Chieh)( 290篇 )

典藏藝術家庭社長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