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欄│童書料理研究室】一起來翻玩(FLIP)!──後現代寫作方法的思考(三)

【專欄│童書料理研究室】一起來翻玩(FLIP)!──後現代寫作方法的思考(三)

後現代的「翻玩」,主要是從既有的文本/故事中擷取素材,激發靈感,加以運用。然而,失敗的翻玩的作品經常得到「流於表面」、「千篇一律」、「惡搞/沒有營養」的批評。原本是得到靈感,發揮創意的過程,卻得到如此的評價,著實令人沮喪。也因此我們必須要盡可能避開這些「危機」。

上一回中,我們談到了幾種增加素材的變化性和趣味性的方法。這次,本文將進一步探討如何透過對意義的思考,讓翻玩更具層次、深度與個人創意。

為什麼要思考意義

後現代的「翻玩」,主要是從既有的文本/故事中擷取素材,激發靈感,加以運用。然而,失敗的翻玩的作品經常得到「流於表面」、「千篇一律」、「惡搞/沒有營養」的批評。原本是得到靈感,發揮創意的過程,卻得到如此的評價,著實令人沮喪。也因此我們必須要盡可能避開這些「危機」。

讓我們從意義上思考翻玩的兩個極端的狀況:

  1. 較淺層的意義:偏屬於無厘頭、純屬趣味的翻玩,容易流於單調淺薄,與其他創作者雷同。例如最直接簡單的從知名角色的外貌、性格直接沿用、嫁接、反轉。
  2. 較深層的意義:有諷刺、隱喻、省思的藝術思考在其中。先思考文本/故事中的意義,再進行翻玩,可以增加素材的「厚度」,帶來更多觸動與感動。

從原文本/故事的意義上去思考,不只捕捉、利用素材的表面,更能深入素材的「精神」,做多樣的運用。

尋找意義的方法

一、填補空隙

尋找原本的故事裡「沒有說─忘了說、刻意沒說、沒辦法說,甚至連原作者本人也不知道的事情」。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一來是從原故事的語境脈絡出發,素材承襲了原本的「意義」,和「品質」。(畢竟通常是從成熟或廣被接受的故事來取材),二來填補空隙就是延伸並加入創作者賦予意義的過程。

歷史小說的創作者經常會使用這個技巧。史料終究是有限,充滿空隙的。在史料與史料之間的空缺,就要依賴邏輯來進行合理的推理與想像。

我們可以將這個技巧運用有意識地運用在各種文本中──關注並且填補任何一個原文本中沒有呈現的部分。

二、順讀文本脈絡與逆讀文本脈絡

順讀文本脈絡

順讀文本脈絡就是採取「全面接受」的態度,盡可能的理解作者和原文本想要傳達的訊息和意義。當我們越深入理解作者與故事,我們就越能夠挖掘、掌握越多意義,使用素材時,能夠將這些原有的意義帶入自己的新創作中。

例如尼爾‧蓋曼的《墓園男孩》(The Graveyard Book),在整體結構上與吉普林的《叢林故事》(The Jungle Book)相似,卻賦予了新的面貌。蓋曼捕捉了「被非人類關愛的人類孤兒,對抗邪惡」的結構(《叢林故事》中由動物照顧孤兒嬰孩,《墓園男孩》更擴張到由亡靈照顧孤兒嬰孩),其中的重點是捕捉了跨越物種、跨越生命的愛,為孩子帶來的勇氣、希望。

逆讀文本脈絡

逆讀文本脈絡,則與順讀文本脈絡相反,採取對文本的內容抱持著挑戰、質疑的態度進行閱讀。從文本/故事裡面有違常理、有違人性的地方去思考可能性,關注微小和不甚合理的事物。

需要提醒的是,請別把這個方法看成「刻意找麻煩」,而是保持思維上的獨立和清醒,找出作者和文本的謬誤、可疑、不一定要認同的部分。逆讀文本脈絡對古老的經典童話特別有用,因為經典童話往往反映了社會既有的價值(好與壞)和意識形態。

透過「逆讀文本脈絡的方式」,我們不斷在既有的文本/故事中探問,「為什麼?」「合理嗎?」「我能針對這些做什麼改變?提出什麼不同的看法?」

例如巴貝‧柯爾的《頑皮公主不出嫁》、《灰王子》,替灰姑娘平反,打造截然不同的命運,並且對父權提出質疑、省思、嘲諷、對抗。

方法的相互為用

同樣的,順讀/逆讀文本和填補空隙,不是彼此獨立,而是能夠相互融合混用的方法,我們可以藉此發展出更多變化的可能性。

例如《灰姑娘》中,我們可以從中讀到許多父權思維下對性別與價值觀的刻板描繪。於是我們可以重新思考灰姑娘角色的意義(形象上和意義上)。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延伸質疑,父權的受害者或許不只是女主角而已,灰姑娘的兩個姊姊,甚至後母,也同樣是。另外,那麼如同配件一樣扁平的王子,有沒有可能也是父權的受害者?他會喜歡自己嗎?喜歡故事如此把他當成一個擁有絕對優勢,完美的萬人迷小白臉嗎?他和國王的關係又是如何呢?他們倆人的立場一致,還是相互衝突呢?又會發生什麼事?又或者,我們更可以把鏡頭轉移到文本沒有說的角色和故事上。比如缺席的王后,身邊的臣子,或者王子其他的手足,男的、女的,他們又是怎麼看待灰姑娘呢?

另外,從「較不考慮意義、純屬表層趣味的翻玩(反轉、隨興嫁接)」,到「考慮意義的、深度的翻玩(凸顯意義、諷刺、提出新的看法)」的光譜間,我們擁有擷取素材的「彈性選擇權」,因此可以變化出各種可能。

廣泛探索

然而,即使是採用了逆讀文本脈絡,對於灰姑娘的處境去進行翻玩,就像小紅帽和大野狼的翻玩一樣,仍舊容易落入俗套。因此我們可以試著從更多不同的文本/故事來進行思考,得到靈感:

以下,我們用經典的民間故事《三隻山羊嘎啦嘎喇》來做為練習的範例:

三隻山羊嘎啦嘎啦
圖片/瑪夏布朗 翻譯/林真美 出版/遠流

順讀文本脈絡:

  1. 山羊們勇敢、機智、信任同伴。
  2. 妖怪如此愚蠢、自負,終究導致自己的滅亡。

我們可以針對這些兩大點進行取材,強調山羊的美德,以及妖怪付出的代價。

逆讀文本脈絡:

  1. 每一隻羊都「出賣」同伴,這樣是合理的嗎?
  2. 妖怪為什麼會接受這樣的提議?這樣合理嗎?
  3. 如果第三隻羊沒有辦法對付妖怪的話會發生什麼事?
  4. 除了武力對決,彼此相殺,是否還有其他應付妖怪的方法?

我們可以針對這些質疑,發展出新的故事。

填補空隙X順讀文本脈絡X逆讀文本脈絡:

  1. 第一隻山羊的心態是什麼?性格是什麼?
  2. 第二隻山羊知道第一隻山羊給妖怪的建議,會有心理上的掙扎嗎?
  3. 第二隻山羊和第一隻山羊的個性有差異嗎?
  4. 第三隻山羊知道前兩隻山羊給妖怪的建議,會有什麼反應嗎?
  5. 三隻山羊原本就是感情很好、相互信任、彼此依賴的關係嗎?
  6. 當三隻山羊順利渡橋後相遇,他們看待彼此的角度會不同嗎?
  7. 如果後面的山羊沒有辦法打敗妖怪,他會對前面的羊有什麼想法?
  8. 被第三隻山羊粉身碎骨的妖怪,就此滅亡了嗎?如果他沒有死,會發生什麼事情?
  9. 妖怪怎麼看待山羊們給他的,吃掉後來山羊的提議?
  10. 被打敗的妖怪如果還有其他的同伴,會發生什麼事?

融入了不同的方法,可以探索發想更多的可能性。

結語

儘管不是每個人都一定能在每一個既有的故事中找到有意義、可用的素材,很多時候,也的確需要一些運氣,但對「尋找意義」保持清晰的意識,的確可以大大增加找到更多好素材,提供創意靈感的機會。

在長期的創作過程中,難免遇到靈感枯竭的狀況。後現代的「翻玩」觀念,並不是一種乍看賣弄時髦卻實則過時,流於表面、輕淺的方法,而是能夠成為系統化消化我們閱讀、所知所感的內容,並且也將之系統化轉化為新的創作素材,激發靈感的方式,值得在我們思維的工具箱裡,為它留一個位置。

延伸文章

【專欄│童書料理研究室】一起來翻玩(FLIP)!──後現代寫作方法的思考(一)

【專欄│童書料理研究室】一起來翻玩(FLIP)!──後現代寫作方法的思考(二)

王宇清( 32篇 )

兒童文學博士。現專職童書創作,偶兼評論、賞析與導讀。
覺得文本就像料理,而好的料理更形成了一個充滿奧秘的小宇宙。嘗試結合創作與理論中的理性與感性,分析文本中各種食材與手法間的微妙關係,探索各種滋味的可能性。曾於《全國新書資訊月刊》長期撰寫書評與年度觀察報告。創作代表著作為《妖怪新聞社》系列3冊(巴巴文化)。其餘作品散見兒童報紙與刊物。曾獲:九歌年度童話獎、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國語日報牧笛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國藝會藝評台評論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