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欄│童書料理研究室】「如果一張圖能代表千言萬語,為何圖畫書還需要文字?」圖畫書文字創作的再思考(三)

【專欄│童書料理研究室】「如果一張圖能代表千言萬語,為何圖畫書還需要文字?」圖畫書文字創作的再思考(三)

前一回中,我們探討了文字的聚焦作用,以及在圖畫書的話語、擬聲和圖像的功能。這一回,我們將探討文字與圖像的關係中,文字作者如何適切扮演自己角色的問題。

前一回中,我們探討了文字的聚焦作用,以及在圖畫書的話語、擬聲和圖像的功能。這一回,我們將探討文字與圖像的關係中,文字作者如何適切扮演自己角色的問題。

圖畫書中的圖文關係

首先,我們來看看圖文之間的各種關係:

一般來說,圖畫書中「圖像敘事」與「文字敘事」呈現了以下的「訊息關係」

  1. 圖文訊息高度或完全貼合:圖像和文字表達的幾乎一致。
  2. 圖文訊息相互補充:圖像補充文字沒有呈現的細節。
  3. 圖文訊息相反:圖和文字刻意相反,造成突梯的效果。
  4. 圖文訊息複調呈現: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例如文字在說一件事,圖像不只呈現文字在說的事,也同時呈現同一時間中,另一個空間發生的事件。

另外,若從頁面上圖與文的多寡來思考,在頁面呈現的簡化關係如下:

  1. 文字多X圖簡單(或留白)
  2. 文字少(或無文字)X圖複雜
  3. 文字多X圖複雜
  4. 文字少(或無文字)X圖簡單(或留白)

(註:圖像的留白,都應看作是一種策略性的技巧運用、有意識的運用)

若考慮近來圖像小說(漫畫)的表現方式在圖畫書漸漸被接受,那麼圖像與文字之間的搭配,更為多元。

若從圖文敘事的「主導性」來看,可以分為「以文字引導為主」與「以圖像敘事為主」兩種類型,大部分的作品落於兩個類型端點形成的光譜中。文字引導為主的圖畫書,文字的故事線較清晰,呈現的細節比較多(但不代表圖像就無法有自己獨立的敘事)。圖像敘說為主的圖畫書,文字作為輔助,為圖像敘事提供聚焦,使之連綴得更加順暢(但不代表文字就必定越少越簡單越好)。

然而,無論圖文關係有多少複雜的關係與可能性、即使存在敘事上以文字引導為主的圖畫書,實務上文字仍必須尊重「圖畫書是以圖為重的文體」這個特性。

乍聽之下,這好像有些自相矛盾。怎麼可能敘事上以文字引導為主,卻又以圖為重呢?我認為可以從下列幾點來思考:

1.沒有圖就無法稱為圖畫書,沒有文字卻仍可以是圖畫書

這一點不需要太多說明,就可以理解。儘管留白是一種技巧,但不存在只有字,圖像卻全數留白的圖畫書,卻存在無字圖畫書。

2. 圖像比文字更能直接有力的抓住讀者

圖像具有直接、多樣的視覺符號傳播能力,比需要一字一字連綴閱讀才能創造意義的文字,更能直接而持續的吸引讀者的注意。即使是「文字引導為主」的圖畫書,這一點不會改變。

3. 圖像與文字在閱讀時的「方向與順序」

無論繪者繪製圖像時有沒有意識,圖畫書的閱讀具有「方向與順序」,例如「由左到右」、「由右到左」。加上「翻頁的特性」,閱讀的方向性就更加被凸顯出來。加入文字的圖畫書,由於文字的線性特質,在呈現訊息時具有先後順序,會使閱讀圖畫書圖像時的方向感受更加明顯。

在製作過程中,即使繪者小心翼翼,仍舊可能使讀者閱讀時,發生圖像與文字描述的「方向、順序不同」的狀況,因此文字作者需要仔細配合圖像,審視文字閱讀過程中和圖像搭配是否流暢,合於邏輯,加以修正。

文字敘述中依序出現的訊息/事件,最後必須要配合圖像來進行校正,以避免造成閱讀上的誤解與困難。

4.圖像的翻頁效果。

一般說來,書籍中的圖像和文字,或多或少都要與書籍本身具有的「翻頁」特質配合。

只是,「翻頁」在圖像上傳達段落變化的感受,比文字上的感受更明顯。尤其圖畫書多以跨頁作為單位,因此「翻頁」在圖畫書中造成的效果,比一般書籍更具重要性。

因此,無論文字部分想如何表現段落與節奏,終究仍要服膺於翻頁的視覺效果之下。所以在分鏡圖稿完成之後,文字仍需要檢視回頭檢視在翻頁間造成的銜接是否仍舊合理順暢。

減法哲學

圖文搭配,難免會發生問題。若是先有文字故事的狀況,有時候繪者與文字作者間的認知與想像會有落差。

發生問題時,該怎麼調整呢?誰該調整?

無論發生什麼問題,既然圖畫書是一種「以圖為主」的媒體形式,我認為文字需要略退一步,尊重圖像的表達多一些。

文字作者比較容易遇到的是圖文敘述訊息是否妥善搭配的狀況,例如「文字與圖像訊息高度或完全重疊」的情形。

文字和圖像的訊息高度重合,並不是全無益處,很多時候,有「增強情境」的效果,如同歌唱時的齊唱。有些時候,圖像既已呈現,刪去文字,的確效果更好。單一頁面圖文高度重合,造成的問題比較小;若在一本作品中,高度重合的頁面太多,圖像自身獨有的敘事/訊息過少,就會接近「插圖故事書」,而不像是「圖畫書」了。

當圖像完全幾乎依照文字敘述來呈現,而未能提供更豐富的訊息和意義時,刪修文字就是必要工作。

至於什麼該刪或不該刪,怎麼刪,其實沒有一定的標準,重點還是在於是否適切傳達必要訊息。

無論圖像表達是否適切理想,繪者是否願意參酌文字作者意見修改,文字作者都應反覆檢視搭配在圖像/頁面的文字。這時「減法哲學」很重要──多考慮圖像能夠呈現的意義和給出的詮釋空間,非絕對必要的陳述,要捨得略去。

過度惜字如金,對作品沒有好處。就算圖文訊息重複,必須刪除原有的文字,其實也藉此得到更加完善文字敘事的機會。仔細檢視圖像訊息不夠充分之處,或者讓整體故事更為豐富的可能性,那麼刪去的文字,等於給了新增文字更多空間。

然而,即使是這樣的情況下,也應盡可能採用「減法哲學」,以最有效率的少量文字來增潤,若因為貪心而使得文字敘事削弱了圖像敘事的表現,反而適得其反,我認為是文字作者在圖畫書中十分需要留意的。

結論

文與圖如何拿捏取捨與調度,沒有一定的標準,除了文字作者和繪者,編輯也參與了圖文調整的過程。同一個故事,在不同的編、作、繪組合下,都有不同的呈現,這也是創作圖畫書最有趣的部分之一。而我相信,雖然圖畫書以圖為重,多思考圖文的關係和文字的作用,一定能為圖畫書的文字敘事,找到更豐富、更有趣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

【專欄│童書料理研究室】「如果一張圖能代表千言萬語,那為何圖畫書還需要文字?」圖畫書文字創作的再思考(一)

【專欄│童書料理研究室】「如果一張圖能代表千言萬語,為何圖畫書還需要文字?」圖畫書文字創作的再思考(二)

王宇清( 32篇 )

兒童文學博士。現專職童書創作,偶兼評論、賞析與導讀。
覺得文本就像料理,而好的料理更形成了一個充滿奧秘的小宇宙。嘗試結合創作與理論中的理性與感性,分析文本中各種食材與手法間的微妙關係,探索各種滋味的可能性。曾於《全國新書資訊月刊》長期撰寫書評與年度觀察報告。創作代表著作為《妖怪新聞社》系列3冊(巴巴文化)。其餘作品散見兒童報紙與刊物。曾獲:九歌年度童話獎、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國語日報牧笛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國藝會藝評台評論獎等。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