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題|一起讀、一起玩!美國童書空間漫遊】30. 撒野大鬧童書店和明尼蘇達大學兒童文學圖書館

【專題|一起讀、一起玩!美國童書空間漫遊】30. 撒野大鬧童書店和明尼蘇達大學兒童文學圖書館

這兩個城市裡有幾個值得一訪的兒童文學的重要地點,包括明尼蘇達大學裡的克蘭兒童文學圖書館(The Kerlan Collec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以及兩間知名的童書店:撒野大鬧書店(Wild Rumpus Books)和紅氣球書店(Red Balloon Bookshop)。

美國明尼蘇達州最大的城市是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與緊鄰的州首府聖保羅市(Saint Paul)合稱為雙子城(Twin Cities)。

這兩個城市裡有幾個值得一訪的兒童文學的重要地點,包括明尼蘇達大學裡的克蘭兒童文學圖書館(The Kerlan Collec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以及兩間知名的童書店:撒野大鬧書店(Wild Rumpus Books)和紅氣球書店(Red Balloon Bookshop)。

圖說:美國最知名的童書店之一「撒野大鬧書店」。

一、明尼蘇達大學克蘭兒童文學圖書館 The Kerlan Collec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明尼蘇達大學校總區的圖書館Elmer L. Andersen Library是一個大檔案庫,外觀看起來是一棟四層樓的建築,但在地底下有兩個大洞穴,存放著約一百五十萬冊的書籍、手稿、插畫、文物等收藏。

克蘭兒童文學圖書館就位於這棟建築物裡,收藏將十萬件童書、原稿、信件、畫作等,包括一千七百多位童書作家、插畫家的作品,是美國重要的兒童文學史料和檔案中心。

圖說:克蘭兒童文學圖書館位於明尼蘇達大學校圖書館Elmer L. Andersen Library內,這棟建築的地底下儲存著約150萬冊的圖書和資料收藏。入口的佈告欄宣傳著當時館內正在舉辦的兒童文學展覽。

這間圖書館並非一般流通圖書館,也沒有可以瀏覽實體書籍的公共空間,但是讀者可以透過線上資料庫查詢館藏,並申請在閱覽室內閱讀。明尼蘇達大學裡的所有館藏都是開放給大眾使用的,也就是說你不需要是校內學生或研究者,任何人都可以申請調閱這些書籍和資料,在館內閱覽。

除此之外,克蘭兒童文學圖書館不定時會舉辦一些展覽、演講等活動,例如從2024年十月到2025年的一月,圖書館舉辦了一個橫跨四樓的展覽,名為「Journey to Joy: Rise, Relevance, Representation in Children’s Picture Books」,從收藏品中挑出相關作品,展示從過去到現在少數族裔如何在兒童圖畫書的被呈現。這類的展覽除了教育大眾童書的歷史與演變,同時也對外宣傳圖書館豐富的館藏內容。

圖說:圖書館一樓的展覽式不定期展出館內的收藏品,鼓勵大眾使用館藏,也會舉辦作家分享和兒童文學相關演講。

圖書館除了典藏兒童文學資料之外,也與艾茲拉.傑克.季茲基金會(Ezra Jack Keats Foundation)合作,提供獎學金,補助童書作家和插畫家,來使用圖書館的館藏做研究。他們也收藏了不少「艾茲拉.傑克.季茲獎」得主的作品,這個獎以《下雪天》的作者為名,頒給圖畫書創作的優秀新人作家和插畫家,並關注書中呈現的兒童、家庭和多元文化。

圖說:展覽室介紹「艾茲拉.傑克.季茲獎」的歷史,並展示館內收藏的相關手稿和作品。

美國幾間大學裡有重要的兒童文學典藏,包括我在前面的篇章介紹過普林斯頓大學的兒童文學圖書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蘇斯博士圖書館,以及本篇介紹的克蘭兒童文學圖書館,另外南密西西比大學、康乃狄克大學等學校也有特別典藏兒童文學資料。台灣即將在國圖南館設立兒童文學史料中心,美國這些兒童文學館如何鼓勵大眾使用史料的作法,或許有值得我們的參考與借鏡之處。

圖說:圖書館展示「艾茲拉•傑克•季茲獎」得主歐葛.摩拉(Oge Mora)的作品《阿姆,謝謝妳!》,從草稿中可以看到她使用的拼貼素材、對不同配色的嘗試,以及書名和書封設計的變化。透過研究圖書館收藏的手稿,讀者可以進一步了解作家、插畫家創作的歷程。

二、撒野大鬧童書店 Wild Rumpus Books

美國最知名的兩間童書店,一是我之前介紹過紐約市的Books of Wonder,另一間就是明尼阿波利斯市的Wild Rumpus Books了!在《書店學》這本書裡,將這間童書店的名字翻譯為「撒野大鬧」。這個店名其實是來自《野獸國》這本圖畫書裡的一段話,主角阿奇對著野獸們說:

「Let the wild rumpus start!」(開始撒野大鬧吧!)。

圖說:店名來自《野獸國》的Wild Rumpus撒野大鬧童書店外觀,入口的咖啡色門中間,還有一扇紫色的小門,是給孩子或有童心的大人走的。

從書店的門口,就會發現這是一個有趣的童書店,入口的門是雙層的門中門,在咖啡色的門中間還有一個紫色的小門,是給還孩子走的。

進入狹長的書店後,一開始會覺得跟一般的書店沒什麼兩樣,鋪著地毯的空間裡書架林立,但是在書架間逛著逛著,會突然發現天花板上有一艘倒過來的小船,仔細一瞧,會發現船正在天花板上破冰前行,讓人不禁聯想到:這是會是阿奇開去「野獸國」的船嗎?

圖說:原本看似一般書店的白色牆面和地毯,走到書店深處,天花板上居然出現一艘倒過來的船,就像是漂浮在結冰的湖面上。

小船引領著客人走進書店的深處,才發現裡面別有洞天,L型的書店底端空間更為寬敞,磚塊裸露的牆面,展現出建築原始的風貌。角落裡有舒適的沙發區,也是故事時間進行的場地,另一個角落則有一棟小木屋,屋裡屋外陳列著不同主題的書籍。而小屋的旁邊,居然出現了真實的動物!

圖說:書店內部別有洞天,還有一棟小木屋,很像是花園角落的工具室,我拜訪時,裡面擺滿了萬聖節主題的書籍和小物。

撒野大鬧書店果然狂野,店員在書店裡養了好幾種動物,而且每隻都取名為童書角色或童書作家的名字!現在書店裡可以看到的動物有絨鼠(或稱龍貓)、鴿子、鸚鵡、大守宮,還有兩隻到處游走的貓,他們之前還養過雞和大蜘蛛呢。店員把與動物、自然有關的知識類童書陳列在這些動物附近。

圖說:書店的底端變成了木頭地板,牆壁設計成龜裂的樣子,露出底下的紅磚牆。小木屋旁邊出現了真的動物,籠子裡有絨鼠、鴿子、鸚鵡、大守宮,還有兩隻貓在店裡到處游走。

書店的網站上介紹書店內裝設計點子其實是來自《小蠑螈睡哪裡?》(原書名是The Salamander Room),在這本圖畫書裡,男孩布萊恩在樹林裡發現一隻小蠑螈,想把牠帶回家養,透過與媽媽一問一答的方式,男孩開始思考小蠑螈的生活環境需要什麼。在男孩的想像中,他打開了房間的牆壁和天花板,讓大自然進入室內。因此,這間書店的設計,透過白色的天花板和牆面逐漸消失不見,地上的地毯也變成了木地板,也讓讀者進入了男孩與小蠑螈的房間。

除了精心設計的空間之外,書店裡的藏書也相當豐富,書架上細緻的分類標示,可以看出他們陳列的童書種類之多元。書店固的每週都有故事時間,也有給不同年齡層孩子的讀書會,還會不定時舉辦作家新書發表活動,拜訪前可以上他們的網站上查詢近期的活動。

三、紅氣球童書店 Red Balloon Bookshop

紅氣球書店位於雙子城的聖保羅市,書店的外觀很可愛,是一間獨棟的灰白色房子,門口有個小庭院,還有兩隻黑熊抓著紅氣球的木雕。店裡、店外都有很多紅氣球的元素,充分與店名相呼應。店裡有顆大紅氣球懸掛在半空中,書架的上方,和通往地下室的樓梯旁,可以看到很多作家的簽名和畫作,上面都畫了紅色的氣球。

圖說:位於聖保羅市的紅氣球童書店,外觀是一棟灰白色獨棟木屋,店內、店外的佈置都有許多與紅氣球有關的元素。天氣好時,也會在書店前的戶外空間舉辦說故事活動。

書店一樓的空間很寬敞,入口陳列著當季的主題書展和新書,內部的書架按年齡和文類將童書分門別類,店內也販賣一些玩具、禮品和童書周邊產品,地下室還有特價童書可供挑選。一樓有個小舞台,可以舉辦作家演講和說故事活動,也有舒服的沙發座椅和地毯,邀請親子一起共讀。

圖說:店內從天花板垂吊一顆大型的紅氣球,有舒適的地毯和沙發,還有小舞台,店員會在這裡舉辦每週說故事時間和作家分享活動。

書店每週舉辦兩次故事時間,天氣好時,也會在戶外進行,另外也舉辦給青少年的讀書會,以及作家新書分享活動。他們也支持附近學校和組織的活動,負責書籍銷售,例如我前面提到明尼蘇達大學兒童文學展覽的開幕茶會,現場就由紅氣球書店來擺攤,販賣與展覽主題相關的童書。

圖說:一進門的展示桌上擺放著季節性的主題書展,也會陳列最新出版的童書作品。書架上的圖書按照適讀年齡分區排列,也販賣玩具、禮品和童書周邊商品。

成立於1984年,書店已在這個城市服務居民40年。座落在聖保羅餐廳林立的歷史街區,附近也有很棒的咖啡店和餐廳,可以在逛完書店後,到旁邊的咖啡店一邊閱讀、一邊享用三明治與咖啡。

若你有機會到雙子城旅遊,別忘了帶孩子來這兩間書店逛逛,明尼蘇達州與加拿大相鄰,冬天相當寒冷,但春末到秋初之間鑿十分美麗,附近有許多小湖泊和森林公園,還有全美國最大的購物中心Mall of America,也可以帶孩子一遊。

延伸閱讀

【專題|一起讀、一起玩!美國童書空間漫遊】25. 普林斯頓大學的魔幻兒童圖書館Cotsen Children’s Library

【專題|一起讀、一起玩!美國童書空間漫遊】21. 追隨蘇斯博士的腳步:麻州與加州的Dr. Seuss博物館、雕像公園和圖書館

【專題|一起讀、一起玩!美國童書空間漫遊】14. 紐約市的童書店與獨立書店的童書區

周婉湘( 31篇 )

一起讀、一起玩:11個遊戲,陪孩子玩出繪本文學力》、《手感創造力:從做自己的玩具開始,創客養成的親子木育手札》作者,曾任國立大學幼教系助理教授,教過兒童文學、繪本賞析、幼兒遊戲等課程。目前僑居美國舊金山灣區,為「一起讀、一起玩」部落格臉書專頁主筆,不定期舉辦親子講座、兒童文學讀書會、網路繪本課程,並創辦ReadPlayTogether手作工作。譯有《小黃點》、《小黃點大冒險!》、《這不是我的家》、《我好像不是獨角鯨》、《這是我的!這是我的!》等數十本繪本,也曾任幼兒雜誌特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