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布力格在形式與主題上的創新,改變兒童繪本的面貌。他以多元的風格畫了大約60本書的插圖,其中20本是他自己寫的。在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有幾本書讓他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聖誕老爸》(Father Christmas)、《妖怪方格斯》(Fungus the Bogeyman)、《雪人》(The Snowman)、《當風吹來的時候》(When the Wind Blows),每本都是既有趣又顛覆、而且老少咸宜的書。
他的作品圍繞著階級、家庭、愛與失落;不過幽默是他一貫的表達方式。從浪漫到怪誕、從幻想到坦率,雖然布力格的風格廣泛,但他總是很好玩,在風趣與憂鬱之間的平衡,是他的典型特色。
總的來說,布力格樸實地描繪了樸實的人物。他的道德和藝術準則是不矯揉做作。他注視著平民底層的生活,但從未投以傲慢目光。他精確而細膩的觀察既發人深省,也充滿同情。他記述喪親之慟,故事以哀傷告終。他曾說過(一貫輕描淡寫地),這只是方便為故事畫下句點的方式,然而傾注於這些結局的情感,證明這並非其所稱的只是一種手段。
布力格也善於結合兩種通常截然不同的類型:童書插畫和諷刺性的政治漫畫。對各種社會族群的關注,使他的許多童書帶有革命感,然而同時他也不忌諱創作成人政治書籍或為它們畫插圖。
文學記者約翰・沃爾什(John Walsh)於 2012 年在《獨立報》(Independent)上撰文作出如下評論:
[雷蒙.布力格]的兒童文學有連環漫畫的咕噥,也有拉伯雷式(Rabelais)的粗俗。他展示的景象令我們大開眼界――核爆炸、熊毛的特寫、戀愛中的妖怪、坐在廁所裡的聖誕老爸。他處理一種在年輕讀者讀物裡少見的行為:發牢騷。雷蒙.布力格這個脾氣古怪的英國人是一位桂冠詩人。
這不僅是他筆下角色的特徵(尤其是聖誕老爸),也是他自己對外界所表現的人格特質。多數認識他的人都認為,這只是因為他想掩飾自己的害羞,同時這樣也讓他變得很有趣。在外表的背後,他是慷慨、善良、樂於助人又好客的。他承認「我脾氣暴躁是出了名的,所以我會盡最大努力繼續保持,但這可是件苦差事。」他也坦承「我總是在嘀咕,但其實我根本沒這麼鬱卒」。
本文摘錄自《雷蒙.布力格》
創造獨樹一格的《雪人》、《聖誕老爸》的作者
從政治漫畫到經典童書,這本書涵蓋了雷蒙.布力格六十年創作生涯的作品,探討他對階級、家庭和失落的想法,以及他如何展現情感的力量和出色的技巧。
我們所熟知的雷蒙.布力格為《雪人》及多本經典作品的作者,他的創作生涯始於1958年,為《彼得與小偷》這個奇幻故事繪製插圖,當時的黑白的素描線條與我們所知曉的後期作品,如《雪人》、《聖誕老爸》等,是全然不同風格,這其中經歷了他對繪圖方式的實驗,其來自於他對媒材的嘗試,前期多以插畫為主,涵蓋範圍多為文字書和童謠,然而,從《聖誕老爸》這部大放異彩的作品誕生後,開啟了他截然不同的圖像敘事模式,此書中更是紀錄不少雷蒙・布力格和他的編輯茱莉亞・麥克雷的合作過程。
布力格一生中扮演多重的角色,亦代表了他人生不同的階段。他被評論為桂冠詩人,是鼓勵學生的教師,還有因孫子而催生《水坑人》的爺爺,及最終被肯定對文學的貢獻,而獲授予大英帝國司令勳章的創作者。
其中他橫跨多種創作類型,也深深影響了學生,他向學生證明「既可以是諷刺作家,也可以為兒童讀物畫插圖。兩者之間並非難以跨越,因為布力格證明這兩個世界已經融合在一起。」
除此之外,布力格的創作也深受家人影響。他擅長描繪日常生活及對家庭細節的觀察,除了明確是以他父母的生活紀錄的《倫敦一家人》,其多數作品都可循及他父母的影子,以及他後來的家庭所帶來的影響,一如《雪人》的誕生。書中更是提及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布力格曾說妖怪方格斯很像他的母親。」
在《雷蒙.布力格》一書中,收錄多達107幅的圖畫,珍藏了他在不同時期的繪畫風格。可一探他對作品的詮釋,包括多部童謠插圖的構思,以及創作的源頭,如台灣讀者熟知的《聖誕老爸》、《聖誕老爸度假去》、《當風吹來的時候》、《雪人》等,揭示布力格的人生態度,和他如何在圖框中,展現幽默、坦率、樸實又細膩的一面。
喜歡藝術,熱愛繪本,最愛閱讀,還有開懷大笑的小孩笑容! 每天都愛四處看東看西趴趴走,要把最新鮮有趣好看好玩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按讚FB→https://www.facebook.com/artcokids/
▲來追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cokids/
■聽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artcokids
◎加LINE@→https://line.me/R/ti/p/@hmo6185j
◣一起玩→ 合作洽談 artcokid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