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欄|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No.38 :有名字的小屋.有房子的書

【專欄|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No.38 :有名字的小屋.有房子的書

何而為「人」?也在現代建築的思考裡。除了欲望,身為「人」的各種需求重新被建設者提出來、再思考。不是是屋舍內的需要,以及環境、自然、社區的聯繫。在《Farnsworth博士之家》向繪本的大小讀者提出了一個概念「房子就是人。」

好久沒有讀到這樣的作品,乾乾凈凈講好一件事,留下空間,讓讀者自己完成自己的觀點。而且⋯⋯這還是一本建築主題的繪本耶。

書籍資訊|A casa da doutora Farnsworth
文字 | Joana Couceiro、繪 | Mariana Rio
出版社 | Circo de Ideias、書系 | Casas com nome

出版社的名字叫Circo de Ideias(想法馬戲團),他們做了這個非常令人感到驚奇的書系,書系名為「有名字的屋」。

「旨在通過文學和想像的維度,重新審視 20 世紀的一系列經典房屋。儘管講述的是真實的故事,但這些書中居住的房子都有自己的生命:機器的房子,夢想的房子,裡面的房子和外面的房子。房子就是人。」

—— Circo de Ideias

現代建築在澳門長年遭遇的保育爭議,一來因文化遺產的建築保育法規並未將現代建築納入保育範圍,二來在於它們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也還不在旅遊政策的期待之中。

在出版社Circo de Ideias的書系引言最後,可以看到我們面對「現代建築」的時候的幾種眼光:

它是「機器的房子」,在那個時代,人類開始把房子當作提供各種生活功能的「機器」,一如之前(寶物聚No.32 像建築師一樣思考城市)分享過的輪船造形的澳門高美士中葡學校。

它是「夢想的房子」,現代建築的「積極」,在於它一改之前只有「少數人」掌控的空間話語,使得幸福成為每個人觸手可及的夢想。(在薩拉查極權倒台後,葡萄牙成為建築的國度,建築師的工作進入各種市政公共建設,投入公園、花園、游泳池、菜市場、博物館,甚至是大量公共住宅。)

走過同時代澳門現代建築的幾種——天橋 (建築師:雅迪Adalberto Tenreiro)消防局、民宅、公共劇場(後三座建築都出自於建築師韋先禮 Manuel Vicente)。(拍攝/川井深一 ,澳門散步時隨手拍下。)

《共建家園:SAAL住屋革命》:

五月時,國際現代建築保育協會Docomomo 的澳門分會在戀愛電影館策劃「大銀幕上的建築美學」的選片,講1974年康乃馨革命後的「住屋支持服務」(SAAL, Serviço Ambulatório de Apoio Local)利安豪 Rui Leão:

「建築師與社工落區與居民一起探討如何重新處理他們的社區。那些居民多是生活較貧困,居住在自己搭建的居所。他們會由一開始就跟居民討論,待社區重整以後,居民會回遷。所以那概念不是趕走居民,而是把建築師帶到社區,向居民了解,與他們一起討論。大家之間會有知識上的交流。」

(《論盡媒體》5月22日新聞)

何而為「人」?也在現代建築的思考裡。除了欲望,身為「人」的各種需求重新被建設者提出來、再思考。不是是屋舍內的需要,以及環境、自然、社區的聯繫。在《Farnsworth博士之家》向繪本的大小讀者提出了一個概念「房子就是人。」。

現代建築訴說的城市故事相當具有血肉而且立體,因為建築本身是「機器」,也是「人」,它完全對應到城市的人怎麼去看「現代」的生活。

繪本《Farnsworth 博士之家》(A casa da doutora Farnsworth),內容是講一座位於美國伊利諾州的一棟現代建築Edith Farnsworth House建工始末。儘管對委託人來說,它是一個悲慘的案例。現代建築的「失敗」與「成就」,在這繪本被展示無遺。

來讀看看繪本的內容吧!話說案主 Farnsworth博士是一位醫生,她是腎臟科學的研究者。

直接用圖像來表現Farnsworth博士的知識背景。我實在太喜歡這些小東西,腎小球啦微生物什麼的都美不勝收。還有一顆樹一樣美麗的腎!(攝影/川井深一 )

Farnsworth醫師遇見了建築師 密斯.凡德羅 ,並委託他製作一棟房子,這座房子會宛如家人的存在,在週末的時候能在裡頭陪伴自己。

密斯.凡德羅 根據委託人(如眾人所譽之)特質,「她是個與眾不同的女子,一條『離開水的魚』」,創造了這棟像水族館的房子。希望她住在此,便能如魚得水一樣。

「她是個與眾不同的女子,一條『離開水的魚』」(圖片來源/繪者 Marianna Rio的個人網頁)

建築師把房子視為一個「人」,這個「人」跟Farnsworth博士一樣孤獨,也一樣自由。

房子的格局非常「不尋常」:沒有門、沒有窗、甚至沒有任何的牆壁做隔間。在森林中,玻璃可以反映四季風景,就好像它不在一樣。建築師希望房子擁抱她,陪伴她,日復一日⋯⋯

但是!

Farnsworth博士根本不領情,她是需要為建築師的創意「買單」的人:「他把鼻子伸進了不該伸的地方!」

身為案主,她看不到冬雪如何融成春水,她看不到美景如何映照在她的房子:燈泡燒壞、廁所堵塞、百葉窗卡死,鎖還三不五時壞掉。沒完沒了的維修費就算了,房子真的會淹水,變成名副其實的水族箱!只不過住在裡頭的不是魚,是人。

他們對簿公堂,結果建築師在法庭上勝訴。最終,一位收藏家收購了這棟建築物。

在繪本的開始,說「這是一棟脆弱的房子」。這個「脆弱」包含了多重的意思,一是建築物它「看起來易碎」,在光照作為最大耗能的時代,現代建築用大量玻璃建材來符合光照的需要,「Farnsworth之家」使用大量的玻璃,沒有隔間與牆面。二來,事實它也真的「易壞」,每個部件都不斷壞掉、不斷需要維修維護。「脆弱」的地方,還在用委託人與建築師的關係,他們的私密關係、他們的委託關係,都不堪一擊。

醫生與建築師「他們朋友的晚宴中認識彼此,變成無話不談的好友。有不少人說他們甚至是『戀人已滿』,但是,和許多情侶一樣,他們最終對彼此生氣,再也不說話。」(圖片來源/繪者 Marianna Rio的個人網頁)

不過整本書的最後,卻說到了這棟現代建築的「成就是不易摧毀的」。它「看起來」脆弱,但依然耐用。這棟房子「從來不停止改變自己」,除了四季景觀不斷在它身上變化,它真的因為不斷自己壞掉而不斷修改,甚至還會自己找主人咧!

繪本的最後,說到即使在暴風雨中,它依然「永恆」。這是一棟用真理去建造的房子。

脆弱與不朽的矛盾,也是現代建築迷人的地方。

這些是在「Farnsworth之家」在不同的攝影者眼中建築外觀,大家能否感覺到它的脆弱與不朽呢?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Jonathan Rieke
© Phil Beard
© National Trust for Historic Preservation

「Farnsworth之家」(Edith Farnsworth House

建築師: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原屋主/委託人:Farnsworth (腎學醫師)
管理:美國國家歷史保育信託基金National Trust for Historic Preservation
按進去網頁,可以VR參觀整座建築。

推薦閱讀:

《現代建築之父 柯比意》
作者: 法蘭辛那.布榭、米雪兒.柯恩、米歇.拉比
譯者:林幸萩
出版社:小典藏出版

現代建築之父-柯比意
史上第一人!以現代建築作品列入,世界有形文化遺產。
二十世紀建築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建築師就像作曲家,創作設計房子,也像交響樂團指揮,指導建築工程。

130年前,房子是磚造或石造,
每間房只有一個小小窗戶,門可能太低,床太短……

有位建築師叫柯比意,他很不滿意當時的房子,便提出開大片窗,讓光線走進房子裡的想法;選用鋼筋水泥來蓋房子。建築從測量人的尺寸做起等等,這些都是他創新的理念。但是當時的人不能接受這些前衛的想法,他們認為柯比意很傲慢。

為了解決城市大量的居住需求,他提出摩天大樓及集合式公寓的想法,法國馬賽公寓就是最佳範例。最著名的建築作品-廊香教堂、印度昌迪加爾的城市規劃,深深影響全球年輕的建築師,更是二十世紀建築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邀請小大讀者來親近、認識建築大師柯比意的創新想法和作品,又是如何影響現代城市樣貌。

川井深一( 53篇 )

林香君(川井深一、大香)。出生高雄。2015年開始,於澳門望德堂區經營井井三一繪本書屋。現嘗試與孩子在街市、村落、社區、海洋或山林進行教學現場實踐。「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專欄是因為井井三一是澳門的繪本書店,想知道這個城市的文化聯繫是什麼,所以店主川井深一做了在地和海外(葡萄牙、台灣或其他)有書的見學,在此記錄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