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下一站,首爾】薩德斯.侯巴克畫廊: 畫廊負責人薩德斯.侯巴克談深厚的藝術根基與經濟優勢

【下一站,首爾】薩德斯.侯巴克畫廊: 畫廊負責人薩德斯.侯巴克談深厚的藝術根基與經濟優勢

【Next Stop, Seoul】Galerie Thaddaeus Ropac: Gallerist Thaddaeus Ropac on Having a Deep Foundation of Art and Economic Advantages

畫廊負責人薩德斯.侯巴克(Thaddaeus Ropac)表示選擇首爾自然是一個綜合考量,首爾很大的特色是擁有牢固的藝術根基。「經過幾十年的構建,這裡已經有非常成熟的第一代和第二代藝術家,而他們的發展離不開藝術機構、美術館和畫廊等的鼎力支持。此外,在韓國舉辦展覽沒有審查的限制。首爾的優勢之一是經濟優勢,因為韓國沒有任何關於藝術品的增值稅或關稅,藝術品的出入境都非常容易。」作為畫廊在亞洲的第一個家,侯巴克期待能與亞洲有著更深入的交流。

立足奧地利薩爾茲堡,並在倫敦、巴黎都有駐點的薩德斯.侯巴克畫廊(Galerie Thaddaeus Ropac),其位於韓國首爾龍山區漢南洞的畫廊空間,在10月7日正式以喬治.巴塞利茲(Georg Baselitz)的個展「Hotel garni」為首展,盛大開幕。

Georg Baselitz個展「Hotel garni」於薩德斯.侯巴克畫廊首爾空間展覽現場。(© Georg Baselitz Courtesy Thaddaeus Ropac gallery |London.Paris.Salzburg.)

畫廊負責人薩德斯.侯巴克(Thaddaeus Ropac)表示選擇首爾自然是一個綜合考量,首爾很大的特色是擁有牢固的藝術根基。「經過幾十年的構建,這裡已經有非常成熟的第一代和第二代藝術家,而他們的發展離不開藝術機構、美術館和畫廊等的鼎力支持。此外,在韓國舉辦展覽沒有審查的限制。首爾的優勢之一是經濟優勢,因為韓國沒有任何關於藝術品的增值稅或關稅,藝術品的出入境都非常容易。」作為畫廊在亞洲的第一個家,侯巴克期待能與亞洲有著更深入的交流。

侯巴克對韓國藏家印象深刻,他們擁有成熟的收藏品位和高標準要求,同時不斷渴望發掘新的藝術。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他目睹了韓國蓬勃發展的藝術氛圍和市場。同時,首爾因其藝術文化社群充滿生機的特點得到全球的關注。漢南洞是不可錯過的核心區域,它是文化中心,擁有多間藝術機構和畫廊,畫廊曾與其中一些機構進行了非常棒的合作。侯巴克首爾畫廊位於堡壘山(Fort Hill),其建築本身便獲獎無數。它由兩座建築連結而成,其中心有一個下沉式的花園,這種獨特的設計對展覽和作品的呈現都非常有利。畫廊內部邀請知名韓國設計師Teo Yang設計,空間的核心形象與韓國傳統美學緊密聯繫,來自庭院的日光充分照射空間,觀眾可以沿著這些線索欣賞作品。「我認為這個空間與畫廊的形象非常契合,也期待透過藝術作品和公眾產生更多連結和互動。」

與韓國的緣分奠定於2007年,當時侯巴克正是為了籌備巴塞利茲在韓國國家現當代美術館(National Museum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Korea)的展覽而到訪。「那是巴塞利茲在亞洲的首次展覽,也標誌著我們與韓國更緊密的關係。」藝術家也為這個展覽特別創作了全新的繪畫和素描。對於畫廊在歐洲之外的第一個空間,侯巴克表示,自己希望畫廊能在歐洲和亞洲藝術界之間扮演橋樑的角色,除了帶來精彩的展覽項目,也希望為韓國以及區內藝術界的發展做出貢獻。

薩德斯.侯巴克畫廊負責人薩德斯.侯巴克。(薩德斯.侯巴克畫廊提供)

我們不難感受到首爾在近年越來越吸引國際的眼光,儘管北京、上海、東京、香港、台北、新加坡等城市都意圖佔有一席之地,但什麼讓首爾與眾不同?除了先前提及的經濟優勢,侯巴克認為,就亞洲藝術市場而言,它的各個區域都別具吸引力,就其看來,香港是一個非常活躍的地區,被廣泛認為是亞洲的藝術中心。中國則是亞洲極具實力的市場。韓國藝術市場則彰顯了一個充滿生機的收藏氛圍,其藝術市場的顯著增長無疑依靠藝術機構、當地社群和收藏家之間的強大紐帶。或許正是這種「生機感」所帶來的可能性,令侯巴克相信透過進駐亞洲,能進一步深化關係、迎接新的機會。另一方面,侯巴克認為,許多國際畫廊希望參與到韓國的藝術市場,來自首爾的藝術氛圍具有堅固的歷史根基。「我們在首爾見證著蓬勃的藝術互動,實在沒有理由錯過這裡!」


本文原刊載於《今藝術&投資》2021年11月號350期

朱貽安(Yian Chu)( 131篇 )

大學學習西班牙文,後修讀中國藝術史,有感於前生應流有鬥牛士的血液,遂復研習拉丁美洲現代藝術。誤打誤撞進入藝術市場,從事當代藝術編輯工作。曾任《典藏投資》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企劃主編,現為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