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體驗、協作、跨領域:桃美館攜手國際美術館聚焦當代藝術教育的趨勢導向

體驗、協作、跨領域:桃美館攜手國際美術館聚焦當代藝術教育的趨勢導向

甫於4月9日舉辦的「美術館中的家庭觀眾:過去.現在.未來─2022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國際論壇」,邀請來自日本、新加坡、英國及臺灣等地的美術館實務工作者進行分享交流,一探家庭觀眾在美術館中的角色與互動模式。隨著世代價值觀與閱聽媒體的變遷,美術館藝術教育亦須與時並進,如何運用多元智能或跨領域學習的方式,設計具意義且趣味性的藝術教案,為兒童及親子觀眾創造更多的可能,共創前瞻未來的藝術教育新視域。

甫於4月9日舉辦的「美術館中的家庭觀眾:過去.現在.未來─2022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國際論壇」,邀請來自日本、新加坡、英國及臺灣等地的美術館實務工作者進行分享交流,一探家庭觀眾在美術館中的角色與互動模式。論壇因應疫情調整為線上活動,吸引逾百位民眾共同參與,足見美術館愛好者對於藝術教育領域之重視。

「美術館中的家庭觀眾:過去.現在.未來─2022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國際論壇」所有與會講者及學員(部分)於線上合影。(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桃園市立美術館(簡稱桃美館)以一機關多場館方式經營,成立迄今已舉辦20多檔結合跨領域及跨學科的藝術教育展,桃美館館長劉俊蘭表示:「桃園作為六都裡最年輕的城市,兒童藝術教育是桃美館重要的使命與任務,美術館望能成為適合兒童與親子共學的藝術場所。」更自2021年起舉辦兒童藝術教育國際論壇,打造美術館藝術教育從業人員對話交流的平台,共同思考如何為兒童創造友善的藝術學習資源與環境,並邀請大眾一起關注美術館的藝術教育意義與功能。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於青埔落成模擬圖。(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打造自主探索的體驗平台

家庭觀眾的核心──孩童,往往是促使家長走進美術館的重要動機。參與論壇的各館皆不約而同的提到體驗對於孩童的重要性。日本濱田市世界兒童美術館主任研究員高野訓子提到,在該館創立的當年,大眾普遍認為美術館難以理解、親近,因此規劃以體驗為導向的現代美術展,成功地轉化大眾對於美術館的刻板印象,認為這是一處讓人開心、充滿想像力的場域。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學習部助理主任陳永慧,分享該館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設計具差異性的體驗型教案,包含肢體感受開發、角色扮演、家庭導覽等方式,提供適齡適性的學習方式,用以激發孩童好奇心和想像力。在疫情期間,該館運用「童心即藝術」微型網站計畫,提供兒少族群能夠居家創作及自主探索的工具,並在線上分享,自主形成其藝術社群。

朱銘美術館以「JM尋寶包」創造親子觀眾探索美術館的新模式。(朱銘美術館提供)

朱銘美術館教育推廣部經理黃榮智帶來該館的共學教具「JM尋寶包」,跳脫以「觀展、聽覽」為主的美術館體驗,突破紙本學習單的靜態模式,創造親子觀眾得以自由參觀、學習及探索的新模式。孩童可以揹著尋寶包在面積近8甲的美術館園區,透過圖卡的指引探索與學習,理解藝術家創作的思維,成為親子觀眾到訪該館的重要共學工具。

親子觀眾在美術館裡面臨的挑戰,有時更來自現當代藝術沉重嚴肅的議題探索,台北當代藝術館教育推廣暨發展行銷組教育專員謝羭薰選擇用兒童立場的「說故事」方式,反攻以大人立場規劃出的展覽。其善用具故事性的學習單,將嚴肅的當代議題轉化成一場與藝術家共同實驗冒險的故事旅程,透過兒童視角及口吻出發撰寫的劇本,加上配音員生動的配音,轉化成孩童可以接近並理解的語言與情境。

桃園市立美術館三週年館慶系列活動,提供親子家庭共遊藝術的體驗。(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回歸兒少族群的真實需求

以人為導向的21世紀美術館現場,已從單方面的教育美感灌輸,轉往雙向的交流溝通與共創。成立於1872年的英國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V&A Museum)兒少館,為理解新世代對於美術館的需求,進行訪談研究後,發現近五成孩童「覺得美術館很無聊」,更在乎如何讓自身興趣專長能夠學以致用。該館學習部主任凱瑟琳.里特曼介紹該館揉合新世代價值觀需求後,規劃出包含提供學習新技能的「遊戲展區」,透過道具及說故事方式鼓勵5至11歲孩童表演及互動的「想像展區」,設計展區則提供給11至14歲的孩童,運用提問及設計思考,培養其思辨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分齡分層,讓兒少族群能從遊戲中培養自信心、社交力、思辨能力與創造力等。特別的是,在規劃過程透過與家庭族群的合作,讓5歲以下的幼童需求也能得到正視。

強調協作的觀念,在泰德利物浦美術館的親子教案裡同樣備受重視。英國泰特利物浦美術館(Tate Liverpool)前學校與家庭教育部主任黛博拉.萊汀強調,新世紀美術館應落實文化參與的使命,確保到訪美術館的每一族群皆能適得其所,不僅孩童感到自在,成人也能有所學習。利物浦過去的貧窮與失業比率較高,當地家庭幾乎很少參與城市的文化活動,也促成泰德利物浦美術館積極希望打造貼近家庭需求的活動,包含關注監獄裡的父親與孩子的親子共創,為自閉症家庭打造專屬的美術館時光,甚至透過一系列友善措施的規劃,培養一批過去鮮少參與文化活動的家庭,願意與教育策展人、藝術家共同激盪對於展覽的想法,進而協助設計、籌備並執行活動。

各適其所:重新思考家庭觀眾的定義

在美術館的教育或參觀現場裡,如何避免孩童被放養或將美術館視為一處參加才藝體驗的場所,皆有賴於規劃者能否適切地考量家庭成員的差異性及個體需求。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組長辛治寧提及,20世紀以物件、知識理性為定位的公共博物館,到了21世紀已轉向公共價值、情感經驗的共創模式。她介紹閉館整修期間的史博館,透過「寶盒」系列教具,主動出擊接觸親子與高齡家庭,不僅藉此推廣館內典藏,更讓家庭裡的不同角色都能自在表達心中的想法,增進彼此的連結與理解。

史博館透過寶盒系列教具,引導不同家庭成員表達自我想法。(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桃園市立美術館教育推廣組組長郭秉翰則介紹該館教育方案的五大規劃種類,包含因應特展主題規劃的工作坊,創造親子共同合作的時機;以表演藝術為主的工作坊,藉由親密的肢體開發凝聚家庭向心力;專為親子家庭規劃的主題活動,則強調親情關係的認識與情感抒發;透過節慶營造家庭共同參與的自然契機;以及體驗藝術家思考方式的「藝術家駐『館』計畫」等。美術館營造家庭共處的情境,呈現家庭的多元性與差異性,創造彼此共融與對話的時光。

結語

透過本次論壇,參與者得以看見國內外8位美術館實務工作者奠基過往成果,帶來兼具理論及實務經驗的分享。桃美館館長劉俊蘭於閉幕致詞表示「各館所具創意及教育意義的藝術教案,不僅深具啟發性且令人反思,其中採用參與、遊戲及共創協作的概念,注重跨學科、跨領域的統合,在在反映當代美術館藝術教育的新趨勢」,引領我們看到世界各國美術館對兒童藝術教育獨特而充滿理想的視野與多元想像。呼應本次論壇,桃美館「藝聲菌」PODCAST節目推出「孩子的天空:美術館中的兒少藝術空間」,以兒少空間的規劃擴大討論的面向。

桃美館藝聲菌PODCAST節目「孩子的天空:美術館中的兒少藝術空間」。(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隨著世代價值觀與閱聽媒體的變遷,美術館藝術教育亦須與時並進,並不斷自我反思:藝術如何引領兒童鏈結生命經驗,認識豐富的歷史與文化;如何運用多元智能或跨領域學習的方式,設計具意義且趣味性的藝術教案,為兒童及親子觀眾創造更多的可能,共創前瞻未來的藝術教育新視域。

桃園市立美術館( 28篇 )

桃園市立美術館,以「一機關多場館」的方式發展。除了選址於中壢青埔的大美術館(亦即母館)之外,分別為兒童美術館、橫山書法藝術館。桃園市立美術館的建築設計與景觀規劃,呼應桃園「千塘之鄉」的地方紋理,串連水景與綠帶、交匯歷史與人文。美術館也將以其多元功能,連結都心與社區、在地與國際。融合城市底蘊、國際視野與未來想像的桃美館,將不僅作為推展藝術的動力引擎,也將形成創新實驗、文化發展的活力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