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近鄉情怯?!李安的電影革命

近鄉情怯?!李安的電影革命

電影精神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改編自班.方登(Ben Fountain)的小說《半場無戰事》。中文版小說在…
電影精神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改編自班.方登(Ben Fountain)的小說《半場無戰事》。中文版小說在台上市也近2年,之前並沒有特別被注意,目前被尚-克里斯托夫.卡斯泰利改編撰寫成劇本,李安欽點執導後,成為擲地有聲的戰爭劇情片,舊書也必然跟著洛陽紙貴,順勢重新受青睞。
中東戰火持續延燒,國際恐怖紛擾沒有停歇,打著「2016年上映的戰爭片」,更被期待,而李安登高一呼,大牌國際演員靠攏,克莉絲汀.史都華、蓋瑞特.荷德倫、馮.迪索、克里斯.塔克和史提夫.馬丁⋯⋯等等都參與演出。更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李安勇於啟用新人,標準倫敦腔的英國籍新面孔喬.艾文,成為片中滿口德州腔的美國大兵男主角;而內舉不避親,為了呈現部隊裡的亞裔效果,小兒子李淳也赫然入列。個頭不高的李淳,被丟進戰地部隊,從集訓開始受嚴酷磨練,讓身為名導後代的他,果然用演技在電影中為自己找到說話與求生空間,這是李安最難能可貴的自信心表現,他坦蕩提攜包括自己兒子在內的後進。前有凱特.溫斯蕾,後有中國湯唯、印度蘇瑞吉.莎瑪⋯⋯等等,都是他神來之手,物色拉拔出影壇新面孔的成功案例,也一直被電影界引為美談。
電影中敘述,士兵比利.林恩在2004年伊拉克戰役中,英勇擊敵的鏡頭,剛好被戰地記者捕捉到。當時比利一手攬扶中彈的袍澤,一手奮不顧身舉槍迎擊。槍林彈雨中,他又在壕溝中,以肉身搏鬥,刺死狙擊客的英勇無懼剎那,被定格傳送回美國,成為媒體熱點,日夜重播。19歲的他,在一夕間,被吹捧形塑成「現代版戰地英雄」。感恩節前夕,他和B班隊友,回到美國,鋪天蓋地的榮耀和光輝圍繞著他們,但很快就發現,真真假假的活動,裹著商業的利益與偽善,現實和戰爭的背後,有著人性太多虛假與扭曲,廉價頌揚成消費品,最後電影高潮,他選擇重返更多「真實」的戰場⋯⋯。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劇照。(双喜電影提供)
「戰場反而更真實、更安全!?」讓至親的手足不解與痛苦,主戰與反戰話題,重新被挑起,更發人深省的是,泱泱大美國,始終存在著價值、行為的高度變形與扭曲,商業消費亦步亦趨⋯⋯。
電影中對美國精神,美式榮耀、主戰反戰的對立、情緒衝突、媒體話語權、榮譽獎項的消費現實、廉價商業化、社會的貧富差距、大亨巨賈的言行不一、人性心理等,著墨甚多,最讓人感動不已的是,同袍之愛,手足之情。把美國習慣在國際社會扮演「老大哥」角色的那份浮誇自大、言不由衷,赤裸裸地呈現,而多元移民社會,群族微妙,討生活下的自私,媒體報導的輕率膚淺、盲目失真⋯⋯,歷歷在目,叫人觸目驚心,也心寒不已。
幸與不幸,就是生與死的結果,戰場上努力求生的猙獰,戰場外死神擦肩,揮之不去的肉搏陰影,當比利.林恩在國歌聲中,內心翻攪,百味雜陳,淚流滿面的畫面,透過3D、4K、120畫格呈現時,更是逼真,在在令觀眾屏息與動容。
這一直是李安的強項,忖時度勢的敏感度外,他冷眼旁觀,娓娓敘事說情的能力,叫人感佩在心,思索玩味不已。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劇照。(双喜電影提供)
更上一層的電影造境
這回李安除了講述戰地故事外,更急於呈現3D拍攝技巧,這套新觀念、新技巧,用在這部「敘事」電影,顯得「殺雞用牛刀」的多餘與浪費,但李安必須這麼做,身為國際級紅頂大導,他有責任帶領電影產業向前走,預示著未來電影革命性的改變,從硬體配備、取景角度、景深處理、化妝技巧、字幕位置⋯⋯都需要從2D中,跳升為3D環境,彷彿從昔日電影坐標的X軸、Y軸中,多出了一個陌生的Z軸。這個Z軸,蘊含著更多科技、空間、人文與藝術的新學習、新挑戰與新適應。
為什麼要這麼麻煩?2D也可以拍出賣座電影的。李安在座談會中強調是「水到渠成」。「現在電影環境允許這麼做,也必須這麼做⋯⋯!」「只是以前沒有人這樣要求⋯⋯」李安轉述技術廠商的話,如此解釋。然而,臉上看起來有著些許不安情緒,李安承認,「這樣做電影,吃力不討好」,但「可以這樣要求技術團隊,我們為什麼不做?!」「這是電影的挑戰所在,但也未嘗不是電影更多可能性與嶄新機會!」
說話表情彷彿忐忑不安,其實這是李安的慣有的謙卑修持,其實他內心非常篤定,他深諳電影產業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就像他在萬千劇本堆中,選擇故事題材。他不能安逸在熟悉地方,或者大家認為理所當然的地方做電影,他一定要勇敢出手,逆向跳脫,嘗試嶄新的。當檢視李安的電影路,從過去國片《喜宴》、《推手》;英國文學《理性與感性》、武俠片《臥虎藏龍》、間諜片《色戒》、一路到海上飄流《少年Pi的奇幻漂流》,無一是重覆自己,無一是安逸寬待自己的,觀眾與李安都心知肚明。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劇照。(双喜電影提供)
「我從小就很害羞,很膽怯,但電影給我力量與信仰。」「我相信電影,比相信人性還多。」在專業面前,李安絕不手軟!今年62歲的李安說,退休之前,他還要成長,尤其隨時讓自己歸零,回到當年身為「電影學生」的「初心」,他繼續要求自己,實驗學習新的可能性。
電影首映以來,大多數人非常稱讚與肯定李安精於故事和角色內心的發展,但也批評3D過於高清晰,使演員容易因出戲被看穿,或者宣傳過於強調技術的突破,恰恰稀釋了片中人性與心理的幽微面。
然而,不可否認是李安跨越每一個步伐的重要意涵,他早已經是「喊水會結凍」的國際大導,然而依舊孜孜矻矻,勇往直前,毫不因為既有成就而安逸複製,或困擾於世俗價值,瞻前顧後,裹足不前。大家始終對他保持最高的信任、敬意與期待。
見證了李安新片持續為電影寫真價值,帶來新探索與新註解,不僅真真切切的呈現了時代巨輪下、數位科技影像的新知覺,也在日常般的幽微敘事節奏中,充分展現電影擬像本質的寫實價值體系。這是電影產業中極其珍貴的努力與資產,也是電影業界珍惜推崇的。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双喜電影)工作照。左1為李安,左2為喬歐文,右1為李淳。(双喜電影提供)
綜觀李安在這部影片的表現,可歸納如下幾點:
1、拍攝觀影的升級
這次被喻為是電影革命中的進行式,讓觀眾參與了這場革命,雖然尚未成功,但預言,電影界會一棒接一棒,繼續努力。
儘管李安這次《比利.林恩》的宣傳重點,很大部分著重於技術層面的高規格拍攝製作與播映標準,但或許就像李安自己說的,這是新技術,拍片人需要適應,觀眾也需要適應,這是嶄新的「閱讀」方式。
不可否認,影片一開始前半小時,大多是文戲,反而因為影像過度明亮清晰,讓人有難以入戲的感覺,加上導演顯然刻意減少剪接,以及大量使用人物特寫鏡頭,會讓習慣「過去」觀影方式的人,必須非常努力去找尋新的「閱讀」方式。
李安對於影片高規格的要求,在放映之後,逐漸被人理解,他不用再透過快速多角度的剪接換鏡,就能達到身歷其境的效果,搭配上音效與3D 給人的臨場感,讓人有站在戰場當中,參與著整場槍戰的感覺。
舉例來說,比利.林恩與敵軍近身肉搏戰,觀眾清楚看到表情與體溫的轉變,甚至感受到流出來熱騰騰鮮血的觸目驚心,看完這段戲,李安根本不需要費口舌,跟觀眾解釋他為何要堅持這麼高規格拍攝。只是可惜,李安沒有在電影一開始,就讓觀眾感受這種完全寫實的逼真壓力,也許更容易提早帶領觀眾入戲。
目前被暫稱「身歷數位」(Immersive Digital)或「未來3D」的技術,據說演員裸妝入鏡(除非劇情需要)得在3個月前開始養生,屆時才能以最佳狀況上鏡頭。這對演員來說,同樣忐忑不安,是形象挑戰。
什麼是李安的技術革命?!簡單本說,每秒120格的拍攝技術,在電影史上是頭一遭(一般電影拍攝規格是每秒24格),而由李安這位台灣導演率先做到,甚為難得。4K代表畫質的解析度,是現今一般2K畫質的8倍,代表著觀眾可以得到更為清晰、銳利的畫面品質。3D這種電影拍攝技術則是近年來普遍使用於電影拍攝中,目的為在電影上提供更立體的視覺體驗。不過,現在普遍運行的3D電影,必須讓觀影者帶上厚重的3D眼鏡,也時常為人詬病,而快速移動的聲光效果,也可能讓觀影者產生不適,所以這樣的技術是否真的能提供最好的觀影品質,其實見仁見智。
但是120格、4K、3D的觀影門檻是否太高,因為全世界僅有5家戲院有此設備,可以支撐這樣的規格放映,分別在紐約、洛杉磯、北京、上海以及台北,台灣的觀眾雖然不用出國就可以看到這樣高規格、被電影公司宣傳為「未來3D」的品質享受,但普通戲院可能無法如預期。
到底李安透過技術升級帶給觀眾怎樣的新體驗,早年《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系列的番外電影《哈比人:意外旅程》(The Hobbit: An Unexpected Journey),就只使用每秒48格的規格拍攝,當時觀眾對於該效果評價並不高,是否與這回3D電影有不一樣的感受,觀眾可以在觀賞後,自行作答。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拍攝時工作照。(双喜電影提供)
2、主戰、反戰的省思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從2004 年以來,美伊戰爭依舊如火如荼,但在電影中呈現的結果是,子弟兵前線提命打仗,而美國本土,卻是馬照跑、舞照跳,歌舞依舊昇平,甚至朱門酒肉臭。
從影片中不難看出當時感恩節舉行傳統美式足球大賽,最重要的娛樂節目就是中場表演,負責該主場的德州達拉斯牛仔隊,特別請來意外成為全美英雄人物的比利.林恩與同梯的B班士兵,在女子天團「天命真女」演唱時,行軍到場中央,接受觀眾歡呼致敬。就在這短短幾分鐘的演出,卻讓這些士兵,尤其是被冠上英雄主角比利.林恩,立即感受經歷巨大壓力與衝擊,包括回國後面對英雄式對待的適應不良、當地人的反戰與反美軍情緒、親友無法理解其戰後心理,在在顯示戰爭是「沒有意義與不必要的」。然而,歷史一再重演的「沒有意義與不必要」戰爭,對一批批大兵造成的夢魘與心理傷害,永難剔除。誰來還大兵公道?對好當和事佬的美國,這一直是嚴肅的議題。
3、評價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於包括紐約與台北影展首映後,獲得褒貶不一的評價。雖然大多數影評人還是稱讚李安故事和角色的內心發展,但也不乏批評他高超清晰技術,反而使演員有些出戲。今年春,在美國有場電影未來研討會,曾在試映片段後,引發觀者讚嘆之聲,電影電視工程師協會標準總監霍華.路克甚至還表達「還在抖」(shaking)、「看呆了」(stunning)!。雅虎電影(Yahoo Movies)影評Jen Chaney更稱之「大視效」(Big Visuals)、「大感動」(Big Emotion)。
台灣觀眾對李安有著更多偏袒情緒,大部人在「愛屋及烏」下,都給李安極正面評價,尤其欣賞李安電影中,批評到媒體與商人的噬血現象,無情消費行為,以獲取榨取商業利益的齷齪,非常的感同身受。大兵是不擅長作秀的,又必須配合到處出席活動,面對的是一群言不由衷、口是心非的跟風群眾,為國犧牲換來的現實處境,讓他們只想悲哀的逃回戰場,台灣觀眾更是寄以無限同情,大家為年輕大兵感到不值,不忍自問著:「在看似和平的環境中,其實充斥著爾虞我詐的不友善,非得在敵我交鋒隨時可能喪命的環境中,才是他們最適合的歸宿嗎?」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拍攝時工作照。(双喜電影提供)
電影與原著小說一樣,其實存在著強烈的批評性,它不只是一部戰爭片,而是一場戰爭後的思辨之作,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真實,再加上導演極力以高規格拍攝,讓該片的「真實性」飆升。片中,最令人動容的,是在比利與姊姊凱瑟琳(Kathryn)之間的情感交流,在家中父權至上的氛圍引導下,比利與姊姊有較好的感情,凱瑟琳因車禍毀容,而未婚夫的無情離去,引發比利對胞姐被拋棄的憤怒之情,因而出手砸壞未婚姐夫的車,觸犯了刑責。比利父親安排他立即從軍逃避牢獄之災,最後讓這個不滿20歲的年輕人必須離家去軍營報到。只是沒有料到,在一場交戰中,讓比利成了受勳英雄。然而,電影呈現,大兵回到家中,看似歡迎在外打拼的遊子歸來,但意外讓人感受不到任何實質溫暖,一切都像例行公事,唯獨胞姐凱瑟琳對比利的真誠關懷,自責因自己而讓弟弟從軍,而比利從軍又被受勳,已盡任務,大力反對比利再回戰場。
當現實世界格格不入,「戰場才是軍人最好的歸宿」,身為家人,心如刀割,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摯愛親人,再度身陷危險之中,克莉絲汀.史都華演活了這個角色,也是給美國朝野的當頭棒。這一幕,感人肺腑,觀眾咀嚼再三。這是「非常李安」,真正屬於「人」的故事。
因為太過「真實」,演員優劣立判。導演必須更慎重的選擇角色、拍攝內容與呈現方式。然而,即使電影技術進步到強行建立觀眾身處實境之感,但對內容如果同步躍升,只能以旁觀者之姿觀賞,說來還真有點反諷,也是這部實驗意味十足的嶄新電影,留給李安,以及整個電影產業界的真正課題,值得深思。
也許又是李安嘗試技術升級、分享故事能力的一小步,卻是多事之秋的現代國際處境,以及日新月異電影產業中的重要一大步。大家拭目以待。
「這輩子最悲慘的一天,卻成為被吹捧歌頌的一刻⋯⋯?!」
「戰場,只有生死,幸與不幸,沒有英雄⋯⋯!!」
扭曲的媒體話語效果,真假虛偽的社會價值觀,知名導演李安以《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反諷人性與時局,果然帶來嶄新話題與久違的電影熱⋯⋯。
很榮幸成為該部新片電影首映會早鳥,11月2日、3日一連看了兩遍後,把故事來龍去脈梳理得更清楚,感觸也更加深刻。
一向謙卑溫厚的李安,不管得再多的獎項,桂冠加持得再高,他仍一本靦腆溫馴,誠懇真摰地把公開上市前的「首映」,留給家鄉台灣;台灣影迷爭睹演出,玩味感念在心。
近月以來,李安綿密接踵的電影紅毯行銷活動,企業贊助包場,映前映後座談會,簡直追著時間賽跑。11月2日首映會當晚,李安難掩舟車勞頓下的疲憊睏倦,在京站威秀影城首映會上,他面對滿座的貴賓,以「近鄉情怯」自我調侃,「在鄉親面前,我壓力很大,希望大家以敞開的胸懷,接受我的新嘗試⋯⋯。」
李安的壓力,當然來自他對家鄉父老,有著不能丟臉的期待,同時對於首次把近年伊拉克戰事搬上銀幕,牽涉到世人對戰爭價值與英雄的解讀,本身就是仁智互見。更重要的,他帶回電影革命性的新技巧,以具體的升級行動及成果,為電影產業向前推進。
李安耗費心力,堅持以每秒120格、4K畫質、3D技術拍攝,除了是現今電影史上最高的拍攝規格之外,也挾帶過去李安作品《臥虎藏龍》、《斷背山》、《少年Pi的奇幻漂流》⋯⋯等等電影好口碑,行銷打響知名度,特別是宣稱要給觀眾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與重新拓荒開路使命,大家有目共睹。可以預見,「李安電影熱」,不只在家鄉台灣被關注,也不只是揮別2016年的年末歲尾電影話題,它可望持續成為2017年國際影壇亮點,甚至有可能牽動來年的奧斯卡頒獎盛事。
這就是李安,永遠的「台灣之光」。
他可以沉潛,多年不出手,但一出拳,絕無虛擲。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劇照。(双喜電影提供)
簡秀枝 (Katy Shiu-Chih Chieh)( 301篇 )

典藏藝術家庭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