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燈會可以視為台灣傳統習俗被大型節慶化的重要代表,由中央交通部觀光局官辦的「台灣燈會」至今來到第32屆,從1990年起作為國家級文化活動定位,結合各方資源以「民俗文化根、傳統國際化」作為目標,2001年起從原本以臺北為主要場地,轉為各縣市輪流主辦,與同樣一年一度舉辦的「台灣設計展」成為近年各縣市文化競爭的重點指標。
從今年年初已發生與延期將發生的幾個燈節看起,筆者發現為因應疫情影響,而走出了兩種新的趨勢轉向:一是各縣市在多年來辦理燈會的經驗下,加上藝術設計的逐步融入,「光環境改造」的概念從一次性燈節轉為更加落實在市民生活中,從單點放射到面的整體城市規畫;二是除了「台灣燈會2.0」開啟國立臺灣美術館(簡稱「國美館」)自辦燈節外,過去燈會總是在戶外場域,今年為了避免大型群聚,反而轉往更能落實實名制的美術館與替代空間中舉辦。
延伸閱讀|【專題】「臺灣燈會2.0」,如何以藝術的格局來思考燈節?
台灣燈會2.0邁向2.1
如果回顧去年「台灣燈會」,其實可以看見這兩個趨勢的一些蛛絲馬跡。2020年可以說是「台灣燈會」導入藝術思維的元年,交通部提出「台灣燈會2.0」的政策宣言:透過藝術與設計翻轉「台灣燈會」的美學品味,成為「台灣燈會」下一個階段的樣貌,並提出五個面向之改變:一、藝術設計導入的地景美學;二、與國美館合作的科技藝術升級;三、與國際燈節的交流觀摩合作;四、永續設計與在地產業合作;五、專業籌辦機制導入。
重返上一屆位於台中后里森林園區的主展場,不同於過去的生肖樣式,破天荒地以藝術家作品作為主燈,邀請林舜龍和豪華朗機工擔任雙主燈創作者,他們都是熟悉大型戶外藝術節與公部門委製的藝術家,並召集多位跨領域藝術家參與在「藝術創新燈區」。
另一個邁向2.0的重點就是交通部與文化部進行跨部會合作,特別在位於台中市區的國美館舉行「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將國際燈節交流與深度論壇之任務交由專業美術館方執行,也促使國美館透過光影藝術進行空間改造、轉譯典藏品,還能將台灣光影藝術家推出去等積極意義。
雖然是個開始但回顧思考成果可以說是相當成功,不僅翻轉了過往僵固的燈會模式與美學,也將比例懸殊的觀光經費挹注到文化藝術活動上。去年願景言猶在耳,不料今年交通部與主辦的新竹市政府正攜手要邁向燈會2.1,卻因為年初台灣疫情加劇,在彈性調整後走向不同的方向。
從燈會2.1轉型為「光臨藝術節」
預定於今年初舉辦的「台灣燈會」為了避免人潮群聚而取消,同樣由豪華朗機工設計的主燈延至端午節於新竹高鐵站啟用,其他已完成的副燈及其他燈區則移展至不同縣市,效益從集中一個主辦城市轉為多點分散。這個因應疫情取消的調整也可以在原本春天舉行的「2021臺灣國際蘭展」中看見,原本臺南市政府已大量採購的蘭花,在不同花藝師的巧手下,反而從博覽會內的作品轉而點綴了市內更多的公共空間。
在去年新竹市政府就相當積極預告今年「台灣燈會」的規劃,其中一項就是「整座城市的光環境改造」,在熱鬧的燈節結束後部分的光照明設計還能保留在城市景觀中,這項未竟之業將隨「台灣燈會」轉型成的「2021光臨藝術節」,今年暑假將於新竹市實現。(註1)
「光環境」這個概念近年來已逐漸在台灣各角落落地,光照明設計被納入城市規劃、建築整體景觀中思考,其中值得鼓勵的是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更在2018年開辦「台灣光環境獎」,鼓勵政府與民間單位創造優秀的光環境設計,期望台灣光技術與藝術的平衡表現,也進一步帶動環境改善。
從目前「光臨藝術節」的模擬示意圖來看,不同於過往裝置型的光影藝術,此次將以光雕藝術為主,以光影媒介介入城市的公共空間,將舊城區的古蹟與博物館館舍作為投影幕,並搭配上在地文化進行敘事做為內容。可以想像這將會是個超大型的城市行銷活動,或是新竹版的「白晝之夜」,也將會是林智堅市長明年卸任前的重大政績。
沒有「月津港燈節」的鹽水小鎮:月之美術館「漫月美行動」
這樣整體美學的轉變在近十年的台灣確實有大幅度的進展,從前述交通部提出「台灣燈會2.0」的改革思考,其實取經於地方型的自辦燈會。這些燈會更早就已經走向藝術化、更具文化特色之路線,著名的案例就屬台南鹽水「月津港燈節」。而今年年初因疫情停辦燈會的鹽水,在地方與臺南市政府的協調下,貫穿了本文提及的兩種燈會趨勢轉向:光環境改造與美術館建造。
「月津港燈節」十年有成,首屆在2010年開辦,當時因應「月津風華再現計畫」的整建工程完工,由在地藝術團隊「禹禹藝術工作室」(簡稱「禹禹」)推動,於元宵期間發起藝術燈展,與當地傳統著名的蜂炮相互呼應。當時「地方創生」概念還沒在台灣普及,「禹禹」團隊也是從日本「大地藝術祭」取經,期望「以藝術介入社區」方式注入創意元素。
2012年縣市整併後,由臺南市政府承攬主辦、台南在地文創團隊—都市藝術工作室執行,延續著藝術燈展形式,邀集策展人選定藝術家,為當地量身打造光藝術作品。從中能發現公部門介入所舉行的燈會不是反客為主,而是透過外部專業的文創團隊,集結在地文史與藝文工作者的能量,讓鹽水既有的豐厚歷史與傳統文化再活化。
透過都市藝術工作室的資源將這個燈會漸進式地從在地走向國際,一開始以台灣藝術家為主,近年開始進行日本藝術交流,以及國際大型藝術作品的亮點選件,整個模式每一年也逐漸固定下來,並運行地相當成熟。不過,在近期於公視播出的《月港蜂雲》紀錄片中,在地團隊「禹禹」面對這樣年復一年、口碑成功的燈節,在熱鬧過後,會發現自己的藝術能量也逐步被淘空,並開始對初衷產生自我懷疑。
如果近期有到鹽水參訪,這個迷惘已經逐步找到出路,會發現鎮上多了一座「月之美術館」,這裡由臺南市文化局主導,透過「月津港燈節」十年來的經驗與能量累積,將短期節慶轉型為更長遠的小鎮創生基地。此館舍雖然名為美術館,但更像是藝術季中常見的旅客中心,裡頭展有月津港十年的回顧特展與特展室,而其他展出作品則散落在鹽水小鎮上。
今年春節也因為疫情關係,大型的「月津港燈節」順延至6月舉辦,不過「月之美術館」從去年12到今年3月以季為週期,展開「漫月美行動」。(註4)不同於燈會展場只聚焦在月津港河道區,這個藝術計畫邀請來自四面八方的藝術家創作更貼近地方的限地作品,展出空間從公有市場、老街巷弄、古蹟擴及到整座城鎮,創造出獨特的小鎮美學。
其中《光陰使者》這個系列作品就以在地「禹禹」團隊的想像力,透過鹽水耆老們的口述歷史招喚出老宅裡的幻獸,並且轉換為光影裝置置放在鹽水鎮內主要幹道——中正路上,像是迎賓歡迎客人到來。同樣透過在地文化的敘事搭配上光影藝術,鹽水手作工藝的質感能想像與屆時的新竹「光臨藝術節」中的光雕科技感,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光環境感受。
少了節慶帶來過多的觀光客人潮,透過這個藝術行動更能感受鹽水小鎮的樸實和安靜,也能看見光環境改造已潛移默化在這座小鎮裡,不同的光影作品點綴在日常生活中。在燈節或展期結束後,部分藝術品與打燈都仍留下作為鎮內景觀,現在還多了個「月之美術館」,作為在地以藝術進行地方創生的中心據點使用。
花燈從戶外走進白盒子:普濟殿燈會的樣板複製
同樣聚焦在台南,普濟殿管理委員會與普濟文史研究協會共同主辦的「普濟殿燈會」今年也決議取消,每年這裡的花燈由在地居民與志工共創完成,以「數大便是美」的廟埕掛燈創造出奇觀,串聯起海安路與國華街商圈與巷弄,達成國內外社群平台的宣傳效應。
雖然「普濟殿燈會」在原場地的燈會取消了,但普濟文史研究協會將過去的經驗延伸出許多計畫,如結合文化部推動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計畫,開辦了「千光照府城、藝燈映人心」藝術共創暑期工作營;今年四月初協會也會帶著「數大便是美」的花燈展示前往東京鐵塔的「台灣祭」,將地方節慶品牌推向國際。
另一方面,花燈也從戶外廟埕走入白盒子,在燈會取消之前已完成的兩百盞花燈則移師到附近的替代空間——么八二空間——如期舉行,空間以「Light up」為名邀集毛友文、林書楷、洪東祿、黃諺哲、鄭安利五位當代藝術家共同參與。
雖然藝術家作品集中在一樓展區,傳統花燈與當代光影藝術的互動和對話關係並不多,但有趣的是當這些花燈離開原本所屬的廟埕場域,走進了替代空間的白盒子中,可以以物件和現成物(甚至是藝術商品)的方式進行思考,企圖打破替代空間觀眾的藩籬、純藝術與手工藝的界線。
這樣從傳統廟埕場域汲取出來「數大便是美」的展示形式,結合民眾彩繪的公共參與方法,成為城市中吸睛打卡的景點,也逐步成為一種對內對外的文化樣板置放在不同文化場域中。今年臺南市消防局特別聯合祀典武廟的「火德星君」,將目前已指定為古蹟的消防史料館牆面鋪滿花燈,使得整個民生綠園週邊營造出年節氛圍。這些「花燈與普濟殿燈會」一樣,皆是透過繪畫比賽挑選出最終展示的燈,主辦方目的是為宣導防火,同時也有為台灣祈福之意。
同樣的手法與方法也能在與消防史料館幾步之遙的臺南市立美術館(簡稱「南美館」)中看見。館內自辦「牛刀小試剪紙燈籠創作」,同樣邀請新住民、在地里民、本館志工與館員以共創方式完成剪紙樣式的藝術花燈,成果作品在春節期間懸掛於南美館一館的中央廊道,與陶藝藝術家蘇世雄藝術作品《絢爛南國虹彩夢幻》及其建築的自然光影交相輝映。
南美館本身就是一個光建築的代表作品,每天日光穿透屋頂結構所創造的陰影變化成為館舍特色,三樓的光影牆更成為網美拍照打卡盛地,館內還有另一個光環境改造的成功案例位在停車場。這是由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Kenya Hara)和台日設計師合夥創辦的事務所「Noiz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planning」共同設計的入口裝置《律動之影》(Shadow in Motion),不僅作為公共藝術使用,也透過柔和的白光去翻轉停車場陰暗危險的印象。
小結:疫情下百燈齊放的2.1及未來
從台南再回到「台灣燈會」,國美館第二次辦理的「2021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黑暗之光」是少數如期舉辦的燈節。同樣由文化部與交通部共同舉辦,長年辦理「月津港燈節」的「都市藝術工作室」執行,透過視訊連線保留了國際論壇的交流,展呈上則可以看見過去在「月津港燈節」的經驗轉了個場,被置放在國美館的戶外廣場中。
疫情第二年捲土重來,也剛好是「台灣燈會2.0」宣示的第二年,因「月津港燈節」的地方經驗翻轉了公部門的燈會,策展團隊於焉走入國家美術館舍中;鹽水小鎮的燈節雖然取消,當地卻蓋了一間「美術館」,將光影藝術擴延成整座鎮內的光環境改造。而這也將會是今年新竹「台灣燈會」轉型為「光臨藝術節」的重點,可以看見民間與公部門交相影響的循環。
但不禁要問的是,當傳統的燈會也開始進行藝術設計轉型,那美術館燈會、光節還可以走出什麼不同的策展方法?這之間的路線區隔與資源整合將會是「台灣燈會2.1」之後可以再思考的重點。重新回望台灣燈會的初衷目標:「民俗文化根、傳統國際化」,期盼未來美術館燈節不是停留在單點作品展示集結的狀態,而能針對光影藝術進行更深度的討論,建構出屬於台灣光影藝術論述與藝術史的可能,甚至在疫情過後,將台灣燈會經驗帶出國際。
疫情下那些被取消的燈會其實沒有消失,經費留用轉換形式齊放在不同場地與後續的期程中,往年過度集中在春節,今年變為一整年都有各式燈節在不同縣市持續發生的特殊情況,達成了分流的效果。當然加上明年縣市長選舉在即,吸引人潮與媒體關注的燈會勢必成為政治人物重要的文化場域。本文所提出的轉向趨勢不僅面向過去與現在,期望也能與今年後續幾個即將發生的燈節進行參照與對話。
註1 有趣的是除了發布光臨藝術節的展出內容預告,相關報導還指出臺灣燈會的經費留用至光臨藝術節的新竹市政府的專案報告,引發多位新竹市的議員的諸多疑慮,當中牽扯許多合約變更等行政問題。
註2 關於「月之美術館」與「漫月美行動」作品簡介可參考官網。
現居臺南永康,《大井頭放電影:臺南全美戲院》、《大井頭畫海報:顏振發與電影手繪看板》作者,現任臺灣影評人協會理事。長期從事南方藝文、電影與當代藝術的獨立研究與評論書寫,並關注書寫與影像間的跨媒介,實踐一種獨特的策展方法。個人網站:www.jkwang.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