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亞地區的《聖殤》約1400年,石灰石, 38.1×39.1×14 cm,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在十四世紀末,受到法蘭德斯(比利時與荷蘭)對細節精心再現的影響,布拉格的宮廷特別發展出一種稱為「美麗風格」(Schone Stil)的特殊風格,散佈到歐洲各地。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收藏一尊來自波西米亞地區大約作於1400年的《聖殤》,聖母的衣袍厚重,有許多褶紋,這類充滿大小褶紋的厚重衣袍在藝術史上通稱為「勃艮地風格」(Burgundy style)。基督除了腰巾之外,身體幾乎赤裸,與聖母的厚重衣袍形成明顯的對比;聖母的厚重衣袍更加凸顯基督飽受摧殘的孱弱身體。基督的痛苦與聖母的傷悲又相互呼應,聖母的左手輕輕握著基督的右手,稍稍舉起,洋溢著慈愛與不捨的情感。「美麗風格」延續了原來聖殤的強烈情感表現,接近真人的人體再現,又更加融入了細膩的情感表現。
《聖母與聖嬰》14世紀初 石材 法國巴黎聖母院。
米開朗基羅顯然採用了北方的《聖殤》表現風格,在他的梵蒂岡《聖殤》中,聖母同樣穿著有繁複褶紋的衣袍,與基督的幾近全裸身體形成對比;聖母頭罩的褶紋自然,但在襟口與胸前的褶紋則繁複一些,衣袍下襬處又有明顯深陷與高凸對比的褶紋,在在都顯現了勃根地風格的影響。在衣袍的處理上也顯現了哥德式雕像的影響,也就是利用數道斜走的大褶紋來統攝細瑣的褶紋,並加強婀娜的體態,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巴黎聖母院的《聖母與聖嬰》。
米開朗基羅也利用這種哥德式的手法來處理聖母的衣袍,有兩處相當明顯:一處是右手垂下的大片衣袍前緣,另一處則是衣袍的下襬,兩處都像一柄大彎刀一般呈現斜長的銳利刀刃。衣袍下襬的斜長褶紋形成一道簡潔的基底線,有助於整體雕像的穩定感,除了可以統攝上方繁複的衣袍褶紋之外,還以近於平行線的方式來呼應並強調基督垂下的右手,有助於引導觀者的視線移轉到聖母撐起基督身軀的右手與基督的頭部。右手垂下的大片衣袍前緣也形成一道強烈的動線,延續著下襬的大斜線由下往上引導觀者的視線注意到基督的頭。米開朗基羅看似自然的衣袍表現,其實巧妙地結合兩種北方表現衣袍褶紋的風格,一種是誇大形體的再現,另一種是刻意整理的動勢。
《史瓦比亞聖殤》約1500年 木頭、彩繪,德國慕尼黑巴伐利亞國立美術館。
如果對照作於大約作於1500年的《史瓦比亞聖殤》(Swabia Vesperbild [Pieta]),就可以更清楚瞭解米開朗基羅這尊梵蒂岡《聖殤》的風格。史瓦比亞是德國南部巴伐利亞西南部的一個地區,延續當地表現聖殤的傳統,這時已進入文藝復興時期,因此在人體的比例、身體的細節、乃至於衣袍的表現都更接近於自然的再現,情感的表現也更加細膩。融和不同風格與造型的傳統聖殤,加上藝術家主觀的詮釋與強調,米開朗基羅創造了梵蒂岡《聖殤》。
王德育藝術史時間
王德育( 21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