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演
藝術展演
無法觸摸的雕塑與具有觸感的影像:評陳肇彤「空間投影學」
我們可以在陳肇彤的創作基調發現:在數位世界中,只需點擊滑鼠便能輕易完成的材質轉換,回到現實中,他卻耗費大量勞動力來打磨、...
「We TAIWAN」在萬博中的大阪:藝術展演如何建構綿長而多層次的文化外交?
將先後持續一個月的「We TAIWAN」活動,可被視為去年巴黎「文化奧運」的再升級,「臺灣味」絲毫不減,除表演藝術外,更...
聚焦土地與人文的溫度,「陳澄波百三特展」於尊彩藝術中心登場
2025年適逢臺灣前輩畫家陳澄波誕辰130周年紀念,為響應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在國立臺灣博物館舉辦的「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
凝視透明空間之中的灰與藍 「Practice and Practice:李錦繡、謝貽娟與我」探尋存在的顯影與消散
嘉義市立美術館主題展「Practice and Practice:李錦繡、謝貽娟與我」,以「我與我們」、「加與減」與「方...
奧拉弗.埃利亞松的好客場域, 我們的抽象旅程
奧拉弗.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在臺首次個展「你的好奇旅程」已於臺北市立美術館開展。專訪埃利亞松時,我...
展期倒數1個月!橫山書法藝術館魯朴與張天健雙個展 重探書寫與文字的當代意義
桃園市立美術館以橫山書法藝術館為平台,透過展覽與徵件機制,持續發掘具創新觀點與時代精神的展覽提案。本次「2025橫山書法...
來自天堂的風暴: 戰後班雅明、保羅克利與柏林的歷史天使
透過班雅明的寓意,《新天使》因此變成了「歷史天使」的經典形象。博德博物館投身張羅在柏林有天使樣貌的藝術品,特別是那些對納...
鐵道迷必訪!全臺最chill的搭火車新景點,國家鐵道博物館7/31正式開放
國家鐵道博物館7月31日正式迎來第一階段開放!從19世紀以來,火車推動了城市興起、產業轉型,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節奏。鐵道...
孩子比我們以為的,更能理解世界——桃園市立美術館攜手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
桃園市立美術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首度攜手合作推出兒童藝術特展《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於2025年7月2日至11月9日在桃...
都市/山林,我所談論的是它們的融合而不是對比—— 「山/市—彼得.庫克個展」及座談側記
現正於台北當代藝術館(以下簡稱當代館)展出的「『山/市』—彼得.庫克個展」(以下簡稱山/市),提供了臺灣觀眾一個穿越想像...
文章導覽
1
2
3
4
...
136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