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淇瀁:謝謝抬愛、深感榮幸!
林淇瀁出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簡稱國藝會)第十屆董事長,接受本刊訪談時表示,他非常感謝外界對他個人的抬愛和看重,深感榮幸,也受寵若驚。
他說,目前典藏提出訪談的問題,都和未來董事長的職權有關,足見典藏對推動藝術文化的高度重視,以及對國藝會未來發展的關心,令他十分敬佩。惟董事會剛召開,董事長才完成選舉程序,許多事,還需要花多點時間了解,不適合提前表示太多看法。
林淇瀁強調,他個人處世態度,一向自我約束,比較僵硬,也比較保守,所以對於新職務,等充分研究與思考過後,再詳細對外說明。
側寫新董事長
德高望重的文化界大老林淇瀁,正式接任第十屆國藝會董事長,將引領這個「錢多多、影響力深遠」的藝文界重要組織。
林淇瀁筆名向陽,是台灣知名作家兼詩人,在今(3)日舉行的第十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首次董事會中,他以壓倒性的支持度,獲選為董事長。這是繼文學家李魁賢(1937-)之後,第二位文學界大老,接掌這個藝文界舉足輕重的寶座,深受矚目與期許。至於出缺的執行長與副執行長人選,授權由林淇瀁董事長提出人選,再經董事會審查通過任用。
為什麼是林淇瀁,各界十分好奇。
國藝會董事長的產生,依規定是由董事會互選。董事會的組成,一大半是上一屆續任,另一半是文化部聘請的對象,由各方在大半年前,向文化部推薦合適人才,也有由文化部主動物色人選,透過文化部遴選程序產生,文化部長同意後,報請行政院核定。行政院核定後的名單,知會文化部,再由文化部把名單,交回國藝會,國藝會團隊根據名單,召集董事會,最後在董事會中,由董事推舉具有董事身分的合適人選,投票產生董事長。董事長任期為3年,連選得連任,2任6年為上限。
國藝會是文化部的關係組織,舉足輕重,董事長人選必由文化部長及行政院長拍板同意,對外強調董事長人選由董事會推舉,其實董事會只是行禮如儀,完成上面交待程序而已。
以剛卸任的林曼麗董事長為例,兩度擔任國藝會董事長,第一次是首度政黨輪替,她從2001年10月到2003年2月,出任國藝會董事長,3年後再續任,從2003年2月到2004年9月,又受層峰提攜,轉任故宮博物院院長。2017年元月林曼麗二度回鍋擔任該職,任期至2022年12月31日,足足任滿6年。卸下董事長職位時,該會執行長李文珊、副執行長李拓梓,都是政務委任的,與林曼麗同進退,目前這兩個重要職缺,由林淇瀁邀請賢士遞補。
至於第10屆董事會成員,部分改選,第九屆董事會中的5位董事,林曼麗、邱再興、蕭瓊瑞、顏綠芬、陳碧涵等,都任滿2任6年任期,新獲聘為董事為: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董事李韻儀、舞蹈家周素玲、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林淇瀁、台灣松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洪裕鈞、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特聘教授施德玉、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教授陳永賢、誼遠控股體系董事長陳致遠、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教授兼美術學院院長陳貺怡、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慶明文學講座教授黃美娥、財團法人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董事長蕭新煌、臺南市美術館董事長蘇憲法,以及政府機關代表客家委員會主任秘書廖育珮、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秘書王美蘋(Akiku Haisum)、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司長陳春蘭等15人,原有董事續任: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邦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暨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教授兼主任及所長徐亞湘、柯智豪音樂工作室負責人柯智豪、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沈昭良、臺灣歌仔戲與現代劇場資深導演傅裕惠、角頭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張議平等6人。
第10屆監事成員,包含續聘監事:浩恆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賴瑩真,以及政府機關代表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務預算處副處長劉嘉偉等2人;新聘監事有:美商Bluebird Worldwide co.副總經理黃時中、作家吳音寧、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容淑華等3人。
根據目前的董監事名單分析,包含文學、美術、音樂、建築、文史保存專業,可說老中青俱足,四平八穩,未來老葉加新枝、可望平衡發展。
國藝會的成立,是台灣唯一獨有的。前身為「國家文藝基金管理委員會 」,於1974年成立,當時係由教育部管理。1996年1月,文化部前身的文建會,輔導改組轉型成財團法人機構,全名為「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基金來源,主要由行建會依據「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設置條例」捐助新台幣60億元做為本金,另外透過民間捐助加強推動各項業務。目前國藝會支持的藝文活動類型涵括文學、美術、音樂、戲劇、舞蹈、文化資產(包括民俗技藝)、視聽媒體藝術,以及藝文環境與發展等,並因應時代潮流,鼓勵創新的、具突破性、實驗性與新觀念的各種藝文形式。
歷任董事長都是社會的扛鼎舵手,成立之初,以文化大老為主,包括陳奇祿(1923-2014)、秦孝儀(1921-2007),可說涵蓋人類學家、博物館學者,都是飽學之士,在政黨輪替初期,則延用社會清望與貢獻的專業之士,例如,音樂教育家許常惠(1929-2001)、建築教育家漢寶德(1934-2014)等。千禧年政黨輪替,民進黨主政後,社造專家陳其南、藝術教育學者林曼麗,逐漸獲提拔,引領風騷,之後的作家李魁賢、導演黃明川也在藝文界作出傑出貢獻,獲推舉承擔責任。
當問及本屆為什麼是林淇瀁出線?理由不外乎:
1. 德高望眾、資歷完整
在台灣戰後出世的世代當中,林淇瀁是少見的長青樹,刻苦自勵,力爭上游。
林淇瀁是南投縣鹿谷鄉廣興村人,除了寫詩作賦聞名之外,兼及散文、兒童文學及文化評論、政治評論。在身分上,他是詩人、作家,也是作詞人、政治評論家、考古學家。除了在文壇精耕細作,也投入藝術創作,以彩筆抒發情感,擠身本土畫家,創作行列,他的多才多藝,著作等身,領域含蓋十分遼闊。
同時,林淇瀁一門數傑,可說是創作之家,配偶方梓、弟弟林彧,都在台灣文壇扮演重要角色。方梓,作品以自然寫作及女性主義為主,書寫台灣自然生態與台灣社會變遷的關係,並書寫記錄台灣女性的生命史與台灣自然生態的演化關係。
2. 專業輪流
國藝會設置董事會,負責督導基金會的業務方向與經費運用,監事會則是負責稽核財務執行狀況,確保所有基金與經費都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使用。董、監事人選,由主管機關文化部,就文化藝術界人士、學者、專家和政府有關機關代表和各界社會人士中遴選,提請行政院院長審核聘任。意味著董事長是指導基金會運作,各行各業的資深菁英,成為領頭羊,可說是一貫以來的傳統。
林淇瀁從新聞工作、文學投入、基層文史研究耕耘用力,持續累積,眾望所歸,成為包括文化部長及行政院長,放心託負人選。在泛藝文的領域中,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影像視訊、建築教育⋯,人才濟濟,如何讓各領域代表人才輪流出頭,也是考量對象。
3. 世代交替
隨著近年的藝文發展,以及去年基金收益增加,國藝會的資源與角色,越來越重要,成為各方角力關鍵,枱面下拉籠較勁,耳語不斷,競爭也十分激烈。在社會轉型迅速,世代交替,成為社會普遍共識。什麼是世代交替,一是指年齡的世代交替,資深者逐漸交棒給年輕人,加速新陳代謝,讓人才出頭。另一是老面孔的世代交替,意味著藝文界大老的放手,去除包山包海、安插親信的積弊,讓學有所專的專業人士,替代大家大家耳熟能詳的大老,或裙帶關係,讓台灣藝文界更健康發展。
4. 敬重舊識的拔擢
文化部長李永得,歷經新聞工作歷練,熱愛文學,也是位念舊的人,尤其非常重視文學領域的經營。對於像林淇瀁這樣的老園丁,在藝文與學術界,超過半世紀的精耕細耘,不管在自立報系、在公視時期,兩人追求社會正義的理念與理想,十分接近,而林淇瀁與夫人方梓,對客家文化的淵源,十分深刻。這回李永得部長斬斷民進黨内部的裙帶私情,力排人情壓力,讓熟讀群書、著作等身,態度無私、又富內涵的有識之士出頭,也是他職權與智慧的發揮,值得喝采。
國藝會使命與重點工作,究竟是什麼,記得林曼麗在第二度回鍋國藝會之初,曾公開指出國藝會的當務之急的三大發展方向,如今看來,還是具有相當參考性:
1. 把餅做大:包括與文化部進行補助資源的整合、提升基金管理成效,以及爭取民間企業贊助;
2. 將資源用在刀口上:包括藉由補助政策的專業規劃,更具前瞻性與精準的配置資源;
3. 擴大影響力:包括持續營運「補助成果檔案庫」與大眾分享,以及積極推動「ARTWAVE台灣國際藝術網絡平台」等。
國藝會基金管理
另外很重要,但沒有被公開提及的是,國藝會龐大基金的管理與應用。
話說國藝會基金的產生,早在1996年成立之初,文建會投入的60億元母金,一直以母金滋息,加上文化部的補助款,作為該基金會之用。去年投資成果斐然,收益暴增,在全體董事會的支持下,在十來億去利得中,撥出理想數字6.88億元,注入母金,讓該基金會的基金,增加到66.88億元,這筆大錢,非常吉利,又很重要,讓國藝會團隊在推動補助或規劃方案上,更為自信,也游刃有餘。
歷屆董事會的努力與累積成果,不能抹滅,所以林淇瀁董事長一上任,馬上要面對這筆大金庫,如何在守護基金會累積下的66.88億元母金,又能活用資金,發揮投資效益。
國藝會的基金,在投資攻防之間是很大的學問,既不能給外界在炒作股票的印象,又不能成為拿金鉢討飯、任資金資源閒置。林淇瀁以一介書生、文化人,要他為龎大資金思考投資問題,實在有些殘忍,如何找到好的幫手,分憂解勞,是個大挑戰。
國際法,一直是台灣朝野關切的話題,所有的政府法人藝文團體,都必須有經營及國際聯結能力,因為台灣藝文界只有國藝會擁有足夠資源,可以與國際交換資源,進而推動台灣藝文國際化,以及在外藝文國家團隊,重要性不可言喻。
以目前國藝會來說,整體國際連結的整體考量方向,包括:
1. 國藝會「ARTWAVE台灣國際藝術網絡平台」相關的交流計畫。
2. 有助拓展國際視野、提升國際能見度的計畫。
3. 拓展國內藝術家或團體國際市場、建立國際聯繫網絡的交流計畫。
4. 爭取與國際重要機構組織合作、進駐、被遴選的計畫。
5. 以專業藝術交流為主,不包含僑界、校際交流,以及參與產業博覽會的活動。
台灣藝文界最大的困境與弱點是,練就一身好功夫,但總是錦衣夜行,走不出國門。近年透過仲介業者,引進國際藝文表演到國外,十分普遍,台灣社會一直處在有進無出的入超現象。台灣一直是藏富於民,近三年的疫情,因為防疫邊防管制,國內的資源沒有被天團或國際大展拿走太多,國內藝術團體或個人,反而得到更多休養生息,讓國內的愛心灌注到自己的土地上。
在疫後重生,台灣相對有了更多國際的友善形象與情誼,國藝會不管是累積27年的機構信譽,或者實質補助經費,以及與文化部「臂距原則」的捏拿,都不能妄自菲薄。
過去,因為來自兩岸幅員的不對等,歷史的沉重壓力,外交的挫敗,在國際應對上,忘卻國際政治的現實面,也在國際參與上,自廢武功。
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好事,現代著名自由主義學者胡適(1891-1962),早年曾說過:「種種從前,都成今我。 莫更思量更莫哀,從今後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 !」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就要先付出同等的努力。 這是台灣藝文界對於國際連結,必先增強武裝自己。
去年文化總會推動「Taiwan Now」就是一例,我們先告訴人家,台灣可以為國際社會做什麼,再引發國際社會禮尚往來,願意回饋台灣什麼,這樣的途徑,可以讓台灣真正融入國際組織運作,再談和別人平起平坐。因此,期待國藝會未來不管是主動撮合連結,或者透過補助手段,預鋪紮實的互動交流之路。
民間連結
國藝會的外圍,有個組織叫「國藝之友」會,成立於2004年2月,今年正快滿20歲,以推動藝術與企業之間的交流,以及協助國藝會發揮藝術與企業合作之功能為宗旨,會友多為愛好藝術文化且願意支持藝企合作之企業與個人。透過經驗分享、座談、參訪等多元化方式促成會友與藝術文化界多方交流,進而培養合作的默契與機會,建立具創意的夥伴關係,達到最大的雙贏效益。
迄今國藝會已與國藝之友共同執行多項藝企合作專案,範圍含括視覺藝術、表演藝術、文學創作、藝術評論、藝術教育、國際交流、人才培訓及出版等。其中國藝之友部分會費用於贊助國藝會網站群,包含國藝會官網、國藝會線上誌、藝企網、補助成果檔案庫、台灣藝術與企業合作平台、ARTWAVE、表演藝術評論台。
這個組織,直白地說,是給國藝會董事長作啦啦隊,協助推動藝企合作。民間愛好藝術的企業人士,呼朋引伴,大家在享受藝術賞析的同時,也出錢出力,在公部門(文化部)、半官方部門(國藝會)的角色上有些不方便時,及時補位。這20年來,成果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對台灣的藝術團體或個人,都帶來直接助益。
例如,「國藝之友」在11月下旬,曾舉辦一趟台東行,參訪了布拉瑞揚舞團,欣賞該舞團表演,當時「國藝之友」會長劉如容,率先捐出10萬元,犒勞布拉瑞揚舞團,她的贊助動作,一被公開,其他團員馬上跟進,包括副會長楊岳虎、劉靜容、李幸慧、張純明、鄭鐘英、陳采鈴、洪麗玲、戴淑姝、林瑟宜、黃慶瑄、張宏如等,深受舞團的熱情所感動,跟進贊助,結果你10萬,我10萬,一下子累積到120萬元,最後由「國藝之友」前會長張順立,直接加碼30萬元,湊成150萬元,該筆贊助款有如及時雨,給予布拉瑞揚舞團「回家跳舞—部落巡演計畫」極為熱情的支持與助力,更讓該團以更充足的旅費,赴日本橫濱演出,搏得台日之間,極高評價。
林淇瀁接掌國藝會董事長之後,站在守成與創新立場,可以延續這個行之有年、有資源,又有人情味的民間組織,台灣民性的溫良恭儉讓,樂善好施,企業界在事業經營有成之餘,總是希望善盡回饋社會責任,這些力量,也許零零落落,但經過組織、互動,是非常實用又友好的一環,希望延續良好互動關係,把民間更多熱情,引導到藝術來。
有了這群征戰天下的企業家夥伴,裡應外合,當可讓藝術之光,普照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