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跟著身為軍醫的父親四處遷徙,4歲的佩塔在夏威夷度過了童年時光,因而對亞洲文化有著深深的眷戀,熱愛閱讀的她舉凡日本文學、歐洲古典文學,乃至於中國的《紅樓夢》等都能信手拈來,成為她豐沛的靈感來源。這場籌備兩年的「佩塔.科因:自由生活」展,是繼上屆的威尼斯雙年展後的另一代表性展覽,此展取材自哈金的長篇小說《自由生活》,正是佩塔此刻的心境寫照。因為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輕,讓她長年以來承載著某種看不見的心靈牢籠,無法自由地展翅飛翔,而今她破繭而出,在歡欣謳歌自由的美好時,也呼應了生命的另一場旅程的開始。佩塔以《無題#1421(哈金)》一作向哈金致敬,這位移居美國的中國作家,當初為了追求文學創作的可能性,讓自己陷在種種困境中,最後哈金在文學中獲得心靈的釋放與解脫。佩塔的蠟雕花朵,看似質樸,卻蘊含深厚的思想重量,幽微的美麗,散發的正是自由空氣的清香。
佩塔.科因《無題#1424(張藝謀)》。
佩塔以獨特且創新的蠟雕媒材引起國際的關注,繁複細緻的蠟雕,有著藝術家細膩的巧思與布局,細細咀嚼下,顯得格外動人。佩塔的蠟雕技術,源自於她在CHANEL的工作經驗:她在口紅的研究上找到似蠟又溫潤可上色的材質,學會了製作蠟的方法,這次展覽的蠟雕是她以3種不同配方調製而成,由於蠟雕的製作不易,每件作品耗時至少半年以上。除了媒材的豐富性外,仔細觀看佩塔蠟雕的藝術性,東方文學的隱晦意象,融合了巴洛克的華麗風格,渾然天成的美感,難以言喻。
「佩塔.科因:自由生活」(A Free Life)。
除了蠟雕之外,路由藝術也展出佩塔僅存少數版次的銀鹽攝影,其中最為知名的攝影系列:「僧侶(Monk)」與「新娘(Bride)系列」。1991年創作而成的「僧侶系列」是她在高野山的古寺中發展出來的作品;鏡頭取自僧侶一成不變的行走,卻毫無不耐,而是坦然接受尋常的生命樣貌,佩塔在這裡找到了她心靈的僻靜居所,也促使她持續深入地探索生命的本質。此外,令人為之一亮的還有「新娘系列」之作,如絲綢般的色澤,抑或是裸著腳的肢體語言,在在透露出這群年輕美麗的新娘們,在生命歷程轉變的過程中可能的喜悅,抑或焦慮;佩塔以獨特的視角,閱讀每位新娘在開展全新生活之前的心情。除了參與威尼斯雙年展,佩塔的作品也深受國際重要美術館肯定,如紐約現代美術館、惠特尼美術館、紐約古根漢美術館、赫爾辛基當代美術館等機構。
路由藝術今年滿兩歲了!從2014年夏天成立至今已舉辦過無數位西方乃至東南亞頗負盛名之藝術家,包括:德國藝術家彼得.辛默曼(Peter Zimmermann)、冰島藝術家索迪斯.阿德丹斯多堤(Thordis Adalsteinsdottir)等。9月份,路由藝術特地邀請紐約當代藝術家佩塔.科因(Petah Cozne)以「佩塔.科因:自由生活」(A Free Life)為題舉辦亞洲首次個展,同時為畫廊邁入第3年揭開序幕。還沒跨進畫廊空間,目光即被吸引;佩塔彷如剔透螢光的蠟雕,閃爍美麗得叫人目不轉睛。
佩塔.科因《無題#1421(哈金)》。
Tags
陳意華( 112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