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熱情傳承編織技藝 烏來織女手不停蠍

熱情傳承編織技藝 烏來織女手不停蠍

文/江梅綺 圖/徐榕志  採訪協助/高金連、周小雲、彭玉鳳 山水環繞的烏來,是泰雅族世代聚居的部落,有一群烏來…
文/江梅綺 圖/徐榕志 
採訪協助/高金連、周小雲、彭玉鳳
山水環繞的烏來,是泰雅族世代聚居的部落,有一群烏來泰雅族織女,正努力以自己的雙手傳承從母親身上習得的織布技藝。
從新店入山,車子沿著南勢溪,在曲折的山路間穿行,路旁還看得見蘇迪勒颱風肆虐的痕跡,但烏來織女的雙手卻未因風災而停下,對她們來說,織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一打一穿之間,織出美麗的圖紋。
泰雅族婦女以精巧的織布技藝而聞名,但由於烏來靠近平地,自日治時期便逐漸與平地文明同化,傳統的織布技藝在歲月中逐漸式微。自85年開始,政府推動原住民族文化復興,烏來的泰雅部落延請耆老前來教授當地婦女織布,當時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學員只能圍繞著唯一的地織機,觀摩耆老示範編織法,學習環境相當窘困,但仍然不減她們學習祖先傳統技藝的熱情。
織布技藝 母女代代相傳
現今烏來泰雅部落最年長的織女,是今年85歲的高金連。18歲那年,她由母親身上習得織布技藝,「媽媽說,女孩子一定要學會織布!」,當年在母親嚴厲督促下,完整地學會染布到織布的過程。「織布好累、好辛苦,可是媽媽不准我休息。」,高金連笑著抱怨著,彷彿還能看到當年那個努力學習織布的小女孩。
織布的棉線色彩繽紛。
泰雅族婦女學習織布技藝,得從苧麻抽絲、染色開始學起,製作手續相當繁瑣。由於剛做好的苧麻線,帶著稻草般的枯黃色,並不討喜,泰雅族人利用各種植物、泥土等原料渲染出各種來自土地上的顏色:以薯榔切絲、搗汁熬煮,放入苧麻線均勻染整,會成為介於褐、紅之間的磚紅色;以相思樹燒成白灰,染成的線便會呈現美麗的潔白色澤;而若將苧麻線整捆埋入含鐵質的水田黑土中,經過3天,即可染成濃濃的灰黑色。如此製成的紅、白、黑,便是泰雅布料最經典的三原色。
泰雅族織女以傳統地機織布。
世代傳承 綿延織布技藝
走上烏來居民活動中心2樓,寧靜平和的氣氛流淌在空間中,兩、三位織女坐在織布機前,一面低頭整線、織布,一面聽著梁祝黃梅調,她們都是烏來織布班的成員。
教導學員如何織布的老師彭玉鳳,多次獲得原住民織布獎項,對織布抱持高度的熱忱與研究精神,她的母親正是一名傑出織女,「開始接觸織布技藝的緣由,可能是基因使然。」彭玉鳳表示,自小看母親織布的記憶深深地印在她的腦海裡,由於對自我要求嚴謹的個性,每見書籍上傳統泰雅族織紋,她便取來分析,因此研究出深厚的技法根柢,積極為傳統技法創造新生命。
改良式的桌機傳承泰雅族的織布技藝。
烏來區原住民編織協會的前會長周小雲也說,許多部落織女都有著不服輸的韌性,從織布班、聯誼會到成立協會,過程相當不容易,「大家一起學織布,就要一起堅持下去,協會是我們自己的,自己不挺誰挺。」即使織布班總是如孟母三遷到處借場地安頓,但一起走過來的革命情感讓大家擁有高度凝聚力,幾個老班底笑說初學時曾一腔熱血、拋夫棄子,三更半夜還在研究織法,「當時總有『牛郎』打電話來班上找尋自家的織女老婆。」周小雲笑著表示。
現年85歲的高金連是烏來地區最年長的國寶織女,仍會用傳統地機織布。
彭玉鳳(左)與周小雲(右)兩位織女,熱情傳承烏來泰雅族的傳統編織技藝。
在時代進步的過程中,織布原料與器材、觀念都逐漸更新,傳統使用的地機也逐漸改成桌上高機,「為什麼原住民族就必須一直使用傳統的方法?時代在進步,保留技藝的方法也應該與時俱進,結合時代潮流,才能繼續傳承下去。」彭玉鳳如此認為。彭玉鳳與周小雲對於泰雅族編織技藝的傳承抱持著樂觀的態度,「很多年輕人看到我們在編織都很有興趣加入學習。」期待在她們這群織女的努力之下,泰雅族的編織藝能開創一條絢爛的傳承之路。
原視界IPCF雙月刊( 2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