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全國美術館界重量級產官學陣容首次齊聚新竹。新竹公園–風livehouse舉辦的新竹講系列二「勾勒《新竹‧城市美術館》」論壇,除了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演講「21世紀美術館的創新思維」,與會講者還有臺藝大美術學院院長陳貺怡、北藝大博物館研究所所長廖仁義、北教大文創系教授林詠能、前臺北當代藝術館館長石瑞仁、清大藝術學院院長許素朱以及輔大博物館學研究所所長林秋芳。新竹市近年致力於串連新竹市美術館、241藝術空間、鐵道藝術村及梅苑、竹軒,推動城市美學,這次論壇期待藉由藝術領域專家講座與對談,探討各藝術場館自身、以及與城市之間的關係,勾勒出新竹以「城市美術館」為發展目標的種種可能,並作為長期規劃的藍圖。
《新竹.城市美術館》論壇,即將在下周五登場。(©新竹市政府)
展名取自藝術家的日常經驗,廖建忠長期工作及生活在台北八里山區,即使對於蛇的出沒習以為常,仍會將昏暗更衣間所掉出來的皮帶誤認為蛇而驚慌失措。對於人們因預設立場而失去判斷的準確性,不論是辨別社會階層的差距抑或道德規範的束縛,存在的焦慮及不安的心理狀態深深,成為藝術家的靈感來源,利用展覽空間既有的條件,他兼用視覺幻術和舞台道具的戲劇感,透過異質的介入,刺激人們審視習以為常的環境,試著喚醒被模仿物背後所指涉的個人生命敘事,並帶出各項社會關注。藝術家試圖用一種模型擬仿的方式,偽裝虛有其表的真實事物,探討真實與假扮之間的灰色地帶並回應自我個體處在當代社會的種種困境與問題。
「更衣間裡的蛇─廖建忠個展」主視覺。(© 双方藝廊)
「只有幸運的少數人能夠負擔藝術家的原作,然而攝影書的多元性讓許多人能夠擁有,並且放在他們的書架上隨時享受。」書籍自被創造以來,以文獻的形式成為記錄知識的載體;以傳播的形式傳承著感知與經驗。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藝術書籍出版社 Steidl將書視為民主化的藝術呈現手法,透過高度個人化與非標準思維製作每一本書,從設計、開本至紙張無一重複。每個階段的工藝推到極致下,一本高品質的出版品便為一件藝術品,藉由大量印製、流通於市場之間,毫無距離地呈現於眾人面前。最終,Steidl 的書籍讓藝術家們找到與讀者間親密的對話方式。本展分為三個面向,呈現多位重要攝影師的專輯,包括羅伯.法蘭克(Robert Frank)《The Americans》、亨利.卡蒂爾-布雷松(Henri Cartier-Bresson)《決定性瞬間》、約爾.斯坦菲爾德(Joel Sternfeld)《On This Site》、索爾.雷特(Saul Leiter)《Early Color》、南.戈丁(Nan Goldin)《The Beautiful Smile》等代表作品。
「Form of Steidl:書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攝影展現場。(攝影/王萱)
林玉山(1907-2004),自幼向民間畫師蔡禎祥習藝,15歲時接受伊坂旭江四君子等文人畫的教導,而後赴日本東京「川端畫學校」、京都堂本印象畫塾深造。林玉山在日治時期的官辦展覽「臺展」、「府展」16回中,有15回入選,數次獲得最高榮譽。畫家風格兼融膠彩畫富麗典雅的賦彩與中國水墨畫的筆墨,一生宛若臺灣美術史的縮影。從日治時期到戰後,林玉山未曾在臺灣藝壇缺席,擔任「全省美展」評審委員長達20餘年,並且於戰後任教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對臺灣水墨畫發展具啟迪作用。是次展覽以畫家及其家屬等歷年捐贈作品與寫生稿為主,展出共近百件。從捐贈作品與寫生稿的相互關係中,展中探討林玉山如何實踐自己的繪畫理論,以及「寫生」在其多題材作品中作為基礎產生鏈結的意義。
「林玉山作品捐贈特展」主視覺。(©國立臺灣美術館)
是次展覽的繪畫作品有兩個部分。其中一部分,盡可能與受傷相關,腐蝕、燒烙、刨除、撕裂;另一部分,盡可能完好無損,只將顏料塗抹而上。畫作中暗示的事件、人物,在作品中更接近某種場景:諸眾為了追尋理想,直面巨大暴力之情境。事件中總有人死去、總有人受傷,猜想著若自己是倖存者,「沒有受傷」在幸運之外,似乎也是一種指責。藝術家企圖對自己發問:「你為什麼沒有受傷?」
「你為什麼沒有受傷?│張明曜出社會首度個展」主視覺。(©谷居 Gu Ju)
臺灣原生刺桐標記了平埔族人的日常痕跡,族人們經常使用刺桐的枝幹,作為生活工具的材料,當全樹開出火紅色的花朵時,則宣告了族人要開始耕作的時節。和平埔族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刺桐樹,可以說是族人的精神象徵。今天北投,也不乏可見到幾棵老刺桐,如溫博館和北投國小旁都有老刺桐的身影。在這裏的刺桐樹,代表平埔族群人家存在北投的歷史與當代。平埔族群過去因受殖民統治下而逐漸離散,到八零年代至今的社會運動及文化復振,讓在北投的我們,反思凱達格蘭族在北投的歷史痕跡。自去年底開始,本計劃試著透過座談和工作坊,喚起地方關注北投平埔族群的議題。今年除了延續並更深入地方外,也邀請關心此的藝術家、地方人士和學者參與本計畫,期望有這些過程的發酵,讓參與者感知這塊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與文化。
2019年開始的「尋找刺桐的家——平埔族群在哪裡?」計劃,以座談和工作坊討論北投平埔族群的議題。(攝影/陳政道、曾韻潔,鳳甲美術館提供)
概念美術館|忽悠—留給未來的殘影 Go Astray–Afterimage for Tomorrow
時間|2019.11.29-2020.02.27
地點|臺灣數位藝術中心(臺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六段431-1號B1)
時間|2019.11.29-2020.02.27
地點|臺灣數位藝術中心(臺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六段431-1號B1)
《留給未來的殘影》為沉浸觀看形式的VR電影,述說著男子甦醒於某個意識層面,其所見、所聽、所感的究竟是記憶?是夢境?是虛擬實景?抑或是死前的記憶回返?文本中,主角透過「生前記憶續存服務」人們神經元中的記憶碎片顯為殘影,並在一根火柴的時間之內,複訪生命中的那個曾經。當空間不再具有理性,時間亦失去邏輯序次,觀者身處於影像景觀世界之內,窮盡所有現場表演中的感官可能性,並體現於一系列空間、聲音、時延、影像間,建立出一套獨特的屬於「它自己的世界」(‘in-its-own-world’-ness)。藉由虛擬實境的創作實踐,引發觀眾對作品的情感與哲學性內容、對文本的敘事與主題做出熱烈且全面性的回應。化為概念美術館中的科技藝術展,「忽悠—留給未來的殘影」邀請觀者在「言下之意」與「絃外之音」(literal and lateral)之間轉換,以科技連結身體,召喚記憶的殘影,體驗煙滅前的忽悠。
「忽悠—留給未來的殘影 Go Astray–Afterimage for Tomorrow」主視覺。(©臺灣數位藝術中心)
旅行除了休閒、商貿,還包括宗教傳播與朝聖、國家使節往返、甚至征戰與民族遷徙。藉由這些旅行,也促進了各區域文明間的交流。故宮南部院區以歷史上的旅行故事為串場,展出近年新入藏亞洲文物,包含133件展品(部分展件分兩檔展出),其中有近40件文物為入藏後首度公開展出。新入藏文物十分多元,展覽分成「尋找祭司王約翰:歐洲人眼中的亞洲」、「西來東漸:東亞古典佛教藝術」、「西天梵相:漢地的藏傳佛教藝術」、「貿易網的可敬對手:東南亞陶瓷」、「來自東方的搶手貨:印度外銷工藝」、「無相的崇拜:伊斯蘭宗教藝術」、「無相的裝飾:中西亞的織品」、「金剛乘:喜瑪拉雅藝術」八大主題,借此呈現這些典藏物件背後的「人」與「事」。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展覽現場。(©國立故宮博物院)
Tags
ARTouch編輯部( 1635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