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外來」經驗落腳桃園,生出何種在地想像? 專訪桃園市文化局長邱正生

「外來」經驗落腳桃園,生出何種在地想像? 專訪桃園市文化局長邱正生

桃園市在台灣六都中間,多元的文化特性尤為突出,也與雙北拉開了一定區隔。在這樣的土壤中,對於本以台北為深耕基地的文化局長及其團隊而言,從何處著手思考和推展桃園的在地文化策略?新任桃園市文化局長邱正生首先提出的,是「向下扎根、向上提升」這樣緊貼桃園文化特性的策略性方向。而本屆市府文化政策團隊所帶來的「台北經驗」,是否會「水土不服」?又是否會因地方政府政黨輪替,造成文化政策上的斷裂?

拜會採訪新任桃園市文化局長數月的邱正生時,我們才得知桃園除閩南族群與客家族群外,新住民二代與原住民人口數當前都位居全台第二,也是西部原住民族移民人口最多的城市。以工業農業與都會交錯的產業地景、多元族群的人口組成等為特點,桃園市在台灣六都中間,多元的文化特性尤為突出,也與雙北拉開了一定區隔。在這樣的土壤中,對於本以台北為深耕基地的文化局長及其團隊而言,從何處著手思考和推展桃園的在地文化策略?邱正生首先提出的,是「向下扎根、向上提升」這樣緊貼桃園文化特性的策略性方向。而本屆市府文化政策團隊所帶來的「台北經驗」,是否會「水土不服」?又是否會因地方政府政黨輪替,造成文化政策上的斷裂?

桃園市文化局長邱正生。(桃園市文化局提供)

朝向在地民俗文化的「向下扎根」

在過往職涯中,邱正生曾任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台北市西門紅樓總監、台北市松山文創園區總監、台北市文化產業發展委員會專業組總監等,累積了文創品牌的打造、經營與館所營運上的豐富經驗,這在其接任桃園市文化局長後,也成為市府文化策略路線上的重要表現面向。他先觀察與盤點了桃園市範圍內既有與潛在的文化館所,已結合在地文化紋理的基礎上,構想出文創空間與展演空間建置藍圖。桃園各區域幾乎皆有其在地信仰核心,包括宮廟文化在內的各種常民文化特性,與整個桃園的農業與都會產業發展密不可分,邱局長認為在推動桃園的文化事務時,以此特色為著眼點、跨界串聯傳統文化的「向下扎根」便尤為重要。以閩南民俗為例,桃園閩南文化節行之有年,位於桃園八德的八塊厝民俗藝術村也是除宜蘭傳藝園區外、又一以園區概念來經營傳統民俗文化的特別場域,而桃園更有全台灣獨一無二、於文化局內設立的「閩南及民俗文化科」,彰顯市府在地方文化推動上的重視。

壢景町外觀。(攝影/吳冠昱)
壢景町建築內部。(攝影/吳冠昱)

以軟硬結合帶動的「向上提升」

「向上提升」的意圖則攸關桃園整體文化能量,同樣也強調硬體建設與軟體建制的結合。今年是桃園升格為直轄市後的第九年,為六都中最晚,而文化事務的整體經費預算也起步較慢,儘管逐年增加,但在邱局長看來,反映於在地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就硬體設施而言,桃園的藝文館所在數量與品質上均顯不足,難以與台北、台中、高雄等都會近年來所建制的新館所相提並論,近四十年的中壢藝術館、二十餘年的桃園展演中心等迄今仍是桃園文化展演的重要主場,在活動主辦與吸引外地乃至國際展演團隊的量能上都很有限。同時也因地理位置靠近台北的緣故,常有國際級展演團隊在北部演出後直接「越過」桃園南下的狀況。桃園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桃美館)母館尚未完工,2021年秋開幕的橫山書藝館以及與美術館行政團隊工作場域一同設於八德置地生活廣場的兒童美術館雖已持續專業展演活動,也因有各自側重的面向差異而無法以一擋十。邱正生強調,大型館所的新建非一朝一夕可完成,從決策到工程完工之間都需要經年累月的規畫建設。

過往桃園的藝文特區規畫以重劃區為重心,近年來桃園市政府則轉向老城區、舊設施活化,積極推動閒置空間轉型。前有包括中壢馬祖新村、大溪太武新村及龜山憲光二村在內的桃園「眷村鐵三角」經修復後活化再利用;近年來,2015年啟用的中平路故事館、2019年啟用的壢景町、正在驗收的平鎮延平路日式宿舍等,這些保存完好的漂亮日式建築具文化資產身分,都是老城區中潛力十足的空間。由過去的中原營區修復而成的中原文創園區因疫情而延宕,目前定於年底啟用,與眷村形態的馬祖新村不同,以廠房建築為主的中原文創園區包含多棟各120坪的空間,更適合創建集結文創進駐、視覺藝術、人才孵化、餐飲空間、公共行政及表演空間等幾大功能的「複合式園區」,以期為桃園帶來更為多元的展演場域。

中原文創園區現況。(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及許真豪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中原文創園區現況。(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及許真豪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一系列空間轉型和活化凸顯政府在文化景觀營造上的力度。而邱正生認為政府的角色更在於建立機制與平台,促進文化發展的正向循環,「左手引進包括策展、藝術設計等的專業能量,並加以用社區營造的精神導入資源」,「右手則連結在地文史脈絡、空間改造工程等」。「城市文化創新」的架構下,他認為「程序的活化」也不可缺,其中重要的即包括文化館所經營法規上的鬆綁,讓不同形式的委外經營團隊有足夠可以發揮的營運空間,改變目前在諸多限制或任務設定之下,某些空間曾經的委外團隊難以為繼,最後得由文化局接手經營的狀況。

邱局長也同時強調人才培育也是「活化」的另一關鍵,應該與硬體建制相結合而思考。硬體建設作為一種契機,不僅活化既有空間,也為吸納桃園在地社群和年輕人的參與、提升扶持力而搭建平台。

桃園市立美術館及所期待的美術館連動效應

作為桃園藝文場域的重中之重,桃美館及其所屬的藝術領域雖非邱正生局長於專業中所擅長的,但美術館硬體建設、開館前的營運、專業館長人選等互相聯動的進程,卻也是其就任後最為輿論所關注的項目之一,其本人對此也相當重視。

桃園市立美術館外觀模擬圖。(桃園市工務局提供)

就公眾所關注的桃美館館長任命一事,邱局長介紹說桃美館母館建築因初期以「減項發包」辦理招標而導致後期工程追加,如今主體工程延宕,此階段仍適由文化局副局長王麗娟任代理館長,主責各項公務推進。於此同時文化局也相當重視專業方向上的指導在美術館營運中的不可或缺,更肯定前館長劉俊蘭在任時為桃美館定下的結合在地與國際化的基調,以及包括典藏方向、展覽企畫、國際合作等,強調桃美館接下來的大致方向將沿襲這一路線。文化局也新近邀請石瑞仁擔任美術館的專業諮詢顧問,不具行政權,但負責為美術館提供藝術專業方向上的指導。除了專業顧問,桃美館目前也同步延續諮詢委員會的機制,建立固定顧問與常設顧問團互相監督和支援的模式。

桃園市長張善政及評審團與2023 桃源國際藝術獎全體參展藝術家合影。(桃美館提供)

桃園不乏在各自領域範圍內深耕的民間藝文力量,也陸續出現不同類型的替代空間或機構,但整體上而言尚未形成連動氣候,本地產業版圖中專業的商業畫廊也屈指可數。邱正生局長也同時描繪對未來桃美館正式於青埔開館後,對周邊藝文產業的帶動效應方面的期待。據介紹,橫山書法藝術館開館後,已有藝術家工作室進駐周邊的跡象,未來或將以桃美館為重心形成藝文聚落的「廊帶」。同時,邱局長也認為新形態的美術館不只局限於館所建築內,已朝向主動向外擴展至周邊社區的觀念發展,藉由策畫型展演、藝術家計畫和美術館的公眾活動來連動社區,拓展為整個區域的藝文產業發展。同時他也舉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以分散在大溪老城區的舊建築空間為依託,形成獨具特色的「博物館小鎮」,也是館博多元發展的重要表現之一。

橫山書法藝術館外觀。(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此次專訪過程中,邱正生局長立足其文創與館所規劃營運的實際專業經驗,勾勒出以多元類型藝術場館建設及其連動的多元文化產業生態為重心的在地發展圖景,延續桃園市文化局的一系列工程方向,未來將如何營造出足以推動在地文化的施行模式,令人拭目以待。

嚴瀟瀟(Yan Xiao-Xiao)( 216篇 )

影像研究出身,關注藝術創作、展演機制範疇內的各方面生態,以及藝術與哲學、科學、社會學、神秘學等跨域連結議題。嗜以藝術為入口,踏上不斷開闢新視野的認知旅程。曾任Blouin Artinfo中文站資深編輯、《典藏•今藝術》資深採訪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總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