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019 ART TAIPEI「光之再現」正式登場,重點畫廊搶先看(下)

2019 ART TAIPEI「光之再現」正式登場,重點畫廊搶先看(下)

「ART TAIPEI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是臺北藝文界繁忙秋日裡的重頭戲,今年度的ART TAIPEI以體現詩意與崇高美感的「光之再現」,凸顯臺灣乃至亞洲當代藝術繁茂的多重光譜。「典藏ARTouch」為讀者精選重點畫廊的精彩亮點。
邁入第26屆的「ART TAIPEI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於今日正式展開,迎來連續五日的展會。(本刊資料室)
延伸閱讀:2019 ART TAIPEI「光之再現」正式登場,重點畫廊搶先看(上)
大觀藝術空間
大觀藝術空間帶來雅緻內斂的展陳,以「存在.軌跡:不曾具象的現實」為題的聯展,囊括了李婷婷、鄭丹珊和卓家慧三位女性藝術家的風格之作,共同探討生活中「不曾具象的現實」。展覽以香港藝術家卓家慧小巧細膩的畫作開場,取奇珍異獸之童話,表面俏皮逗人卻蘊藏藝術家對生命的哲思。同樣來自香港的鄭丹珊擅以日常器物入畫,構築個人生活的肌理,作品同時具備感性與抽離的特質。中國大陸藝術家李婷婷的畫作則更為大器奔放,同樣描述日常之物,卻多以大筆觸和精湛的水墨技法表現當代視覺元素,喚醒觀者對題材與媒介、色彩、技法等多重形式語言之間張力的明確感知。三位藝術家風格各異,共同塑造一個充滿視覺想像的空間。
大觀藝術空間推出以「存在.軌跡:不曾具象的現實」為題的聯展。(本刊資料室)
藝星藝術中心
來到藝星藝術中心的展場,主牆展出的臺灣藝術家黃志超之作,繽紛的色彩為今年的ART TAIPEI注入愉悅的氛圍,開啟觀看作品的美好心情。畫廊以「色彩」為策展核心,推出五位藝術家的作品,包括背離西方技法並以傳統書法性表現的黃志超、以黑白色彩進行創作的梅丁衍、挪用中西方經典圖像進行摹寫與改造的鄭崇孝、以中國傳統筆墨形式創作屬於內在心靈風景的邱國峯,以及透過繽紛色彩虛擬一方想像世界的盧俊翰。其中,今年甫榮獲全國美術展油畫類銅牌獎的盧俊翰,以《望幽谷》的奇異風景造型與多變的色彩變化取勝,充滿想像與童稚之趣,藝術家將現實世界的痛苦透過自由揮灑的顏色傳遞快樂,透過不同時空的轉換開啟觀者對人生與世界的哲學反思。他的作品目前也由座落微風南山的臉書(Facebook)臺灣辦公室收藏。
藝星藝術中心以「色彩」為展覽核心,推出五位藝術家的作品。(本刊資料室)
郭木生美術中心
郭木生美術中心以藝術家鄭麗雲個展參與本次ART TAIPEI,以「綠地球」的概念呈現一系列與環境議題相關的最新創作,和現正於大院子展出的「自然元素」作品得以相互參照。這些氣勢壯闊懾人的自然景觀之描繪,均發自於藝術家親訪所見的風景並由衷產生各種感嘆。在格陵蘭島所見的冰湖消融情況,令人憂心的氣候異常,而造訪台灣宜蘭山區所見的翠綠山景,也讓久居美國寒冷氣候的鄭麗雲深感台灣山林的秀美。此外,延續去年對石虎生態的關注,本次也再度呈現以此為主題的大幅作品。至於首度曝光的最新系列創作《世界地圖》則在油畫創作加入拼貼手法,選用1935、1944年的航海與航空地圖,並在底部鋪設的怒火意象,借指地球暖化所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同樣呼應著她對環境議題的關注。值得注意的是,畫面中鋪排的小巧旗語元素則帶出許多待解的訊息,此交流意象亦更添作品的可讀性,呈現耳目一新的視覺效果。
郭木生美術中心以藝術家鄭麗雲的個展參與ART TAIPEI,以「綠地球」的概念呈現一系列與環境議題相關的最新創作。(本刊資料室)
索卡藝術
索卡藝術於展位充分展現一家老牌畫廊在藝術家經營上的脈絡與深廣度。這次展會,呈現了17位亞洲當代藝術家的作品,讓觀者得以一次飽覽多種風格。羅文欣的代針筆和炭筆紙本作品、黃柏勳設計感濃郁又具嚴謹色彩學結構的繪畫與裝置、王挺宇技法與畫面皆細膩的神話考古畫作、張致中巧妙利用船舶材料作為畫材的北歐駐村系列作品,皆具令人驚嘆的畫面構成。同時,陳淑霞以瓦楞紙疊加自製與畫面融為一體的「畫框」,無形間巧妙形塑為有機體般自由發展的裝置;林葆靈以製圖膠片和壓克力顏料,奇特地創造出水彩效果;曾健勇別出心裁的雙面彩墨,都迸發出媒材實驗的無窮魅力。新銳藝術家卓卉芹結合多種媒材特性與畫面內涵、洪凌細膩而具震懾力的大器風格、周名德兼具文人與前衛思考的畫面結構,也是展位中的數個亮點。另外,也穿插著池田光弘(Mitsuhiro Ikeda)和山本麻友香(Mayuka Yamamoto)這兩位日本藝術家的繪畫作品於展位間。
索卡藝術呈現了17位亞洲當代藝術家的作品,讓觀者得以一次飽覽多種風格。(本刊資料室)
尊彩藝術中心
尊彩藝術中心今年在ART TAIPEI,主打展位快速、精準與驚豔地呈現臺灣當代藝術豐富的面向。而目前尊彩更是少數同時參與臺北當代藝博會與臺北藝博會的頂級畫廊之一,畫廊總經理陳菁螢表示,目前針對臺灣兩個重要藝博會,他們也會進行分眾經營策略,包括臺北藝博以前衛、實驗具臺灣當代藝術切面的完整呈現;而臺北當代則以經典、梳理臺灣藝術史,讓臺灣經典藝術家與西方巨匠同場較勁。此次ART TAIPEI,尊彩展位呈現豐富的媒材,包括蕭有志融合建築與物件裝置的「耕讀小屋」系列、朱駿騰《台灣-台灣》的雙頻道錄像,以及吳耿禎《篝火–編織–13》,都呈現多元的台灣當代藝術活力。
尊彩藝術中心展位蕭有志的「耕讀小屋」系列,後為羅喬綾的繪畫系列作品。(本刊資料室)
名山藝術
此次參與ART TAIPEI,名山藝術帶來翁明哲與馮永基的作品,除了現場展出馮永基兩件大尺幅的創作《十八式》與《千秋》,台北畫廊空間也同步展出馮永基個展。身兼建築師、設計師及水墨畫家等多重身分,馮永基的作品可見其對空間、人與環境的思考。作品《十八式》是藝術家從建築中窗扉的靈感而來,我們總是重視窗外的景緻,希望外面是好山好水。然而站在窗的這一邊,我們究竟是如何從裡(心)探看外面的世界?我們的心態是什麼?而《千秋》則是一套以廿四史為題材創作的24聯屏,隨著隱然飛昇的煙霧,喻意朝代的更迭興替。畫家藉由18扇窗扉窺探的世界,24聯屏山水除了結合水墨面向自身的傳統,同時連結現代人當下的環境處境。
本次,名山藝術呈現藝術家翁明哲與馮永基的作品。(本刊資料室)
宛儒畫廊
宛儒畫廊在本次共呈現八位藝術家之作,外側展牆以當前風行的塗鴉藝術吸引觀眾目光,透過Mr. Brainwash的多層次噴漆舖疊以及經典元素的挪用,呈現出街頭藝術所追求的自由無拘。而轉進展場內部,可見藝術家田文筆多重創作的風貌而分別展出以人物為主的水彩、雕塑作品。至於向來以魔幻寫實風格為人稱道的中生代藝術家連建興,本次展出的《水湳洞凌空寄情》以北海岸水湳洞實景為基礎,打造出閒適的生活情境;至於另一件《聖泉不思異》則全然出於藝術家豐富的想像力,以瀑布與密林打造出與世隔絕的迷離秘境,令人心神嚮往。而美國藝術家邁克爾.卡利什(Michael Kalish)多採用鋼板創作並結合鏤空的圖紋,在不同光影變化之下產生豐富多變的欣賞意趣,本次展出的玫瑰花即為他頗具代表之系列。此外,藝術家楊象(楊柏林)以水墨創作所呈現的純墨深淺變化,也和一旁謝宛儒用色斑斕的壓克力顏料創作推展出抽象藝術寬廣的表現張力。
宛儒畫廊在本次ART TAIPEI共呈現八位藝術家的作品。(本刊資料室)
科元藝術中心
科元藝術中心持續帶來符合畫廊質地,主體沉穩、細膩的繪畫與立體作品。包括畫廊長期代理的藝術家王董碩,其繪畫總是具有飽滿而溫潤的情感,即便以低彩度的灰白色調為主,但其間具有細緻而豐富的質地。以及廖震平長期耕耘的「無人風景」系列,持續召喚屬於觀者私密、個人的記憶,而此次展出也添加了偏向靜物風景的表現,藝術家表示靜物對於他而言也具有風景的質地,他持續在室內與戶外,尋覓風景、視覺與記憶的關聯性。此外還包括林怡芬樸質與童心兼具的造型雕塑,以及楊侖在這些靜態、沉穩質地裡,透過其色彩與筆觸,製造出觀者視覺的擾動與流動感。
廖震平此次展出以靜物為表現的風景繪畫。(本刊資料室)
養心空間
位於三義的養心空間今年參展台北藝術博覽會帶來五位來自台灣、中國、旅美韓裔等地的藝術家,媒材與形式的多元性為展間帶來新穎的視角,參展藝術家包括李英偉、王炳懿、余潮松、李雪華與黃莛㭹。走進展間,各種形式的繪畫和雕塑令人耳目一新,例如以抽象繪畫探討魔和善二元對立的李英偉,將社會與自然的寫意轉譯至漆畫上的王炳懿。此外,來自中國廣州壁畫專業養成的青年藝術家余潮松今年首度於台北藝博亮相的新系列創作「還原與重生」共三件,以種子和植物象徵反思人與事物的關係。仔細觀看其作,藝術家以漆畫、金箔、銀等媒材創作的當代形式,虛幻的半具象人物帶來情緒張力。另一件位於展場入口處的白色圓形雕塑之作,是台灣藝術家黃莛㭹的作品,以白色為創作主調,木板上的陶器是藝術家取材自日常生活中的物件與器皿,幾何造型與精緻的手感,將生活零碎感受從虛乃至深化至實體的呈現。他以純粹的造型與有機的形體,探討空間與寫實和具象的模糊界線,十分吸睛。
養心空間推出五位藝術家作品,此為藝術家黃莛㭹的作品《殞落卻發光的殘星》。(養心空間提供)
東之畫廊
其持續展出台灣木雕藝術家韓旭東的精彩作品,韓旭東畢業於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但憑著對於木頭手工雕刻的熱愛,成為專職的藝術家。其木雕作品呈現出超群的耐心與雕刻技巧,他獨創「畫素木雕法」,將現代畫素符號以傳統木雕表現,作品暗示人類與螢幕強連結的文明演化,也順利延續過往作品理念並呼應時代的演進與變化。藝術家將木質單色調來呈現畫素陣列,也展現出木頭豐富的變化與生命韌性。東之畫廊的展覽現場大氣、空曠的呈現韓旭東的雕塑作品,觀者能行走於其間,微觀作品細膩的細節。
東之畫廊展出台灣木雕藝術家韓旭東的作品。(本刊資料室)
德鴻畫廊
德鴻畫廊此次以美術館式的策畫品味,呈現出整個展覽的質地。包括入口處即放了林書楷的「陽台城市」系列的最新創作階段,即是將鋁模、陶瓷等材質也加入作品的構建中,但仍是持續與家族產業史、個人史甚至擴及到台灣與東南亞文明的脈絡,相互的影響與思考下,他以物件與筆傳達對文化本質在歷史與地理的挪動中,感受到的深刻體會。其他展出的精彩作品包括楊順發的「台南水沒」系列,將災難攝影賦予繪畫視線與形式,以及出自鈴木貴彥(Takahiko Suzuki)之手的「全球商店計畫」。
德鴻畫廊展位中,呈現鈴木貴彥(Takahiko Suzuki)的「全球商店計畫」。(本刊資料室)
ARTouch編輯部( 166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