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視覺隱喻.當代表徵 ,立木畫廊參展2023台北當代藝博作品精選

視覺隱喻.當代表徵 ,立木畫廊參展2023台北當代藝博作品精選

立木畫廊(Lehmann Maupin)第三度參展台北當代藝博會,本屆以圖像層次豐富的美國藝術家拉里.皮特曼(Lari Pittman),以及持續突破雕塑定義與展呈形式的奧地利藝術家歐文.沃姆(Erwin Wurm)作品為首推亮點,另外尚有:比利.查爾迪斯(Billy Childish)、 尚塔爾.約菲(Chantal Joffe)、金澤相(Kim Taek Sang)、羅賓.羅德(Robin Rhode)、徐道獲(Do Ho Suh)、吉爾伯特與喬治(Gilbert & George)等藝術家名單,透過他們對於創新技術和非傳統媒材的探索,帶來一系列嶄新的繪畫、雕塑、攝影以及裝置等作品。

第三度參與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的立木畫廊(Lehmann Maupin),在本次將呈現:比利.查爾迪斯(Billy Childish)、 尚塔爾.約菲(Chantal Joffe)、金澤相(Kim Taek Sang)、拉里.皮特曼(Lari Pittman)、羅賓.羅德(Robin Rhode)、徐道獲(Do Ho Suh)、歐文.沃姆(Erwin Wurm)、吉爾伯特與喬治(Gilbert & George)等藝術家名單,透過他們對於創新技術和非傳統媒材的探索,帶來一系列嶄新的繪畫、雕塑、攝影以及裝置等作品。

在1996年於紐約創立的立木畫廊,現已於倫敦、香港以及首爾皆開設據點,並陸續於美國阿斯彭、棕櫚灘、台北以及北京開設了季節性展覽空間。畫廊致力於倡導多元化的聲音與觀點,長期推動跨國際與文化的策展交流,代理的當代藝術家亦多關注與挑戰身分認同的概念。

拉里.皮特曼的都會繁景

以洛杉磯為據點的藝術家拉里‧皮特曼儘管已年逾七十,但其創作仍展現出充沛的創作活力與靈感。他尤其關注於性別、權力與身分等平權意識,在早期創作即觸及愛滋病、女權提倡、種族問題以及LGBTQ+等主題,對於社會議題的深切關注和積極發聲,使其創作始終保持著一定程度的先鋒性。而在加州藝術學院求學期間所奠定的裝飾、手工藝以及拼貼技法,也驅使皮特曼的創作形式揉合民間藝術、商業廣告以及建築裝飾的特色,靈活地運用顏色、符號以及影像的配置,遊走在物件實體和裝飾、再現和抽象之間而建構起龐雜的構圖層次,形塑出獨特的視覺美學語彙,亦在同時反映了美國社會現況所存在的多元異質性。因此,他在畫面當中堆疊著各式充滿視覺隱喻的元素,並皆賦予它們平等的地位。

拉里.皮特曼,《無題 #1》,cel-vinyl, spray enamel on prepared panel,137×122 cm,2013。(立木畫廊提供)

皮特曼對於深遠的空間場景之經營有其特殊的觀點與闡釋,他運用鮮明的色彩、細緻且富有寓意的元素與超現實的意象,以繁複的建築與裝飾藝術堆疊出奇幻的城市景觀,呈現出都會生活的生機。而「蛋」作為皮特曼作品當中經常出現的符號,其圓潤潔白的形象往往被他描繪得有如路燈的光源,或為紀念碑的指涉,而昇華至帶有崇高感的意味。在本屆台北當代展出創作於2013年的《無題 #1》即典型地反映藝術家長年對象徵主義和圖像學傳統的複雜性之探索,在此作同樣以重複出現的蛋形圖像為視覺焦點中心,暗示著生命起源和創造的可能性,而穿插其中的玫瑰與羽毛亦具有再生與繁殖的象徵,至於他所挪用的部落戰斧之意象也暗指美國殖民史的過往,透過繽紛元素的舖疊為爬梳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另闢蹊徑。

此外,本次亦會展出寬幅逾2公尺的新作《Sparkling City with Egg Monuments #1》則呈顯出壁畫般的恢弘氣勢,亦同樣得以在其繁複的構圖層次,看見皮特曼何以細緻處理著二元對立的辯證,如:混亂與秩序、溫情與暴力、自然與人造物、過去與未來等,通過藝術家嚴謹的鋪排與編纂,將看似矛盾、衝突的立場融合於一體,然而,隱含在其中的張力仍蓄勢待發地蟄伏著,持續在畫面中湧現能量。

拉里.皮特曼,《Sparkling City with Egg Monuments #1》,acrylic and spray enamel on gessoed archival museum board mounted on panel,76.2×203.2 cm,2023。(立木畫廊提供)

綜覽皮特曼豐碩的作品歷程,可爬梳出他自早期直面公眾的、社會的激昂,轉向更多對於內在空間的關注,如:家庭的、心理的主題;從外放的社會現象逐漸趨於內斂的個體回憶,是藝術家對於不同階段的生活、自我與文化所進行的哲學反思。

皮特曼對傳統繪畫與創作形式的顛覆已獲國際藝壇的廣泛關注與肯定,自1980年代起即多次獲邀參與國際雙年展。在2019年,皮特曼以80多件精選作品展開全球巡迴的回顧展,自洛杉磯漢默美術館揭開序幕,而後在墨西哥尤麥克斯美術館展出,並即將於上海龍美術館呈現全新的展覽形式。而在立木畫廊於2022年擴建首爾空間時,亦以皮特曼的個展揭開序幕,透過其豐富的視覺語彙、密集分層的繪畫技法以及符號,呼應畫廊空間以及城市藝術發展的嶄新進程。

歐文.沃姆打造現地雕塑

提及奧地利藝術家歐文.沃姆,或許最先想到的就是他自1980年代末期發展的「一分鐘雕塑」(One Minute Sculptures)系列,再至之後延伸的「胖雕塑」(Fat Sculpters)系列、「文字雕塑」(Word Sculptures)等,一路發展的創作皆帶有強烈的表演性質與視覺衝擊,以幽默手法揭示社會狀態的荒謬,以及對於現實的跳脫。而沃姆曾於2020年在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一分鐘台北:歐文.沃姆個展」不僅重現多個經典系列,亦透過特別打造的台灣元素之作品,讓觀眾更能親身感受藝術與生活之間漸趨模糊的界限。

延伸閱讀|歐文.沃姆專訪:探向荒謬表皮下的深層內裡

沃姆擅於運用日常物件作為創作的基本元素,以跳脫常規的思維與模式,長期持續挑戰與探討雕塑的形式與意義,如:體積、空間甚至是與觀者互動的可能性,採以表演、錄像、攝影、文字與素描等各種方式來完成非具象甚至轉瞬即逝的作品,這種偶發、隨機的形式不僅一再地重新產生物件和參與者之間的物理關係,更意在藉由出人意表的展演∕觀賞過程達到集體分享與交流的渲染力道,從中拋出個人與社會、以及自我與周圍環境的存在與定位之思考。

歐文.沃姆,《Mies van der Rohe – melting》,polyester, paint,110×73×92 cm,1/8, 2AP,2005。(立木畫廊提供)

而不斷推翻與重建雕塑定義的沃姆,在本次藝博會的作品以個人空間為靈感,將與台北設計傢俱品牌「Retro Studio Taipei」共同完成現地創作計畫,可謂展位的亮點。在其全新的創作系列「Drinking Sculpture」係延伸自「一分鐘雕塑」概念,並承續特有的詼諧風格與變形造型,將經典設計師傢俱 (印度昌迪加爾椅)巧妙地轉換為酒吧意象,透過酒瓶與酒杯的擺設邀請觀眾參與,甚至期待觀眾喝至酩酊大醉而更加貼合其創作概念,進而融合成作品的一部分。此外,「脂肪及融化房子系列」(Icons and Fat and Melting Houses series)的直立式雕塑,以及被藝術家稱為「Flat Series」或「2D雕塑」的全新繪畫作品也將於展場中一併呈現,以各種形式鋪展出沃姆不受局限的創作觀念。

歐文.沃姆為本次台北當代藝博會所作「Drinking Sculpture」的現地創作,《Mid-century dream》,chair, light, metal, glass, bottles, glasses,114.5×93×68 cm,2023。(立木畫廊提供)

突破空間的物理性

韓裔藝術家徐道獲以織物雕塑在當代藝術佔有一席之地,這些雕塑原型皆為他在韓國、羅德島、柏林、倫敦和紐約的故居,反映藝術家對於空間的物理性以及隱喻形式的可塑性之興趣。對徐道獲而言,再現具有特定位置、格局和歷史的建築量體,以及細微的家居物件來表達家庭概念的方式,不僅只關注於身體如何與空間互動回應,人們的居住空間亦包含心理層面的安置,通過相對柔軟通透的材質重建,得以讓個人記憶、經歷乃至於安全感更為鮮明易見。

徐道獲,《Breakfast Corner, 260-7 Sungbook-Dong, Sungbook-Ku, Seoul, Korea》,polyester fabric and stainless steel ,framed, overall: 116×92.1×12.5 cm,1/3,2 AP,2021。(立木畫廊提供)

而出生於南非的藝術家羅賓.羅德,以巧妙結合攝影、表演、壁畫和素描而聞名。在本次展出的系列作品於城市當中取景,在公共場域繪製壁畫搭配剪影人物,使用攝影媒介整合他的繪畫和表演動作,達到精緻而帶有趣味感的互動畫面。也就由此創作手法自此打破了牆壁的固定性,使之成為可以置換到各種環境中的行動背板。

羅賓.羅德,《蘆薈》,c-print,8 panel, each: 47.6×62.6 cm, framed:53.9×71.55×3.81 cm, overall: 100.2×265.4×3.81 cm,2021。(立木畫廊提供)

此外,展位中不容錯過的還有:尚塔爾.約菲擅以奇趣的肖像作品帶出深層的思索,透過與身邊親友的連結,來探索家庭與居所的意義;其自畫像 《Lockdown Self-Portrait in My Nightie》將首次於藝博會展出,反映他所關注的人際關係與個體之張力。此外,藝術家雙人組合吉爾伯特與喬治的新作《BONELAND》亦將亮相台北,在1960年代晚期即共同創作的他們甫於近日在倫敦成立其藝術基金會「吉爾伯特與喬治中心」。

吉爾伯特與喬治,《BONELAND》,mixed media,226×254 cm,2022。(立木畫廊提供)
Helen Pashgian,《Untitled》,cast epoxy with resin,sphere diameter: 15.2 cm, pedestal: 138.4×7.6×7.6 cm, overall: 153.5×15.2×15.2 cm,2019。(立木畫廊提供)

立木畫廊(Lehmann Maupin)

地點│2023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C11展位(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四樓)

貴賓預展 (憑數位貴賓通行證入場)
2023 年 5 月 11 日 [四] 2-5pm
開幕夜 (憑數位開幕夜通行證入場)
2023 年 5 月 11 日 [四] 5-8pm
公眾展期
2023 年 5 月 12 日 [五] 11am-6pm
2023 年 5 月 13 日 [六] 11am-6pm
2023 年 5 月 14 日 [日] 11am-5:30pm

ARTouch編輯部( 167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