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孩喜歡躲在桌底下?躲進櫃子裡?這是大人常好奇、困惑的點。其實,孩子在尋找身處環境裡,感覺安全的一個空間,需要時可以隨時進去。
就像大人,我常想,每個人有自己喜歡待著的咖啡店,那也像是一個安全基地,帶給我們安全感,感覺放鬆、熟悉、放鬆。而提到安全感,你會想到什麼呢?
情緒的背後訊息,也常與我們對安全感的需求有關。感覺安全是我們有能力產生創意、解決並運用各種方法來解開難題的前提。安全感,其實也是身體對環境的反應。
身體,也是我們認識、探索自己和世界的重要媒介。
我遇過有孩子喜歡躲起來、用布包住自己、埋到抱枕堆裡、或躲進小小的帳篷裡玩躲貓貓等,這些都是透過身體的包覆感、重量感、觸感等,進而慢慢穩定、從中整合各種情緒經驗等。
身體與情緒相互連結,也彼此影響。而身體感覺也會影響安全感與壓力感。
當身體能感受到放心與安全,才能讓人展開探索模式,願意嘗試與挑戰。恐懼常讓人先啟動的是防禦模式,記得的是害怕、焦慮,需要有協助與調節,才會再度有安全感,能夠繼續探索和學習。
安全感主題│繪本選書
《有麻煩了!》,三之三出版
光看到書名,會好奇「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嗎?」,隨著裡面圖案變化,大量留白的畫面,配上幾句話,感受到故事主角,因不小心做錯事的心境轉折,從驚嚇、害怕不知所措、想躲起來,到主角媽媽的智慧回應,安慰了主角,帶給主角安心和安全感,再將做錯事的痕跡,變化成一個共同的暖心回憶。
這本故事裡,簡潔的圖象風格,即使同一個圖案,當轉換了觀看的角度,再加上幾筆線條,就可變化成各種不同人事物,讓我們在閱讀過程裡,跟著主角,感受到了溫暖和安心,也充滿想像力和創造力的驚喜感。
安全感│身體遊戲
觸覺會帶來安全感與穩定感,身體帶來的感受回饋,能影響連結心裡的情緒感受。這次從「觸覺」出發,結合「動覺」,帶大家玩「魔毯遊戲」。
1.準備一條大浴巾、或床單,可以包住孩子大小為佳。
2.請孩子坐或躺在床單、大浴巾上。
3.大人先輕輕、慢慢地拉動布料暖身,當孩子感覺適應了、準備好了,可以用不同的速度或朝不同的方向拉動布料,產生變化,帶給孩子不同的身體感覺。
4.可以跟孩子預告,「車門要全部關上囉,請旅客坐穩囉」,慢慢將布包裹住孩子全身。可以輕輕搖一搖、也可以輕輕拍拍、輕輕騷孩子癢。
5.或是,跟孩子預告,要一起躲起來,再跟孩子一起用布蓋住全身。
6.也可以回到第3個步驟,詢問孩子「想要慢一點或快一點?」,或「我們要去哪裡呢?」,帶著孩子一起打開想像遊戲空間。
結語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透過大人如資深嚮導般的引導,來認識、探索這個世界。外界穩定和持續的回應會形成一個安全基地,幫助孩子體驗和培養對自我的認識和信心。
透過玩,能讓人們放鬆;透過體驗,能讓人重新整合情緒和想法。
歡迎大家從生活中,與孩子一同玩上面的身體遊戲,協助孩子感覺「身體是探索世界的安全基地」。當孩子感到安全、安心、有信任的人引導著,孩子也能從中一點一滴地,認識情緒、建立自信,培養情緒的彈性。
延伸閱讀
【專題│以身體為出發點,玩出情緒力】00.身體遊戲過程中─表達情緒以及自己的想法。
【專題│以身體為出發點,玩出情緒力】01.生氣─好好抒發、安頓自己
【專題│以身體為出發點,玩出情緒力】02. 啟動身體,帶動情緒的變化
延伸聆聽
英國倫敦大學Goldsmiths College舞蹈治療碩士、諮商心理師(諮心字第002298號)曾任高雄市教育局學生諮商中心專任心理師高雄醫學大學諮商輔導組兼任心理師、新北市私立種籽親子實驗小學教師。現任高雄美國學校兼任心理師、台南自然就好諮商所合作心理師,經營FB粉專「小鹿散步 身心工作」。相關著作:《成為孩子的安全基地:心理師教你如何培養孩子的情緒彈性,陪你在育兒的路上好好照顧自己》、合著《不想談也沒關係:心理師帶你以非語言方式,為封閉的心靈打開些許空間,擺脫失落,獲得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