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聚焦臺灣中生代藝術家的內化與實踐,漢雅軒參展2024台北當代藝博

聚焦臺灣中生代藝術家的內化與實踐,漢雅軒參展2024台北當代藝博

Hanart TZ Gallery to Show at Taipei Dangdai 2024 With Spotlight on Taiwanese Middle-aged Artists’ Internalization and Practices

參與2024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的漢雅軒在本次匯集八位藝術家之作,包括六位臺灣中生代藝術家:劉和讓、林其蔚、葉偉立、方偉文、范揚存以及蔡志賢。此外,美國華裔藝術家成瑞嫻以及傳奇藝術家葉世強(1926-2012)的作品也將於同場亮相。

長年關注文人精神與當代知識思維之流變與遞嬗的香港畫廊漢雅軒(Hanart TZ Gallery),在即將揭幕的2024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呈現八位藝術家之陣容,其中六位為臺灣備受矚目的中生代藝術家:劉和讓(b. 1972)、林其蔚(b. 1971)、葉偉立(b. 1971)、方偉文(b. 1971)、范揚存(b. 1970)以及蔡志賢(b. 1958)。此外,美國華裔藝術家成瑞嫻(b. 1953)以及傳奇藝術家葉世強(1926-2012)的作品也同場參展,得以一覽他們長時間揉合藝術精神與生活的創作實踐,經由細緻地內化累積並釋放強大且各具特色的藝術能量。

葉世強,《高桿上一小雀》,油畫畫布,137.5×208 cm,2010。(漢雅軒提供)

作風低調的葉世強以畫家、書法家與古琴大師的身分在臺灣藝壇佔有不容忽視的地位。歷經戰亂流離與時代遞嬗,他長年深居簡出、淡泊無求,體現在其生活態度與價值觀的文人涵養,也成為沉潛至晚年始提筆創作的無窮能量,亦從而形塑出後人難以企及與仿效的典範。葉世強擇善固執的個人心志與風采,對於所觀照的對象之形體再現也隨其意念而遊走在似與不似之間,並且擅於營造意境的烘托,流露出清冷澄明的人生智慧與感悟,造就雋永、舉重若輕的美學特色。

葉世強,《達摩》,油畫畫布,119×73 cm,2012。(漢雅軒提供)

本次藝博會除了展出油畫代表作品之外,也將同場呈現數件葉世強定居於水湳洞時期(1988-1995),以簡筆線條描繪慈母與幼子的相處情景,畫面看似日常卻流露深情的水墨逸品,迥異於油畫創作的空靈悠遠情境,不僅投射出葉世強少年離家的深切思親之情,亦展現藝術家另一種面貌的精湛造型能力。

葉世強,《洗衣》,水墨紙本,136×70 cm,約1990。(漢雅軒提供)

葉偉立在投入長達八年的葉世強計畫之後,甫於今年初在鳳甲美術館發表的最新計畫「北投複寫本」系列作品也在本次藝博會展出,以臺灣作家郝譽翔回溯自身在北投的生活經歷與感知的《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為文本,展開對地方性的挖掘與對話。

葉偉立,《寫信的⼈#1|台灣,台北,⽊柵》,藝術微噴、康頌平滑攝影藝術紙310克,146×116 cm,2003。(漢雅軒提供)

葉偉立認為,所謂的「地方性」並不侷限於地點、地景的空間概念,還包括物件、人事以及時間推移的擴延。同時,他亦思索著究竟是什麼使得一個地方讓個人、集體或是社會產生某種印象?曾經在北投執行過公共藝術計畫的葉偉立從過去的創作脈絡、移動經驗與文本進行地方紋理與記憶的層疊,形成某種程度的自我復返。在該計畫的24件攝影,有6件是他在返臺之後的二十年間拍攝的舊照片揀選出與文本有所關聯的。這種對於地方性的重新想像、理解與再詮釋,也突破了北投的在地框架,作品名稱所揭示的不同拍攝地點也成為觀者建構其連結的參考。而數件在日本取景的作品以某人的手為命名,係透過人與物、個人創作與作家文本的時空置換,交織出的重寫/複寫情境。

無論是生命經歷抑或創作計畫,往往由許多的「偶然」推展而成,無法預測或提前規劃,有時在發生的當下甚至只能接受,而在日後會形成哪些影響也還是未知。就如葉偉立起初接下整理葉世強故居的計畫,固然是被這位未曾謀面的藝術家風範與作品所觸動,看似是自己的選擇卻也非全然地主動,而「北投複寫本」的計畫展開亦然,在尋索他人生命刻痕的同時也留下自己走過的軌跡。

葉偉立,《西蒙的⼿(給弗朗索瓦・莫⾥亞克)|⽇本,群⾺縣⽢樂郡》,藝術微噴、康頌平滑攝影藝術紙310克,146×116 cm,2023。(漢雅軒提供)

劉和讓與葉偉⽴曾在2003年共同合作「寶藏巖泡茶照相館」計畫,並以此獲邀參與2004台北雙年展。爾後,兩位藝術家在各自的藝術行動與攝影創作持續深化。劉和讓於去年舉辦「垂直的一日」展覽,作為自己與使用逾十年並已關閉的mt.black工作室的回望與告別。他在另一個受委託翻修的新空間裡展陳工作室的紀錄,即便在室內空間的水平踱步轉換為垂直踱步,亦沒有更替作者與空間關係的感性表達,持續連接起過往空間中所傳遞的訊息。

隨著修繕工程所產生的勞動/創作在某種程度上也讓工作室的空間逐漸被作品化,乘載著極為個人化的感知、記憶與互動。像是對於自然光在不同季節投射進工作室的時間與效果早已嫻熟掌握,在清空一切之後,劉和讓留下在此地的第一件作品《畫廊》,而這個光線正是他所累積的等待。通過對空間與物件的細膩收整與拍攝,體現出藝術家對過去的眷戀與緬懷。而實際的環境樣態在影像化之後難免存在的落差,則成為藝術家轉化其幽微情狀的另一種詮釋,猶如也為不復存在的時空重塑一座立體的紀念碑。

劉和讓,《光亮的柱子》,噴墨輸出、鋁製烤漆裝裱、法比亞諾純棉蝕刻藝術紙 310 克,179.3×144.2 cm,2023。(漢雅軒提供)

生長於汶萊的方偉文,其家族源自金門烈嶼,他在1989年來臺就讀東海大學美術系展開其創作生涯。當時身處在臺灣解嚴之後的湧動社會氛圍之中,自我主體的建構也成為華僑身分的藝術家在創作初期的核心思考,他以潛意識的自動技法與童年醉心的華文漫畫為元素,將對話框與狀聲詞的文字導入畫面當中,在明確的位置上散發聯想與曖昧的詩意,自述此為「被視覺化的聲音」。

而自1990年代初期,方偉文跳脫純然平面的創作形式,加入現成物的拼組與編排,更為具體地串接起不同階段的生命經驗與記憶,運用更為有機而蔓生的鮮明視覺圖像呈顯其生活背景的多重文化意涵與整合思考。他以繪畫裝置容納個人潛意識、印象裡的符號與文字,持續探詢與建構自我,也由此奠定其獨具特⾊的創作語彙與風格(註)。

方偉文,《日月無光座》,壓克力彩,65×91 cm,2023。(漢雅軒提供)

與漢雅軒首度合作的蔡志賢長年投入於即成物的鐵雕焊接,同時也橫跨在服裝設計、空間改造的各式創作,在本次藝博會將呈現兩件結構殊異的鐵雕作品。

個性素樸沉靜的蔡志賢揀選日常中唾手可得的廢棄品、機械零件等物件,以近乎勞動的創作形式與之對話,消弭物件的原始功能轉而將自身未能言明的意念焊注其中並賦予嶄新的樣貌,提升至精神層面的存在意義。鐵雕作品以單一的小單位組構而成以達到整體均質化的純粹,並採⽤點線面的多維度之造型思考,使作品的鎔鑄線條展現出有如中國書法的撇捺折勾之律動流轉,在理性與理性之間取得絕妙的平衡。而金屬構件表面的歲月痕跡不僅反映出材料的堅實、恆久特質,也是順應環境狀態而逐漸生成的自然結果,使其作品經久耐看、發人省思。

蔡志賢,《怎麼》,鐵雕,96×40×35 cm,2016。(漢雅軒提供)

金工藝術家范揚存曾赴西班牙修習現代珠寶設計,自2007年即隱居於新竹偏山裡潛心創作,其深諳品茗之趣,亦熟稔木作、竹工與製器。他自2009年發展獨創的漆樂器創作,在斲琴與漆藝的基礎之上,進而嘗試將結構與材料予以拆解與重組,打造出突破既定工法、形制獨特的大漆樂器與茶器系列,造型創新、並在實用之餘不失雅緻之感。

聲音與行為藝術家林其蔚於2013至2016年期間歷經多起重大的人生轉折,自北京返回臺北後陸續面臨到:老家都更、父親病重、太陽花學運等事件,原以為的恆常事物、回憶中的臺北風景皆產生劇烈地扭轉,這些關乎家國的現實巨變程度超出想像。藝術家自老家清理的細瑣雜物,儘管失去實用價值卻因乘載著舊日片段,一時難以處理便擱置於臨時工作室中,而在往後的三年間則奇蹟似地各自適得其所,成為拼貼作品的一部分。

藝術家將父親逝世的事實也視為某種象徵,不僅從中觀察到生命的強度與美麗,同時亦對既有認知的再定義、各種權力的流轉之狀態建構新的架接關係,從崩解再次拼組出關於個人與社會的記憶風景,最終在2016年於漢雅軒匯聚為「轔轔兩儀」個展呈現繪畫與裝置創作,代表作品也將亮相於本次藝博會且為首度在臺灣展出。

林其蔚,《九富貴》,混合媒材,107×88×23.5 cm,2015。(漢雅軒提供)

在紐約生活與創作逾四十年的成瑞嫻,聚焦於世界各地的宗教藝術,透過旅遊橫跨於不同的文化與歷史脈絡並從中分析與提煉其特有的抽象幾何圖示,饒富神祕主義的構圖引領觀者探索深層的感知意識。漢雅軒創辦人張頌仁評論:「成瑞嫻重新啟動精神繪畫的⽣命⼒、發揮圖樣的超越性與當下的恆古,如此以繪畫再發明今天的⼼靈造像。」

成瑞嫻,《Crystal Plasma》,Oil and Flashe on Canvas,213×147 cm,2019。(漢雅軒提供)

註:整理內容參考自王振愷《現象書寫|拼貼物件與符號組合的野生花園:拆解方偉文的繪畫裝置》一文。


漢雅軒 2024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C04 展位

展出藝術家│劉和讓、林其蔚、葉偉立、方偉文、范揚存、蔡志賢、成瑞嫻、葉世強
展期|2024 年 5 月 10 至 12 日 11:00 – 18:00(5 月 12 日開放至 17:30)
開幕之夜|
2024 年 5 月 9 日 17:00 – 20:00(憑邀請卡或預購票入場)
地點|
臺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臺北市經貿二路一號)

ARTouch編輯部( 158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