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晝之夜
【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2015-2016: 藝術的體制化現象似乎也從這時期開始逐步建置
這兩年也是各美術館大舉開館與行政體系改制的時期,包含2015年空總創新基地成立,開始推動青年創業與社會創新計畫、林平接任...
除了為政府做標案,然後呢?振興台北東區街廓活力,「藝術入店作為方法」觀察分析
以台灣的中央政府預算挹注的全國性文化觀光節慶「台灣燈會」,時隔23年,再度回到台北市主辦,也格外令藝文界注視它的節慶策略...
5G時代下藝術多元性的再探討:「數據光景—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國際論壇
論壇主要分為兩大主軸──「速度與連結:5G世代下科技藝術展演及其可能性」與「科技藝術與光節的永續經營」,期待能與光影藝術...
白晝之夜六週年記:區位移轉的策展概念,可以看出台北什麼樣的都市規劃和空間權力問題?
面臨「處處皆住宅,聲聲皆噪音」的台北都會區,台北市商業區的分散多元中心,雖然帶給白晝之夜區位轉移策展的特性,但有限的公家...
從「2021白晝之夜」的「線上感」,重省大型節慶展會的未來轉型
無論線上遊程或城市行動,「白晝之夜」在林昆穎的領軍下,確實愈發從集體群聚聚焦至個人體驗。倘若對照本活動的一大重點——在黑...
2021白晝之夜互動網站帶來全新「線上感」,四大藝術企劃不用出門
2021臺北白晝之夜,首創線上參與的嶄新藝術體驗,邀請民眾10月2日晚上6點至10月3日早上6點準時上線,只要透過官方網...
夜晚限定,當代藝術與城市的Magic Hour──白晝之夜的台北策展簡史
白晝之夜讓城市的臨時的敞開與通行無阻,也如同一座探照燈,照亮台北城區人們總是辦公、通勤,卻不曾以嬉遊心境探索夜之台北。儘...
2020白晝之夜南港通電上線,匯聚近百位藝術家:串連金曲頒獎典禮、打開台電修復處
2020白晝之夜距離開展倒數兩週,將於10月3日晚上6點至10月4日早上6點橫跨捷運南港站到昆陽站,串連南興公園、南港車...
僧多粥少的「白晝之夜」四代目,投射出怎樣的都市規劃和觀演全面失衡關係?
都市紋理不過20年的新街區,在投機偷吃步的住商轉換中,逛了一次「白晝之夜」,更能理解大直商圈發展徒具形式所為何來。
準備好嗨翻整晚了嗎?2019白晝之夜現身大內,今夜我們是藝術家!
2019年「台北白晝之夜」定調為「雙面芭蕾」,透過藝術文化計畫滲透社區、影響在地居民,誘發民眾主動參與。
文章導覽
1
2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